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时限地差动的末级齿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4791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5 19:5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将驱动轴与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驱动地结合的齿轮装置具备:壳体,其与所述驱动轴齿轮结合并绕轴旋转;轮毂,其能够与所述第一车轴结合;离合器部件,其与所述壳体卡合且以能够脱离啮合的方式与所述轮毂啮合;施力单元,其将所述离合器部件保持在与所述轮毂啮合的位置;以及差动齿轮组,其将所述壳体与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进行齿轮结合,并由所述离合器部件将所述第一车轴与所述第二车轴之间的差动锁定。差动锁定。差动锁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可时限地差动的末级齿轮装置


[0001]以下的公开涉及一种齿轮装置,该齿轮装置用于在车辆中以相同的转速驱动一对驱动轮,且能够仅在特定的情况下允许两驱动轮之间的差动。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转弯时,由于左右的驱动轮描绘不同长度的弧,必须在驱动轮之间容许转速的差。主要在铺装的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为了一边容许该速度差一边向驱动轮传送转矩,通常利用包含差速器的末端传动。为了在一方的驱动轮暂时失去牵引力时也向剩余的驱动轮传送转矩,有时包含限制差速器的差动的装置(所谓的限位差速器),或者包含将差动锁定的装置(锁定或锁止差速器)。专利文献1公开了相关的技术。
[0003]被称为全地形对应车(All Term Vehicle:简称ATV)的汽车主要出于在泥土路这样的不良道路上行驶的目的而使用。就该汽车而言,在行驶中,一方或双方的车轮频繁地失去牵引力。允许差动反而妨碍转矩的传递,另外频繁地反复进行空转、差动限制会对发动机、传动系统施加显著的负担。因此,多数情况下,ATV不利用差速器,左右的车轴直接连结。在不良道路中,驱动轮能够容易地滑动,因此,转速的差吸收驱动轮的滑动。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美国专利申请公开2018/0195596A1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即使是ATV,在非常有限的机会例如向挂车卸载的机会、进出车库的机会中,有时也会在铺装道路、草坪等上行驶。如果没有差动,则在铺装路上轮胎会损伤,如果是草坪上,则会破坏草坪。另一方面,因非常有限的机会而持续遭受上述不利影响是不合理的,为了差动的锁定而需要对装置持续投入例如如电力那样的外部能量,因此损害能量转换效率。以下所公开的装置是考虑该问题而完成的。
[0008]根据一个方式,将驱动轴与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驱动地结合的齿轮装置具备:壳体,其与所述驱动轴齿轮结合并绕轴旋转;轮毂,其能够与所述第一车轴结合;离合器部件,其与所述壳体卡合且以能够脱离啮合的方式与所述轮毂啮合;施力单元,其将所述离合器部件保持在与所述轮毂啮合的位置;以及差动齿轮组,其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进行齿轮结合,并由所述离合器部件将所述第一车轴与所述第二车轴之间的差动锁定。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正剖视图。
[0010]图2是其它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的正剖视图。
[0011]图3是在图1的齿轮装置中放大了离合器和致动器附近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2]图4是变形例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3]图5是其它变形例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4]图6是又一变形例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5]图7是与开关组合的例子的齿轮装置的局部正剖视图。
[0016]图8是主要表示离合器部件与壳体的贯通孔的关系的齿轮装置的周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几个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和请求的范围内,如果没有特别的说明,则轴是车轴的旋转轴的意思,通常与齿轮装置的旋转轴也一致。另外,轴向是与之平行的方向,径向是指与其正交的方向,周向是指绕轴的方向。
