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916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接收泄漏的液态金属钠并抑制钠火的装置。该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抑制盘,每个抑制盘的顶部均盖有盘盖,在盘盖下方设有多个通向抑制盘内的排放管;在相邻两个抑制盘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贯穿两侧壁的溢流管,使得相邻的抑制盘连通;相邻抑制盘的侧壁通过盘间导流盖相连,在盘间导流盖之间形成的空隙处设有盘间导流过渡盖,使多个盘间导流盖和盘间导流过渡盖将若干个抑制盘的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可接收泄漏的液态金属钠并抑制钠火、结构简单且造价低、安装和拆卸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钠接收抑制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接收泄漏的液态金属钠并抑制钠火的装置,具体涉及 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技术背景典型的快中子反应堆都采用液态金属钠作为冷却剂。正常情况下,熔融 的金属钠被包在管道和容器中,但由于操作失误、焊接问题、加热丝与管壁 接触而烧穿、局部压力过高以及波纹管破裂等原因,可能造成钠系统边界的 破裂而形成钠的泄漏,进而可能产生钠火。钠火的火焰很低,并有白色的浓 烟即为钠气溶胶,这种气溶胶具有强碱性,对于人和动物的皮肤具有严重的 灼伤能力,特别对眼睛和呼吸系统的损害严重。如果快中子反应堆一回路工艺间发生钠火事故,其产生的钠气溶胶中还会带有^Na、Na等放射性物质, 对环境的危害就更为严重。为了避免钠泄漏产生火灾需采取十分严格的预防 措施。目前,国际上(如法国、德国和英国等)通常采用接钠盘系统来接收泄 漏的钠,同时接钠盘系统还能够灭钠火。该接钠盘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先把 泄漏钠接收到接钠盘内,同时补充惰性气体(或使用液氮气化形成惰性气 氛),形成惰性气体覆盖的效果,从而达到抑制钠燃烧的目的。这种接钠盘 系统布置在快中子反应堆厂房内的钠回路房间中,该系统要求钠回路房间在 正压下具有较强的密封性,否则当事故发生时,充入的惰性气体向外泄漏, 易对邻近操作人员形成危害。由于这些因素,接钠盘系统的造价非常高;同 时接钠盘的体积很大,拆装不方便,相互之间不连通,相当于独立工作,事 故后的处理工作困难。接钠盘之间流通性差,局部泄漏的液态钠容易迅速增 加,不利于灭掉钠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接收泄漏的液态金属钠并抑制钠火、结构 简单且造价低、安装和拆卸灵活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抑制盘,每个抑制盘的顶部均盖有盘盖,在盘盖下方设有多个通向抑制盘 内的排放管;在相邻两个抑制盘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贯穿两侧壁的溢流管,使 得相邻的抑制盘连通;相邻抑制盘的侧壁通过盘间导流盖相连,在盘间导流盖之间形成的空隙处设有盘间导流过渡盖,使多个盘间导流盖和盘间导流过 渡盖将若干个抑制盘的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所述的抑制盘的盘盖上设有2 10道凹槽;所述的盘盖下方设有的通向抑制盘内的排放管设于凹槽处的下方,排放管末端距抑制盘底部5 30mm。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所述的盘间导流盖为弧形,两端 卡在其所连接的两个抑制盘的盘盖边缘。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所述的盘间导流过渡盖为弧形, 四边卡在其所连接的盘间导流盖的边缘。如上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所述的溢流管的位置距抑制盘底 部画 300mm。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由多个带有盘盖的小体 积的抑制盘连接而成,安装和拆卸更为灵活。通过盘间导流盖及盘间导流过 渡盖使多个盘盖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保证了泄露的液态金属钠全部接收 到盘盖内,再通过排放管流入抑制盘中,不落会到地面。泄漏的钠通过排放 管流进抑制盘后,当钠液位淹没排放管下端口时,空气难以进入抑制盘内, 盘内空气在钠进入过程中从溢流孔和盘盖周边的缝隙向外排放,因为钠火在 空气中氧含量小于5%时会自动熄灭,所以抑制盘内钠的燃烧在消耗完抑制 盘内空气中的氧后自动熄灭,即形成了自液封,从而达到使钠火自灭的目的。 这时只需要将抑制盘内的覆盖气体控制在常压状态即可。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漏钠 接收抑制装置,可大大降低厂房的密封性要求,也节约了成本。在相邻抑制 盘间设置的溢流孔,使得所有抑制盘间相互连通形成一个整体,当一个抑制 盘装满后就向周围抑制盘扩散溢排。通过试验表明,绝大部分泄漏的液态金属钠都能够收集到抑制盘内,总接收效率达到93.11%,只有不到7%的液态 金属钠残留在盘盖上或燃烧后变成了钠气溶胶,由此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漏钠接收 抑制装置具有非常高的接收和抑制效率,大大将低了钠气溶胶的产生。