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9153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3 0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包括设置在撬装底座上的支撑座、液氯盘管、蒸汽夹套、氯气缓冲罐,支撑座上设置有液氯盘管,所述液氯盘管的一端设置有液氯进口,且另一端与氯气缓冲罐连通;所述液氯盘管从上至下的直管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夹套,且液氯盘管靠近液氯进口处的直管的外侧套设有预热器,所述蒸汽夹套与预热器连通,顶部的蒸汽夹套上设置有蒸汽入口,预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所述液氯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蒸汽与液氯在内外两层管道之间进行换热,换热面积大,实现逆流式换热,增大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液氯的汽化更加均匀稳定,且汽化完全,同时通过氯气缓冲罐减少压力波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好的实用性。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液氯汽化装置的
,具体涉及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作为强氧化剂,在化工生产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氯气既可用于纺织、造纸工业的漂白,又可用于自来水的净化、消毒,还可用于制取农药、洗涤剂、塑料、橡胶、医药等各种含氯化合物。氯气常温下是一种呈淡黄绿色、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剧毒气体。它的化学活性很高,可以和多种化学物质、有机物发生反应。氯气在一定压力下可以进行液化精制,减少仓储占用。
[0003]目前,工厂所用的氯气几乎都以液体的形式储存和运输,经液氯汽化工序后供给下游工艺耗氯单元进行使用。液氯汽化器是液氯汽化工序中的核心设备。常见的种类有列管式汽化器及盘管式汽化器等。管板管口大多数采用焊接或胀接工艺,由于工艺缺陷和复杂的过流介质经常会造成管口腐蚀和应力裂纹,造成管口处泄漏。工业上采用的做法一般为通过蒸汽对热水罐里的热水进行加热,热水再对液氯进行加热汽化。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热水的温度控制极不稳定,且蒸汽加热热水的热量损失浪费严重。基于以上原因,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技术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包括撬装底座以及设置在撬装底座上的支撑座、液氯盘管、蒸汽夹套、氯气缓冲罐,所述撬装底座上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上设置有液氯盘管,所述液氯盘管的一端设置有液氯进口,且另一端与氯气缓冲罐连通;所述液氯盘管从上至下的直管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夹套,且液氯盘管靠近液氯进口处的直管的外侧套设有预热器,所述蒸汽夹套与预热器连通,位于顶部的蒸汽夹套上设置有蒸汽入口,且预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
[0007]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低压蒸汽通入液氯盘管末端的蒸汽夹套,即从上至下依次通入液氯盘管的直管上的蒸汽夹套,最后流入预热器中,温度逐渐降低,低压蒸汽冷凝生成的冷凝水通过底部的预热器上的冷凝水排放口流出。液氯通过液氯盘管的液氯进口流入,此时被预热器初步一级预热,然后从下至上逐渐被温度递增的蒸汽夹套预热,汽化完全后的氯气最终进入氯气缓冲罐,方便下一流程的存储、输送等操作。本技术通过将低压蒸汽从上至下流动,且将液氯从下至上流动,实现了对液氯的递进式预热汽化,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氯气缓冲罐的设置,减少压力波动,有效保证了氯气输送的安全平稳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0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液氯盘管的直管上套设的蒸汽夹套上设置有若干个膨胀节;相邻蒸汽夹套的端部交错连通。
[000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夹套上间隔设置有2个膨胀节。
[00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蒸汽夹套包括若干蒸汽段,相邻蒸汽段之间设置有膨胀节,上下相邻的端部蒸汽段交错连通。