[0018]主要参照图1,本实施方式的齿轮装置能够利用为将转矩从驱动轴传递到一对车轴并能够仅时限地进行差动的末端传动,特别是能够适用于ATV。该齿轮装置大体上具备:绕轴C旋转的壳体1;在稳定状态下锁定差动的差动齿轮组3;用于锁定差动的离合器5;用于驱动离合器5而解除锁定的致动器7;以及用于与驱动轴齿轮结合的冕状齿轮9。
[0019]壳体1绕轴C大致为圆筒形,其整体也可以是单一的部件(单件型)。在该样式的情况下,为了便于将部件装入内部,在壳体1的例如周面具有相应尺寸的开口。或者,如图2所示,壳体1也可以能够分割为主体1A和盖体1B(两件型)。在该样式中,在固定盖体1B之前,主体1A的内部朝向外部敞开,因此不需要用于导入内部部件的开口。当然也可以分割为3个以上。
[0020]在壳体1的例如外周固定有冕状齿轮9,其与驱动轴齿轮结合。壳体1为了与冕状齿轮9抵接而对其进行定位,能够一体地具备呈凸缘状突出的部位。如图1所示,也可以通过熔入作为该部位与冕状齿轮9之间的缝隙的焊接部11的焊缝金属相互结合。焊接部11为了便于焊接,也可以具有坡口。另外,为了容易进行焊接,如图1所示,焊接部11可以在壳体1的一端在轴向上露出,或者也可以在径向上朝向外侧。
[0021]或者,如图2所示,壳体1与冕状齿轮9之间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利用螺栓11B的紧固来进行。在该情况下,主体1A与盖体1B也可以具备对应的凸缘1AF、1BF,螺栓11B以将冕状齿轮9与其一起固定的方式紧固。或者,在主体1A与盖体1B的固定中,也可以利用与螺栓11B独立的其它固定单元。
[0022]从驱动轴经由冕状齿轮9接受转矩,从而壳体1绕轴C旋转。为了能够进行顺畅的旋转,例如壳体1在其两端附近分别由球轴承或者滚柱轴承13A、13B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得以支撑。轴承也可以与从壳体1在轴向上突出的凸台部嵌合,但也可以取而代之或者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那样,利用与壳体1的外周嵌合的轴承13C。为了进行轴承13C的定位,例如能够利用与壳体1的外周嵌合、卡合、压入或接合的销或环85。
[0023]差动齿轮组3支撑于壳体1,与分别结合于车轴的侧面齿轮31A、31B齿轮结合,由此对从壳体1向侧面齿轮31A、31B的转矩的传递进行中介。由于在稳定时由离合器5锁定,因此差动齿轮组3以相同的转速使两车轴旋转,但在解除锁定时允许侧面齿轮31A、31B之间的差动。图1、2例示了锥齿轮式的差动齿轮组3,当然也可以是其它的形式。
[0024]结合图1主要参照图3,离合器5由爪齿(
ドッグ
歯)53和为与其啮合而刻在离合器部件51上的爪齿55构成。另外,代替相互啮合的爪齿,也可以是键、花键或者如凸块那样的卡
合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其它的限制单元。
[0025]爪齿53或者其它卡合结构刻在与一方的车轴结合的轮毂上,轮毂例如是侧面齿轮31A。这样的构成在能够简化装置的结构方面有利,或者轮毂也可以是从侧面齿轮31A独立的轮毂部件。该轮毂部件与侧面齿轮31A或车轴卡合或结合而限制差动,或者也可以一体化。
[0026]离合器部件51能够从图中实线所示的啮合位置沿轴向移动至双点划线所示的脱离啮合位置。在稳定状态下,通过后述的施力单元将离合器部件51保持在啮合位置并将差动齿轮组3锁定,将两车轴之间的差动锁定。
[0027]离合器部件51是绕轴C的圆盘状,在其一面具备爪齿55,从其相反面在周向上等间隔地突出有一个以上的腿。另一方面,壳体1与其对应地具有贯通孔15。离合器部件51的腿分别通过贯通孔15而面向致动器7。
[0028]致动器7能够利用例如通过电力的投入而工作的电磁致动器。作为其一个例子,如以下说明的那样,由电力励磁的螺线管71驱动柱塞75。与柱塞75沿轴向前进后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齿轮装置,其将驱动轴与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驱动地结合,所述齿轮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壳体,其与所述驱动轴齿轮结合并绕轴旋转;轮毂,其能够与所述第一车轴结合;离合器部件,其与所述壳体卡合且以能够脱离啮合的方式与所述轮毂啮合;施力单元,其将所述离合器部件保持在与所述轮毂啮合的位置;以及差动齿轮组,其将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车轴及第二车轴进行齿轮结合,并由所述离合器部件将所述第一车轴与所述第二车轴之间的差动锁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装置,其特征在于,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田功日向野升远藤学大桥和弘沼部俊吾
申请(专利权)人:吉凯恩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