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92693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模型腔组件、挡板、限位块,模型腔组件内部开设有前脱模孔、两后脱模孔,挡板一侧开设有两滑槽,限位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部,前脱模孔、后脱模孔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顶针、第二顶针,限位块一侧开设有限位孔、两螺纹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顶针、第二顶针的装设提高了脱模效果、降低了对型芯的损伤,限位孔的装设提高了第一顶针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滑槽的开设加强了限位块、第二顶针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气组件的开设增大了型芯和模型腔组件内部空气的流动性,提高了脱模效率。提高了脱模效率。提高了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挤出吹塑是一种制造中空热塑性制件的方法,广为人知的吹塑对象有瓶、桶、罐、箱以及所有包装食品、饮料、化妆品、药品和日用品的容器,在吹塑过程中需要将塑料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吹塑工序,使塑料沿模具结构成型,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现有的脱模方式通常使两块合模的模具分离,实现塑料产品的脱模。
[0003]现有的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普遍通过单一或是多元件的顶出机构,其顶出动作都是一次完成,不仅会降低型芯的脱模效率,而且会增大对型芯的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解决了现有型芯脱模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包括模型腔组件、挡板、限位块,模型腔组件内部开设有前脱模孔、两后脱模孔,挡板一侧开设有两滑槽,限位块滑动配合在滑槽内部,前脱模孔、后脱模孔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顶针、第二顶针,限位块一侧开设有限位孔、两螺纹孔,第一顶针贯穿限位孔,第二顶针固定装设在限位块一侧,螺纹孔内转动配合有螺纹丝杆,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周侧均开设有进气组件。
[0007]可选的,模型腔组件包括前模型腔、两后模型腔,两后模型腔分别位于前模型腔两侧,前脱模孔、两后脱模孔分别位于前模型腔、两后模型腔下表面。
[0008]可选的,滑槽为T形结构。
[0009]可选的,第一顶针周侧套设有限位片,且限位片位于限位块上方,第一顶针的一端固定装设有电动推杆。
[0010]可选的,螺纹丝杆的一端转动配合有转轴,电机设有双输出端,两转轴分别转动配合在电机两侧输出端。
[0011]可选的,进气组件包括三个进气阀,第一顶针、第二顶针内部均开设有进气孔、周侧均开设有出气孔,三进气阀分别位于第一顶针周侧、两第二顶针一端。
[0012]本技术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第一顶针、第二顶针的装设提高了脱模效果、降
低了对型芯的损伤,限位孔的装设提高了第一顶针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滑槽的开设加强了限位块、第二顶针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气组件的开设增大了型芯和模型腔组件内部空气的流动性,提高了脱模效率。
[0014]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中A处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1]前模型腔1,后模型腔2,前脱模孔3,后脱模孔4,挡板5,滑槽6,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进气阀9,进气孔10,出气孔11,限位片12,限位块13,限位孔14,螺纹孔15,电动推杆16,电机17,螺纹丝杆18,转轴19。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技术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0023]为了保持本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4]请参阅图1

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包括:模型腔组件、挡板5、限位块13,模型腔组件内部开设有前脱模孔3、两后脱模孔4,挡板5一侧开设有两滑槽6,限位块13滑动配合在滑槽6内部,前脱模孔3、后脱模孔4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两第二顶针8分别位于第一顶针7的两侧,限位块13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4、两螺纹孔15,第一顶针7贯穿限位孔14,第二顶针8固定装设在限位块13一侧,两螺纹孔15分别位于限位孔14两侧,螺纹孔15内转动配合有螺纹丝杆18,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周侧均开设有进气组件。
[0025]本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型芯位于模型腔组件内部,当产品完成塑型后,滑动第一顶针7通过前脱模孔3推动型芯对其进行脱模,同时启动进气组件对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进行充气,然后转动螺纹丝杆18带动限位块13、第二顶针8运动,继续对型芯进行脱模,直至型芯完全从模型腔组件内部脱离,则完成对型芯的脱模。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涉及的所有用电设备均可通过蓄电池供电或外接电源。
[0026]通过在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的装设提高了脱模效果,限位孔14的装设提高了第一顶针7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了对型芯的损伤,滑槽6的开设加强了限位块13、第二顶
针8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进气组件的开设增大了型芯和模型腔组件内部空气的流动性,提高了脱模效率。
[0027]本实施例的模型腔组件包括前模型腔1、两后模型腔2,两后模型腔2分别位于前模型腔1两侧,前脱模孔3、两后脱模孔4分别位于前模型腔1、两后模型腔2下表面,提高了后期脱模过程的平衡性。
[0028]本实施例的滑槽6为T形结构,提高了限位块13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降低限位块13发生偏移的几率。
[0029]本实施例的第一顶针7周侧套设有限位片12,且限位片12位于限位块13上方,提高了第一顶针7的稳定性,第一顶针7的一端固定装设有电动推杆16,提高了第一顶针7运动的便捷性。
[0030]本实施例的螺纹丝杆18的一端转动配合有转轴19,电机17设有双输出端,两转轴19分别转动配合在电机17两侧输出端,提高了脱模过程的平衡性及脱模效果。
[0031]本实施例的进气组件包括三个进气阀9,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内部均开设有进气孔10、周侧均开设有出气孔11,三进气阀9分别位于第一顶针7周侧、两第二顶针8一端,增大了型芯和模型腔组件内部空气的流动性,提高了脱模效率。
[0032]上述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
[0033]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型腔组件、挡板(5)、限位块(13),模型腔组件内部开设有前脱模孔(3)、两后脱模孔(4),挡板(5)一侧开设有两滑槽(6),限位块(13)滑动配合在滑槽(6)内部,前脱模孔(3)、后脱模孔(4)内部分别滑动配合有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限位块(13)一侧开设有限位孔(14)、两螺纹孔(15),第一顶针(7)贯穿限位孔(14),第二顶针(8)固定装设在限位块(13)一侧,螺纹孔(15)内转动配合有螺纹丝杆(18),第一顶针(7)、第二顶针(8)周侧均开设有进气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产品二次顶出快速脱模机构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模型腔组件包括前模型腔(1)、两后模型腔(2),两后模型腔(2)分别位于前模型腔(1)两侧,前脱模孔(3)、两后脱模孔(4)分别位于前模型腔(1)、两后模型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全宝陈森波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晨光铭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