[0011]交错连通的蒸汽夹套的设置较大程度的提高了热交换的面积,蒸汽与液氯在内外两层管道之间进行换热,换热面积大,可以实现逆流式换热,增大换热效率。本技术使液氯的汽化更加均匀稳定,且反应完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2]本技术采用低压蒸汽作为加热源直接对液氯进行换热加热,代替了传统的采用蒸汽加热热水循环使用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方式。与采用热水作为加热源的方式比较,本技术采用蒸汽作为加热源,大大提高了传热系数,节约了蒸汽用量,同时由于取消了热水输送泵,大大节省了电能,在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护方便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位于液氯盘管顶部的蒸汽夹套通过蒸汽入口与蒸汽输送管道连通,所述蒸汽输送管道上设置有蒸汽自控装置,所述蒸汽自控装置包括流量测量装置、压力测量装置、控制阀。
[0014]本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低压蒸汽通过蒸汽输送管道通入液氯盘管末端的蒸汽夹套,即从上至下依次通入液氯盘管的直管上的蒸汽夹套,最后流入预热器中,温度逐渐降低,低压蒸汽冷凝生成的冷凝水通过底部的预热器上的冷凝水排放口流出。蒸汽自动装置通过流量测量装置以及压力测量装置实时测量蒸汽的流量、压力参数,并通过控制阀实现控制蒸汽的流量、压力参数。
[0015]所述液氯的流动方向与蒸汽的流动方向相反,蒸汽与液氯在内外两层管道之间进行换热,换热面积大,可以实现逆流式换热,增大换热效率。本技术使液氯的汽化更加均匀稳定,且反应完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所述液氯盘管包括直管和弯管,相邻直管之间通过弯管连通,所述液氯盘管为现有技术,故不再赘述。
[001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技术,进一步地,所述液氯盘管与氯气缓冲罐连接处设置有测温装置。
[0017]本技术通过测温装置实时测量氯气出口温度,然后根据温度的变化,利用蒸汽输送管道上的蒸汽自控装置实现控制蒸汽输送流量,实现了液氯汽化过程的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可精确测量并调节蒸汽的流量、压力,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1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通过将低压蒸汽从上至下流动,且将液氯从下至上流动,实现了对液氯的递进式预热汽化,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氯气缓冲罐的设置,减少压力波动,有效保证了氯气输送的安全平稳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20](2)本技术采用低压蒸汽作为加热源直接对液氯进行换热加热,代替了传统的采用蒸汽加热热水循环使用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方式,本技术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维护方便可靠,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21](3)与采用热水作为加热源的方式比较,本技术采用蒸汽作为加热源,大大提高了传热系数,节约了蒸汽用量,同时由于取消了热水输送泵,大大节省了电能,在能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0022](4)蒸汽与液氯在内外两层管道之间进行换热,换热面积大,可以实现逆流式换
热,增大换热效率。本技术使液氯的汽化更加均匀稳定,且反应完全,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23](5)本技术通过测温装置实时测量氯气出口温度,然后根据温度的变化,利用蒸汽输送管道上的蒸汽自控装置实现控制蒸汽输送流量,实现了液氯汽化过程的自动检测与自动控制,可精确测量并调节蒸汽的流量、压力;同时,本技术通过氯气缓冲罐减少氯气输送的压力波动,有效地保证了氯气输送的安全平稳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5]其中:1、预热器,2、冷凝水排放口,3、液氯进口,4、液氯盘管,5、支撑座,6、蒸汽夹套,7、蒸汽输送管道,8、蒸汽自控装置,9、测温装置,10、氯气缓冲罐,11、撬装底座,12、膨胀节。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撬装底座(11)以及设置在撬装底座(11)上的支撑座(5)、液氯盘管(4)、蒸汽夹套(6)、氯气缓冲罐(10),所述撬装底座(11)上设置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上设置有液氯盘管(4),所述液氯盘管(4)的一端设置有液氯进口(3),且另一端与氯气缓冲罐(10)连通;所述液氯盘管(4)从上至下的直管的外侧分别套设有相互连通的蒸汽夹套(6),且液氯盘管(4)靠近液氯进口(3)处的直管的外侧套设有预热器(1),所述蒸汽夹套(6)与预热器(1)连通,位于顶部的蒸汽夹套(6)上设置有蒸汽入口,且预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冷凝水排放口(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撬装式液氯汽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氯盘管(4)的直管上套设的蒸汽夹套(6)上设置有若干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勇王睿李晓辉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元联合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