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999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该润滑系统包括非接触式机油泵、进油管、出油管、驱动电机、转速传感器、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以及控制器;非接触式机油泵包括同轴设置的定子和转子;壳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油孔,中部设置有出油孔;定子设置有沿其内周面分布的多个平面以及与每个平面一一对应的阶梯孔;每个平面均偏心开设有缝隙,在缝隙的一侧形成扩张区、且在另一侧形成收缩区;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安装于出油管;控制器根据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和转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驱动电机的转速。上述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润滑系统因机油泵导致的能耗高、摩擦损耗大、噪音大和振动大的问题,并具有润滑效果好的特点。并具有润滑效果好的特点。并具有润滑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润滑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等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机油泵的作用是将润滑油提高到一定压力后,强制将润滑油压送到发动机各零件的运动表面上以实现零部件的润滑。发动机润滑所采用的机油泵结构形式可以分为齿轮式和转子式两类。齿轮式机油泵的结构又分为内接齿轮式和外接齿轮式。但是,由于现有齿轮式机油泵和转子式机油泵均属于接触型泵,导致润滑系统存在能耗高、摩擦损耗大、噪音大和振动大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该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采用非接触式机油泵,能够解决现有润滑系统因机油泵存在的能耗高、摩擦损耗大、噪音大和振动大的问题,并具有润滑效果好的特点。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该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包括非接触式机油泵、进油管、出油管、驱动电机、转速传感器、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以及控制器;
[0006]所述非接触式机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非接触式机油泵、进油管、出油管、驱动电机、转速传感器、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以及控制器;所述非接触式机油泵用于输送润滑油和将润滑油转变为具有微纳米气泡的气液两相润滑油,并包括壳体、定子以及转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同轴设置且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定子的顶面和底面均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并在所述壳体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外腔体;所述转子能够绕其中心轴线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定子内,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具有径向间隙,并在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内腔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子的顶部法兰和与所述内腔体连通的进油孔,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转子的底部法兰,中部设置有与所述外腔体连通的出油孔;所述定子设置有沿其内周面分布的多个平面以及与每个所述平面一一对应的阶梯孔;每个所述平面均偏心开设有沿所述定子的轴向延伸的缝隙,所述缝隙形成所述阶梯孔在所述定子的内侧的开口,在所述缝隙的一侧形成扩张区、且在另一侧形成收缩区;所述阶梯孔连通所述内腔体和所述外腔体;所述进油孔通过所述进油管与发动机连通;所述出油孔通过所述出油管与所述发动机连通;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子之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子转动;所述转速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转子的转速;所述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出油管,用于检测润滑油的空化率;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转速传感器、所述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以及所述驱动电机均信号连接,并根据所述气液两相状态传感器和所述转速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为顶部直径大、底部直径小的圆台形结构;所述定子的内周面具有与所述转子的外周面相同的斜度,所述平面倾斜设置。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相邻的两个所述平面之间均设置有凹槽。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辅助润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和间隙调节杆;所述转轴固定安装于所述转子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昊杜巍斯杰里马赫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