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835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壳体,所述连接主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侧两端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连接主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固定压板通过连接机构与连接主壳体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腔内两端,所述调节丝杆的两端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一侧与固定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穿过连接主壳体并固定连接有蝴蝶旋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连接主壳体和连接机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驱动固定压板移动对线缆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线缆连接,在连接固定时更加方便。定时更加方便。定时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电缆
,尤其涉及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汽车电线又称低压电线,它与普通家用电线是不一样的。普通家用电线是铜质单蕊电线,有一定硬度。而汽车电线都是铜质多蕊软线,有些软线细如毛发,几条乃至几十条软铜线包裹在塑料绝缘管(聚氯乙烯)内,柔软而不容易折断。汽车线束对材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包括其电气性能、材料散发性、耐温性等等,都比一般的线束要求要高,特别是涉及到安全方面的:如方向控制系统、刹车这些重要组件的线束,要求更为严格。
[0003]现有的专用汽车电缆在使用连接时,通常采用螺丝紧压等方式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需要使用工具,且在连接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不好散热导致装置出现损坏的现象,因此,亟需设计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常采用螺丝紧压等方式进行连接,在连接时需要使用工具,且在连接长期使用后会出现不好散热导致装置出现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壳体,所述连接主壳体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的内侧两端设置有固定压板,所述连接主壳体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固定压板通过连接机构与连接主壳体连接,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腔内两端,所述调节丝杆的两端套设有丝杆螺母,所述丝杆螺母的一侧与固定压板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穿过连接主壳体并固定连接有蝴蝶旋钮。
[0006]上述技术方案的关键构思在于:把专用汽车电缆的端部连接并插入连接主壳体内部的固定腔内,且同时防护套套设在电缆上,然后转动蝴蝶旋钮带动调节丝杆旋转,使调节丝杆驱动丝杆螺母和固定压板移动对电缆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
[000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丝杆两端表面的螺纹旋向相反,且调节丝杆的两端对称套设有两个丝杆螺母。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主壳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所述连接主壳体的内壁贴合有导热碳纤维层,所述导热碳纤维层的内表面贴合有导热石墨膜,所述散热片的内侧穿过连接主壳体与导热碳纤维层的表面接触。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主壳体包括外防护壳和内连接壳,所述外防护壳设置在内连接壳的外部,所述连接机构、固定腔和固定压板均安装在内连接壳内,所述外防护壳和内连接壳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的形状设置为U型,所述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相互交叉支撑在外防护壳和内连接壳之间。
[0011]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主壳体的两端内侧设置有防护套,所述防护套卡合在连接主壳体的内壁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1.通过设置的连接主壳体和连接机构,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驱动固定压板移动对线缆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线缆连接,在连接固定时更加方便。
[0014]2.通过设置的导热石墨膜、导热碳纤维层和散热片,在使用时通过导热石墨膜水平方向的导热散热作用,使连接主壳体内部线缆连接处使用散发的热量水平散开,并通过导热碳纤维层和散热片相外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线缆损坏。
[0015]3.通过设置的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在使用时连接主壳体通过外防护壳和内连接壳双重防护,并通过第一支撑筋板和第二支撑筋板缓冲,从而避免连接主壳体出现损坏的现象。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的散热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的连接主壳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连接主壳体、2散热片、3连接机构、4防护套、5蝴蝶旋钮、6丝杆螺母、7调节丝杆、8固定压板、9固定腔、10导热石墨膜、11导热碳纤维层、12外防护壳、13内连接壳、14第一支撑筋板、15第二支撑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壳体1,连接主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腔9,固定腔9的内侧两端设置有固定压板8,连接主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3,固定压板8通过连接机构3与连接主壳体1连接,连接机构3包括调节丝杆7,调节丝杆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腔9内两端,调节丝杆7的两端套设有丝杆螺母6,丝杆螺母6的一侧与固定压板8的端部固定连接,调节丝杆7的一端穿过连接主壳体1并固定连接有蝴蝶旋钮5,在使用时把专用汽车电缆的端部连接并插入连接主壳体1内部的固定腔9内,且同时防护套4套设在电缆上,然后转动蝴蝶旋钮5带动调节丝杆7旋转,使调节丝杆7驱动丝杆螺母6和固定压板8移动对电缆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
[0023]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使用时通过连接机构3驱动固定压板8移动对线缆连接处进行夹持固定,从而使线缆连接,在连接固定时更加方便。
[0024]进一步的,调节丝杆7两端表面的螺纹旋向相反,且调节丝杆7的两端对称套设有两个丝杆螺母6。
[0025]进一步的,连接主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2,连接主壳体1的内壁贴合有
导热碳纤维层11,导热碳纤维层11的内表面贴合有导热石墨膜10,散热片2的内侧穿过连接主壳体1与导热碳纤维层11的表面接触。
[0026]进一步的,连接主壳体1包括外防护壳12和内连接壳13,外防护壳12设置在内连接壳13的外部,连接机构3、固定腔9和固定压板8均安装在内连接壳13内,外防护壳12和内连接壳13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筋板14和第二支撑筋板15。
[0027]进一步的,第一支撑筋板14和第二支撑筋板15的形状设置为U型,第一支撑筋板14和第二支撑筋板15相互交叉支撑在外防护壳12和内连接壳13之间。
[0028]进一步的,连接主壳体1的两端内侧设置有防护套4,防护套4卡合在连接主壳体1的内壁上。
[0029]采用上述的导热石墨膜10、导热碳纤维层11和散热片2,在使用时通过导热石墨膜10水平方向的导热散热作用,使连接主壳体1内部线缆连接处使用散发的热量水平散开,并通过导热碳纤维层11和散热片2相外散热,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线缆损坏。
[0030]采用上述的第一支撑筋板14和第二支撑筋板15,在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主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固定腔(9),所述固定腔(9)的内侧两端设置有固定压板(8),所述连接主壳体(1)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机构(3),所述固定压板(8)通过连接机构(3)与连接主壳体(1)连接,所述连接机构(3)包括调节丝杆(7),所述调节丝杆(7)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固定腔(9)内两端,所述调节丝杆(7)的两端套设有丝杆螺母(6),所述丝杆螺母(6)的一侧与固定压板(8)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丝杆(7)的一端穿过连接主壳体(1)并固定连接有蝴蝶旋钮(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7)两端表面的螺纹旋向相反,且调节丝杆(7)的两端对称套设有两个丝杆螺母(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专用汽车电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主壳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散热片(2),所述连接主壳体(1)的内壁贴合有导热碳纤维层(11),所述导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飞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亿拖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