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及使用其的内分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43011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及使用其的内分型模具,所述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包括前模、斜顶组件、五段式导轨、推杆组件,所述五段式导轨其分为五段,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一段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二段竖直设置,第三段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四段是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五段竖直设置;其中将所述第四段设置成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的形状,即第四段与斜顶杆的倾斜方向一致,能够减缓斜顶与拉块的相对运动,避免斜顶对倒扣部分造成拉伤。避免斜顶对倒扣部分造成拉伤。避免斜顶对倒扣部分造成拉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及使用其的内分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模具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及使用其的内分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的保险杠注塑过程中,在为了实现注塑填充一次成型,保证外观无缺陷,通过设计内分型模具分型结构,将分型线转移至保险杠组装后的非外观面。内分型保险杠模具的型腔部分将整个外观圆角包住在型腔内成型,圆角处没有分型线,由于消除了外观圆角处的分型线,内分型保险杠模具生产出的产品外观要优于外分型保险杠模具。
[0003]现有的内分型保险杠模具在脱模时先通过与内分型保险杠扣位插接的拉块将保险杠边缘向模具内侧拉变形,使内分型保险杠的倒扣脱出前模具,然后将前模具移走,拉块继续沿导轨运动将内分型保险杠的边缘推回,同时内分型保险杠内侧的斜顶向内移动脱离内分型保险杠,最后顶针顶出保险杠,机械手取走保险杠。但是现有技术中在顶出保险杠时,内分型保险杠的倒扣内侧容易与斜顶干涉,导致内分型保险杠的倒扣处出现拉白、拉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及内分型模具,所述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及内分型模具能够避免斜顶在脱扣时对产品拉伤。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其包括前模,其内侧设有与产品的倒扣外侧相匹配的前模倒扣区域;
[0007]斜顶组件,其包括斜顶块和斜顶杆,所述斜顶杆用于推动所述斜顶块向上向内移动;
[0008]五段式导轨,其分为五段,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一段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二段竖直设置,第三段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四段是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五段竖直设置;
[0009]推杆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斜顶组件内,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和拉块,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五段式导轨配合,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块连接;所述拉块上设置有由于与产品上的扣位插接的凸起;所述推杆沿所述五段式导轨运动,拉动产品脱离前模倒扣区域。
[0010]本技术的脱扣结构通过推杆组件沿五段式导轨移动,拉动产品变形从而将产品从前模的倒扣区域中拉出,产品能够顺利脱离模具。其中当所述推杆沿五段式导轨的第一段移动时,所述拉块拉动产品向模具内侧变形;当所述推杆沿五段式导轨的第二段移动使,所述斜顶块向模具内侧移动从而与产品内壁分离;当所述推杆沿五段式导轨的第三段移动时,所述拉块将产品推出,使产品的倒扣位置与斜顶块分离;
[0011]当所述推杆沿所述第四段和第五段移动时,所述斜顶继续向模具内内侧移动,使
斜顶与内分型保险杠的倒扣不再发生干涉,进而使内分型保险杠顺利顶出模具。其中将所述第四段设置成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的形状,即第四段与斜顶杆的倾斜方向一致,能够减缓斜顶与拉块的相对运动,避免斜顶对倒扣部分造成拉伤。
[0012]进一步,所述第四段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顶的倾斜角度。
[0013]优选地,所述第四段的倾斜角度为α,且2
°
≤α≤5
°

[0014]进一步,所述第一段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顶杆的倾斜角度。
[0015]进一步,所述导轨的材质为铍铜。
[0016]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内分型模具,其包括上述的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
附图说明
[0017]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的剖视图;
[0019]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五段式导轨的主视图。
[0021]其中,1、前模,2、斜顶组件,3、五段式导轨,4、推杆组件,5、内分型保险杠,21、斜顶块,22、斜顶杆,31、第一段,32、第二段,33、第三段, 34、第四段,35、第五段,41、推杆,42、拉块,51、扣位,4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更为详细的阐述。
[0023]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具有五段式导轨3的脱扣机构,其包括:前模1,其内侧设有与产品的倒扣外侧相匹配的前模1倒扣区域;斜顶组件2,其包括斜顶块和斜顶杆,所述斜顶杆用于推动所述斜顶块向上向内移动;
[0024]五段式导轨3,其分为五段,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段31、第二段32、第三段33、第四段34;第一段31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二段32竖直设置,第三段33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四段34是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五段35竖直设置;
[0025]推杆组件4,其设置在所述斜顶组件2内,所述推杆组件4包括推杆41和拉块42,所述推杆41一端与所述五段式导轨3配合,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块42 连接;所述拉块42上设置有由于与产品上的扣位51插接的凸起421;所述推杆 41沿所述五段式导轨3运动,拉动产品脱离前模1倒扣区域。
[0026]本技术的具有五段式导轨3的脱扣机构适用于制作具有倒扣部分的注塑件的注塑模具,如家电外壳、汽车零部件等,本实施例中以内分型保险杠为例,说明本技术的脱扣机构的具体结构。
[0027]本技术的脱扣结构通过推杆组件4沿五段式导轨3移动,拉动产品变形从而将产品从前模1的倒扣区域中拉出,产品能够顺利脱离模具。其中当所述推杆41沿五段式导轨3的第一段31移动时,所述拉块42拉动产品向模具内侧变形;当所述推杆41沿五段式导轨3的第二段32移动使,所述斜顶块向模具内侧移动从而与产品内壁分离;当所述推杆41沿五
段式导轨3的第三段33 移动时,所述拉块42将产品推出,使产品的倒扣位51置与斜顶块分离;
[0028]当所述推杆41沿所述第四段34和第五段35移动时,所述斜顶继续向模具内内侧移动,使斜顶与内分型保险杠的倒扣不再发生干涉,进而使内分型保险杠顺利顶出模具。其中将所述第四段34设置成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的形状,即第四段34与斜顶杆的倾斜方向一致,能够减缓斜顶与拉块42的相对运动,避免斜顶对倒扣部分造成拉伤。
[0029]其中,所述推杆的端部具有凹槽,所述五段式导轨嵌入所述凹槽,使所述推杆能沿所述五段式导轨移动。
[0030]所述第四段34的倾斜角度小于斜顶的倾斜角度。由于当所述推杆41沿所述四段式导轨的行走时,同时所述斜顶沿斜顶杆的倾斜方向向内运动,如果所述第四段34的倾斜角度大于斜顶杆的倾斜角度,所述拉块42会与所述斜顶外侧卡紧,出现斜顶组件2和推杆组件4卡死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段34 的倾斜角度为α,且2
°
≤α≤5
°
。专利技术人通过多次实验发现,当所述第四段 34的倾斜角度为α,且2
°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五段式导轨的脱扣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其内侧设有与产品的倒扣外侧相匹配的前模倒扣区域;斜顶组件,其包括斜顶块和斜顶杆,所述斜顶杆用于推动所述斜顶块向上向内移动;五段式导轨,其分为五段,分别为依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一段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二段竖直设置,第三段的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四段是末端向着模具的中心倾斜设置;第五段竖直设置;推杆组件,其设置在所述斜顶组件内,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杆和拉块,所述推杆一端与所述五段式导轨配合,其另一端与所述拉块连接;所述拉块上设置有由于与产品上的扣位插接的凸起;所述推杆沿所述五段式导轨运动,拉动产品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山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东亚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