本发 明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用于可能产生较大钠泄漏的一、二次钠回路设备间,具有较好的防火效果,减少了一次钠回路事故吋因钠气溶胶中有2Na、 22Na 等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放射性污染,以及二次钠回路事故时的化学危害。 本专利技术除了可以在钠冷快堆厂房应用,还可以用于钠厂房。 附图说明图1漏钠接收抑制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2漏钠接收抑制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盘间导流盖侧视图; 图4盘间导流过渡盖俯视图。图中1.盘盖;2.盘间导流盖;3.盘间导流过渡盖;4.凹槽;5.排放 管;6.抑制盘;7.溢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作进一 步描述。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设置在快中子反应堆厂房 内的钠回路房间中,可根据厂房大小选择抑制盘6的个数,本实施例采用4 个顶部盖有盘盖1的抑制盘6。相邻抑制盘6的侧壁通过盘间导流盖2相连, 在盘间导流盖2之间形成的空隙处固定有盘间导流过渡盖3,即通过盘间导 流盖2和盘间导流过渡盖3将所有抑制盘6的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如图2所示,每个抑制盘的盘盖1上均设有平行的四道凹槽4,也可以 是2 10道凹槽4,在每道凹槽4下方处均间隔焊接了两个排放管5。排放 管5均通向抑制盘6内,其末端距抑制盘6底部20mm,该距离也可以是5 30mm。在相邻抑制盘6的侧壁上均焊接有贯穿两侧壁的溢流管7,使相邻 抑制盘6连通,溢流管7的位置距抑制盘6底部200 mm ,这个距离还可以 是100 300mm。如图3所示,上述的盘间导流盖2均为弧形,两端卡在其所连接的两个 抑制盘6的侧壁边缘。如图4所示,上述盘间导流过渡盖3均为弧形,四边卡在其所连接的盘 间导流盖2的边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工作过程如下钠回路泄漏发生后,泄 漏的液态钠落到抑制盘的盘盖l、盘间导流盖2或盘间导流过渡盖3上,由于盘间导流盖2和盘间导流过渡盖3将所有抑制盘6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泄漏的液态钠就不会落到地面上。另外,盘间导流盖2和盘间导流过渡盖3 采用了弧形结构,液态钠就会沿弧形边缘流到盘盖1内。在盘盖1内的液态 钠会沿凹槽4,流入排放管5,进而流进抑制盘6内。当抑制盘6内的液态 钠的液位淹没排放管5下端口时,液封自动形成,此时,空气难以进入抑制 盘6内,抑制盘6内空气在液态钠进入过程中从溢流管7、盘盖1与抑制盘 6间四周缝隙向外排放,无需设计专门的排气孔。抑制盘6内的液态钠的燃 烧在消耗完抑制盘6内空气中的氧后自动熄灭(钠火在空气中氧含量小于5 %时会自动熄灭),使抑制盘6内的覆盖气为惰性气体常压状态。如果发生 大规模的长时间钠泄漏事故, 一个抑制盘6的容积就太小,此时该抑制盘6 内的液态钠液位上涨到溢流管7部位时,液态钠就会通过溢流管7扩散溢排 到相邻抑制盘6内。如此每装满一个抑制盘6,液态钠就向周围抑制盘6扩 散溢排,所有抑制盘连通形成一个整体。采用的抑制盘6体积数量,根据所 有抑制盘6的总效容积为最大估计钠漏量的(1.5—2)倍计算。因此,即使 发生最为严重的超设计基准事故,本专利技术的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同样能有效地 接收并保护泄漏钠,防止大量钠的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抑制盘(6),每个抑制盘(6)的顶部均盖有盘盖(1),在盘盖(1)下方设有多个通向抑制盘(6)内的排放管(5);在相邻两个抑制盘(6)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贯穿两侧壁的溢流管(7),使得相邻的抑制盘(6)连通;相邻抑制盘(6)的侧壁通过盘间导流盖(2)相连,在盘间导流盖(2)之间形成的空隙处设有盘间导流过渡盖(3),使多个盘间导流盖(2)和盘间导流过渡盖(3)将若干个抑制盘(6)的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若干个均匀排布的抑制盘(6),每个抑制盘(6)的顶部均盖有盘盖(1),在盘盖(1)下方设有多个通向抑制盘(6)内的排放管(5);在相邻两个抑制盘(6)的侧壁上均固定有贯穿两侧壁的溢流管(7),使得相邻的抑制盘(6)连通;相邻抑制盘(6)的侧壁通过盘间导流盖(2)相连,在盘间导流盖(2)之间形成的空隙处设有盘间导流过渡盖(3),使多个盘间导流盖(2)和盘间导流过渡盖(3)将若干个抑制盘(6)的连接形成无缝隙的一体。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漏钠接收抑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抑制盘的盘盖(1)上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海鸥申凤阳徐永兴王荣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