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脱硝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3365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脱硝设备,包括呈模块化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和清灰装置,所述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具有进烟腔体、出烟腔体、进烟口、出烟口和排尘口,所述进烟腔体与所述进烟口和所述排尘口连通,所述出烟腔体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清灰装置连通。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除尘脱硝设备中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呈模块化设置,因此,方便组装,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降低了安装成本。降低了安装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脱硝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含尘气体过滤脱硝
,特别涉及一种除尘脱硝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灰尘和氮氧化物(NO
x
)是大气环境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中,为了去除烟气中的灰尘和氮氧化物,通常会设置除尘脱硝设备。但是,现有的除尘脱硝设备占用的体积比较大,不方便安装,除尘脱硝设备的施工工期周期长,工作效率低,安装成本高。
[0003]因此,如何缩短除尘脱硝设备的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设备,以缩短除尘脱硝设备的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设备,包括呈模块化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和清灰装置,所述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具有进烟腔体、出烟腔体、进烟口、出烟口和排尘口,所述进烟腔体与所述进烟口和所述排尘口连通,所述出烟腔体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清灰装置连通。
[0006]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进出烟模块、除尘脱硝模块和集灰模块,其中,所述进出烟模块、所述除尘脱硝模块和所述集灰模块中相邻的两个可拆卸连接,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设置在进出烟模块,所述进烟腔体和所述出烟腔体设置在所述除尘脱硝模块,所述排尘口设置在所述集灰模块。
[0007]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出烟模块包括第一箱体、隔板和第一衔接口,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衔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所述隔板隔绝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所述进出烟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衔接口与所述除尘脱硝模块对接时,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进烟腔体连通,所述出烟口与所述出烟腔体连通。
[0008]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脱硝模块包括第二箱体、花板、除尘脱硝滤袋和袋笼,所述除尘脱硝滤袋的两端通过花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袋笼位于所述除尘脱硝滤袋,且所述除尘脱硝滤袋的内部形成所述出烟腔体,所述除尘脱硝滤袋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形成所述进烟腔体。
[0009]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脱硝滤袋为负载脱硝催化剂的催化脱硝滤袋。
[0010]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脱硝滤袋包括至少一层负载脱硝催化剂的第一滤袋层。
[0011]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脱硝催化剂通过乳液浸渍的形式负载到第一
滤袋层。
[0012]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脱硝滤袋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滤袋层的第二滤袋层。
[0013]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滤袋层为ePTFE微孔覆膜或者负载脱硝催化剂的高硅氧滤袋。
[0014]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脱硝模块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箱体上的喷氨组件。
[0015]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氨组件在所述进烟腔体内增加氨栅格网进行喷氨。
[0016]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灰装置包括空压机、气包、脉冲阀、喷吹管和驱动组件,其中,所述气包与所述空压机和所述喷吹管连通,所述喷吹管与所述除尘脱硝滤袋相连通,所述脉冲阀设置在所述气包与所述喷吹管之间,并由所述驱动组件控制脉冲阀开启或关闭。
[0017]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和控制器,所述压力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除尘脱硝滤袋的内侧以检测压力值,并能够将所述压力值转化为压力信号输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根据压力信号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组件的开启或关闭。
[0018]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能够将所述压力信号与预设压力阈值比较,若所述压力信号小于所述预设压力阈值,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组件开启;若所述压力信号在所述预设压力阈值范围内,所述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控制驱动组件关闭。
[0019]使用本技术的除尘脱硝设备时,将呈模块化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组装好,将待处理设备排出的烟气与进烟口连接,排烟通道与出烟口连通,将清灰装置出烟腔体对接,待处理设备排出的烟气由进烟口进入过滤除尘脱硝装置的进烟腔体,并进行除尘和脱硝,然后进入出烟腔体,并从出咽口进入排烟通道中。由于本技术中的除尘脱硝设备中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呈模块化设置,因此,方便组装,从而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安装成本。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除尘脱硝设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所提供的一种除尘脱硝设备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图1所提供的一种除尘脱硝设备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除尘脱硝模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进排烟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过滤除尘脱硝模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7]其中:100为过滤除尘脱硝装置、200为清灰装置、300为驱动组件、300为待处理设
备、400为排烟通道、101为进排烟模块、102为过滤除尘脱硝模块、103为集灰模块、104为喷氨组件、201为空压机、202为气包、203为脉冲阀、204为喷吹管、205为驱动组件、1011为第一箱体、1012为隔板、1013为进烟口、1014为出烟口、1015为第一衔接口、1021为第二箱体、1022为除尘脱硝滤袋、1023为花板、1024为袋笼、1025为进烟腔体、1026为出烟腔体、1027为第二衔接口、1028为第三衔接口、1031为集灰斗、1032为震动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脱硝设备,以缩短除尘脱硝设备的施工工期,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安装成本。
[0029]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0]请参考图1至图6,本技术公开的除尘脱硝设备,包括呈模块化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100和清灰装置200,过滤除尘脱硝装置100具有进烟腔体1025、出烟腔体1026、进烟口1013、出烟口1014和排尘口,进烟腔体1025与进烟口1013和排尘口连通,出烟腔体1026与出烟口1014和清灰装置200连通。
[0031]使用本技术的除尘脱硝设备时,将呈模块化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100组装好,将待处理设备300排出的烟气与进烟口1013连接,排烟通道400与出烟口连通,将清灰装置200出烟腔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呈模块化的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和清灰装置,所述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具有进烟腔体、出烟腔体、进烟口、出烟口和排尘口,所述进烟腔体与所述进烟口和所述排尘口连通,所述出烟腔体与所述出烟口和所述清灰装置连通;所述过滤除尘脱硝装置包括进出烟模块、除尘脱硝模块和集灰模块,其中,所述进出烟模块、所述除尘脱硝模块和所述集灰模块中相邻的两个可拆卸连接,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设置在进出烟模块,所述进烟腔体和所述出烟腔体设置在所述除尘脱硝模块,所述排尘口设置在所述集灰模块;所述进出烟模块包括第一箱体、隔板和第一衔接口,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设置在所述第一箱体的两侧,所述第一衔接口位于所述第一箱体的底部,所述隔板隔绝所述进烟口和所述出烟口;所述进出烟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衔接口与所述除尘脱硝模块对接时,所述进烟口与所述进烟腔体连通,所述出烟口与所述出烟腔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尘脱硝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脱硝模块包括第二箱体、花板、除尘脱硝滤袋和袋笼,所述除尘脱硝滤袋的两端通过花板固定在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和底部,所述袋笼位于所述除尘脱硝滤袋,且所述除尘脱硝滤袋的内部形成所述出烟腔体,所述除尘脱硝滤袋与所述第二箱体之间形成所述进烟腔体。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尘脱硝设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泽李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盛新材料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