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93928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包括架体,在架体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恒温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管接头并用于与外部的二氧化碳储气罐相连,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还设有输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架体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注入泵,且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在架体上还设有丁烷注入泵,丁烷注入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的丁烷储气罐相连;还包括混气室,混气室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且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与二氧化碳注入泵输出端和丁烷注入泵输出端之间各自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够更加方便搬运,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的优点。结构更加紧凑的优点。结构更加紧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发泡
,具体涉及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是超临界发泡技术中的用于将EPE物理发泡的丁烷和二氧化碳进行准确控制,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注入EPE发泡机,以提高超临界发泡剂注入量的准确性与稳定性,从而提高发泡质量的设备系统。
[0003]现有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设备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设备通常是由诸多组成部分,各个部分之间通过管路相连,这就导致整体结构分布散乱,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大,不方便搬运;2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布局不合理,不方便拆装以及更换维修;3各个部分不方便监控,使用时不够安全。
[0004]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方便搬运,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更加方便搬运,布局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包括架体,在架体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恒温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管接头并用于与外部的二氧化碳储气罐相连,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还设有输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架体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注入泵,且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在架体上还设有丁烷注入泵,丁烷注入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的丁烷储气罐相连;还包括混气室,混气室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且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与二氧化碳注入泵输出端和丁烷注入泵输出端之间各自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相连;混气室上还设有发泡剂输出口,在发泡剂输出口上连接有发泡剂输出管,所述发泡剂输出管远端用于与发泡机发泡剂注入口相连;并且在发泡剂输出管上设置有输出端压力检测表。
[0008]这样,上述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在工作时,丁烷的路径依次为,丁烷储气罐、丁烷注入泵、混气室;二氧化碳的路径依次为,二氧化碳储气罐、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二氧化碳注入泵和混气室;二氧化碳和丁烷在混气室内混合后,再输出至发泡机发泡剂注入口。上述的系统整体安装在架体上,能够更加方便搬运,使得结构更加紧凑。
[0009]作为优化,在第一气管两端以及第二气管两端各自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表和第二压力检测表。
[0010]这样,能够更加方便对各个位置压力的检测,提高安全性。
[0011]作为优化,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各自设有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
[0012]这样,通过设置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准确测量按发泡工艺控制丁烷注入泵和二氧化碳注入泵工作,设置更加合理。
[0013]作为优化,在架体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安装板,所述混气室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
[0014]这样,结构更加简单,更加方便安装。
[0015]作为优化,所述架体包括一端的安装架体和另一端的支撑架体,二氧化碳恒温系统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体上;二氧化碳注入泵和丁烷注入泵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体上。
[0016]这样,整个布局更加合理,整个结构更加紧凑。
[0017]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架体呈矩形体框架结构,二氧化碳注入泵和丁烷注入泵呈并排的设置在支撑架体内。
[0018]这样,结构设计更加合理,结构更加紧凑。
[0019]作为优化,所述二氧化碳恒温系统包括纯水箱、热交换器、板式换热器、冷水机和二氧化碳增压罐;在所述纯水箱内设有加热器;所述二氧化碳增压罐为双层结构设置以形成内储存空间和外储存空间;在二氧化碳增压罐上设有所述二氧化碳输入管接头且使得二氧化碳输入管接头与所述内储存空间相连,内储存空间上设有输出管,输出管远端与热交换器相连,且热交换器上设有输出口并用于与外部的二氧化碳注入泵相连;纯水箱上具有纯水输出口并与板式换热器输入端相连,且板式换热器输出端与所述外储存空间相连,外储存空间上设有回水管并与纯水箱相连;冷水机上具有冷冻水出水口并通过水管与板式换热器相连,板式换热器输出口与冷水机具有的冷冻水回水口相连;冷水机具有的冷冻水出水口与热交换器输入端相连,热交换器输出端与冷水机具有的冷冻水回水口相连。
[0020]这样,上述的二氧化碳恒温系统在工作时,水循环路径包括以下三路,1纯水箱、板式换热器、二氧化碳增压罐外储存空间,再流回纯水箱;2冷水机冷冻水出水口至板式换热器,再流回冷水机冷冻水回水口;3冷水机冷冻水出水口至热交换器,再流回冷水机冷冻水回水口。二氧化碳回路为二氧化碳储气罐二氧化碳增压罐内储存空间,完成热交换,然后再输出至二氧化碳注入泵。上述的系统整个结构设计更加合理,使得换热效果更好。并且将各个部分设置在安装架体上,使得更加方便搬运使用。
[0021]作为优化,所述安装架体包括水平的安装板,安装板下表面四个转角位置各自设有竖向向下设置的支撑脚;安装板上表面上的其中一个转角位置形成第一安置工位,在所述第一安置工位上设置有所述热交换器,在热交换器上方设置有纯水箱;在安装板上表面上的且与所述第一安置工位位于同一对角线上的另一转角位置形成第二安置工位,在所述第二安置工位上设置有所述冷水机;安装板上表面上的所述冷水机的一侧形成第三安置工位,在第三安置工位上设置有所述二氧化碳增压罐。
[0022]这样,使得整个结构更加紧凑,布局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主视图。
[0025]图3为图1中的二氧化碳恒温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7]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包括架体1,在架体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恒温系统2,所述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管接头3并用于与外部的二氧化碳储气罐相连,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还设有输出口4;在架体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注入泵5,且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在架体上还设有丁烷注入泵6,丁烷注入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的丁烷储气罐相连;还包括混气室7,混气室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且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与二氧化碳注入泵输出端和丁烷注入泵输出端之间各自通过第一气管8和第二气管相连9;混气室上还设有发泡剂输出口,在发泡剂输出口上连接有发泡剂输出管10,所述发泡剂输出管远端用于与发泡机发泡剂注入口相连;并且在发泡剂输出管上设置有输出端压力检测表11。
[0028]这样,上述的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在工作时,丁烷的路径依次为,丁烷储气罐、丁烷注入泵、混气室;二氧化碳的路径依次为,二氧化碳储气罐、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二氧化碳注入泵和混气室;二氧化碳和丁烷在混气室内混合后,再输出至发泡机发泡剂注入口。上述的系统整体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包括架体,在架体的一侧设置有二氧化碳恒温系统,所述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管接头并用于与外部的二氧化碳储气罐相连,二氧化碳恒温系统上还设有输出口;其特征在于,在架体上还设有二氧化碳注入泵,且二氧化碳注入泵的输入端与所述输出口相连;在架体上还设有丁烷注入泵,丁烷注入泵的输入端与外部的丁烷储气罐相连;还包括混气室,混气室上设有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且二氧化碳输入口和丁烷输入口与二氧化碳注入泵输出端和丁烷注入泵输出端之间各自通过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相连;混气室上还设有发泡剂输出口,在发泡剂输出口上连接有发泡剂输出管,所述发泡剂输出管远端用于与发泡机发泡剂注入口相连;并且在发泡剂输出管上设置有输出端压力检测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管两端以及第二气管两端各自设有第一压力检测表和第二压力检测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上各自设有第一质量流量计和第二质量流量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架体的一侧设有竖向的安装板,所述混气室安装固定在所述安装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包括一端的安装架体和另一端的支撑架体,二氧化碳恒温系统安装设置在所述安装架体上;二氧化碳注入泵和丁烷注入泵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撑架体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超临界气体发泡注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张惠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璧山区捷成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