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9679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包括:后视镜本体,包括壳体和镜片,镜片镶嵌在壳体的正面,壳体的侧面设置安装孔;流媒体摄像头卡设在安装孔处;转动轴设置在壳体的顶部;第一齿轮组件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分别固定在车辆前门外侧,上安装组件套设在转动轴上,转动轴可绕上安装组件转动;微型电机镶嵌设置在下安装组件的顶部;第二齿轮组件设置在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且与第一齿轮组件咬合;显示组件设置在车辆内部的A柱处。将两种外后视镜整合为一种“二合一”外后视镜,并且依据驾驶者个人习惯可自由切换使用,同时可以调整角度,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汽车智能化、电动化的发展,很多传统的功能、部件逐渐被智能化装置替代。当前国内汽车的外后视镜还是物理的镜片,已经有些国家如日本立法通过了电子后视镜的车辆,国内已经有相关行业标准,预计近几年也会通过国家认证。电子流媒体后视镜的好处是视野更广、雨雾天气中影响小、轻量、风阻小节能等等。但电子后视镜也有不好的地方,首先就是用户习惯,其次电子产品相比物理结构存在不稳定性,特别是安全件,一旦失效会影响行车安全。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流媒体后视镜无法清楚显示车外可视环境时,很容易产生驾驶障碍。现有商用车外后视镜多配置光学外后视镜或者是流媒体外后视镜,均为二选一配置,光学外后视镜视觉范围小,流媒体外后视镜视觉范围大,图像清晰,不能同时满足不同驾驶者使用习惯,导致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不能选择性使用哪一种后视镜以及不能调节角度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包括:
[0006]后视镜本体,其包括壳体和镜片,所述镜片镶嵌在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安装孔;
[0007]流媒体摄像头,其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处;
[0008]转动轴,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
[0009]第一齿轮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
[0010]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其分别固定在车辆前门外侧,所述上安装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可绕所述上安装组件转动;
[0011]微型电机,其镶嵌设置在所述下安装组件的顶部;
[0012]第二齿轮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咬合;
[0013]显示组件,其设置在车辆内部的A柱处,且所述显示组件分别与所述流媒体摄像头及所述微型电机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显示组件的正面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微型电机工作的按键。
[0015]优选的,所述上安装组件包括上安装片、上弧形块及上安装块,所述下安装组件包括下安装片、下弧形块及下安装块,所述上安装片和所述下安装片固定在车辆前门外侧,所述上弧形块与所述上安装片一体并设置在所述上安装片的侧面,所述下弧形块与所述下安
装片一体并设置在所述下安装片的侧面,所述上弧形块的底部设置上圆孔,所述上安装块的顶部对应所述上圆孔处设置与所述上圆孔配合上转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上安装块可旋转连接,所述下弧形块的顶部设置下圆孔,所述下安装块的底部对应所述下圆孔处设置与所述下圆孔配合下转轴,所述第一齿轮组件、第二齿轮组件及微型电机镶嵌设置在所述下安装块的顶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包括:后视镜本体,其包括壳体和镜片,所述镜片镶嵌在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安装孔;流媒体摄像头,其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处;转动轴,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第一齿轮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其分别固定在车辆前门外侧,所述上安装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可绕所述上安装组件转动;微型电机,其镶嵌设置在所述下安装组件的顶部;第二齿轮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咬合;显示组件,其设置在车辆内部的A柱处,且所述显示组件分别与所述流媒体摄像头及所述微型电机电连接。将两种外后视镜整合为一种“二合一”外后视镜,并且依据驾驶者个人习惯可自由切换使用,同时可以调整角度,进一步提高驾驶安全性和驾驶乐趣。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再一角度的爆炸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的组装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显示组件的结构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另一工作状态的组装图。
[0024]附图标记:
[0025]10.后视镜本体101.壳体102.镜片103.安装孔20.流媒体摄像头30.转动轴40.第一齿轮组件50.上安装组件60.下安装组件70.微型电机80.第二齿轮组件90.显示组件901.按键501.上安装片502.上弧形块503.上安装块601.下安装片602.下弧形块603.下安装块5021.上圆孔5031.上转轴6021.下圆孔6031.下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7]如附图1

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包括:
[0028]后视镜本体10,其包括壳体101和镜片102,所述镜片102镶嵌在所述壳体101的正面,所述壳体101的侧面设置安装孔103;
[0029]流媒体摄像头20,其卡设在所述安装孔103处;
[0030]转动轴3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1的顶部,转动轴30可以是与壳体101一体成型的;
[0031]第一齿轮组件4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1的底部;
[0032]上安装组件50和下安装组件60,其分别固定在车辆前门外侧,所述上安装组件50套设在所述转动轴30上,所述转动轴30可绕所述上安装组件50转动,即壳体101可绕上安装组件50转动;
[0033]微型电机70,其镶嵌设置在所述下安装组件60的顶部;
[0034]第二齿轮组件80,其设置在所述微型电机70的输出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40咬合;即微型电机70的输出端是朝上的,微型电机70带动第二齿轮组件80转动,第二齿轮组件80带动第一齿轮组件40转动,从而第一齿轮组件40带动壳体101转动,具体转动幅度可提前进行设置;如此可以通过控制旋转角度来选择使用流媒体后视镜功能还是使用光学后视镜功能。
[0035]显示组件90,其设置在车辆内部的A柱处,可采用粘贴或螺连接等形式进行固定,且所述显示组件90分别与所述流媒体摄像头20及所述微型电机70电连接,流媒体摄像头20获取的录像信息可传送至显示组件90进行显示,具体线路走线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如何走线,此处不作赘述。
[0036]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组件90的正面设置用于控制所述微型电机70工作的按键901,按键901有两个,一个控制正转一个控制反转。
[0037]本实施例中,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后视镜本体,其包括壳体和镜片,所述镜片镶嵌在所述壳体的正面,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安装孔;流媒体摄像头,其卡设在所述安装孔处;转动轴,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顶部;第一齿轮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底部;上安装组件和下安装组件,其分别固定在车辆前门外侧,所述上安装组件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转动轴可绕所述上安装组件转动;微型电机,其镶嵌设置在所述下安装组件的顶部;第二齿轮组件,其设置在所述微型电机的输出端,且其与所述第一齿轮组件咬合;显示组件,其设置在车辆内部的A柱处,且所述显示组件分别与所述流媒体摄像头及所述微型电机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角度可调节的二合一流媒体后视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的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光张存礼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路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