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903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进料管,两个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内壁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板,两个调节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钮,两个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入料口,所述箱体的中心部位活动安装有挡板。该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通过设置的入料口便于物料进入混合室,通过设置的万向轮便于整体装置的移动,通过设置的电机箱便于第一电机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构成的传动结构便于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人工矿泉盐混合的更加彻底。泉盐混合的更加彻底。泉盐混合的更加彻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人工矿泉盐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工矿泉盐为马、牛、猪、羊等的健胃药和缓泻药,人工矿泉盐(人工盐)为白色粉末,是由干燥硫酸钠44%、碳酸氢钠36%、氯化钠18%和硫酸钾2%混合制成的,具有多种盐类的综合作用,内服小剂量能增强胃肠蠕动,增加消化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内服大剂量,其作用同盐类泻药,此外,还有利胆作用,常用于消化不良、胃肠弛缓、早期大肠便秘、胆管炎等。
[0003]人工矿泉盐在生产制造过程中需要将多种原材料进行混合,但是传统的混合搅拌需要依靠人工,大量使用时会带来很大的劳动量,现有的机械在使用时适用性不是很好,混合不够充分均匀,而且不易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所述箱体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进料管,两个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内壁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板,两个调节板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钮,两个所述进料管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入料口,所述箱体的中心部位活动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右侧外壁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调节板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室,所述混合室顶部内壁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左右两端对称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二齿轮,两个所述第二齿轮的内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二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箱体背面外壁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放置板,两个所述放置板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两个所述第二电机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两个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滚筒,两个滚筒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同一传送带,所述箱体的右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
[0007]优选的,所述电机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安置盒,盒内设置有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贯穿电机箱并延伸至第一齿轮的内壁,所述第一转动轴的外壁与第一齿轮的内壁紧密贴合。
[0009]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贯穿箱体的壁体并延伸进混合室的内腔。
[0010]优选的,所述入料口为梯台型结构,开口为正方形。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轴贯穿箱体的壁体并延伸至滚筒的内腔,所述第三转动轴的外壁与滚筒的内壁紧密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入料口便于物料进入混合室,通过设置的进料管便于调节板的安装,通过设置的调节板便于调节物料的进入量,通过设置的万向轮便于整体装置的移动,通过设置的电机箱便于第一电机的安装固定,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构成的传动结构便于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人工矿泉盐混合的更加彻底,通过设置的搅拌叶有利于人工矿泉盐混合均匀、充分,通过设置的挡板便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到传送带上,通过设置的滚筒配合传送带和第二电机构成的传送装置便于混合后的物料从出料口传出,高效便捷。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传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的传送机构截面图;
[0017]图4是本技术挡板的立体图。
[0018]图中:1、箱体;2、进料管;3、调节板;4、调节钮;5、入料口;6、电机箱;7、第一电机;8、第一转动轴;9、第一齿轮;10、第二转动轴;11、第二齿轮;12、混合室;13、挡板;14、滚筒;15、搅拌叶;16、把手;17、传送带;18、出料口;19、万向轮;20、放置板;21、第二电机;22、第三转动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如图1

4所示,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9,通过设置的万向轮19便于整体装置的移动,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进料管2,进料管2贯穿箱体1的壁体并延伸进混合室12的内腔,通过设置的进料管2便于调节板3的安装,两个进料管2的顶部内壁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板3,通过设置的调节板3便于调节物料的进入量,两个调节板3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钮4,两个进料管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入料口5,入料口5为梯台型结构,开口为正方形,通过设置的入料口5便于物料进入混合室12,箱体1的中心部位活动安装有挡板13,通过设置的挡板13便于将混合后的物料转移到传送带17上,挡板13右侧外壁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把手16,调节板3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室12,混合室12顶部内壁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电机箱6,电机箱6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一安置盒,盒内设置有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通过设置的电机箱6便于第一电机7的安装固定,电机箱6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第一电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8,第一转动轴8贯穿电机箱6并延伸至第一齿轮9的内壁,第一转动轴8的外壁与第一齿轮9的内壁紧密贴合,第一转动轴8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9,通过设置的第一齿轮9和第二齿轮11构成的传动结构便于同时对物料进行搅拌混合,使得人工矿泉盐混合的更加彻底,第一齿轮9的左右两端对称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二齿轮
11,两个第二齿轮11的内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二转动轴10,两个第二转动轴10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5,通过设置的搅拌叶15有利于人工矿泉盐混合均匀、充分,箱体1背面外壁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放置板20,两个放置板2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21,两个第二电机21的正面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轴22,第三转动轴22贯穿箱体1的壁体并延伸至滚筒14的内腔,第三转动轴22的外壁与滚筒14的内壁紧密贴合,两个第三转动轴22的外壁均固定套接有滚筒14,通过设置的滚筒14配合传送带17和第二电机21构成的传送装置便于混合后的物料从出料口18传出,高效便捷,两个滚筒14的外部活动套接有同一传送带17,箱体1的右侧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8。
[0021]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使用时,将人工矿泉盐的原材料从入料口5倒入,调节调节板3,按比例放入原材料,物料进入混合室12,第一电机7开始工作,第一转动轴8旋转带动第一齿轮9转动,第一齿轮9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第二齿轮11带动第二转动轴10旋转从而使搅拌叶15旋转搅拌,搅拌混合后抓住把手16拉动挡板13,使得混合后的物料转移到传送带17上,第二电机21工作带动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矿泉盐生产用混合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万向轮(19),所述箱体(1)顶部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进料管(2),两个所述进料管(2)的顶部内壁对称活动安装有两个调节板(3),两个调节板(3)相互远离的一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调节钮(4),两个所述进料管(2)的顶部对称开设有两个入料口(5),所述箱体(1)的中心部位活动安装有挡板(13),所述挡板(13)右侧外壁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把手(16),所述调节板(3)的顶部设置有混合室(12),所述混合室(12)顶部内壁的中心部位固定安装有电机箱(6),所述电机箱(6)的顶部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7),所述第一电机(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轴(8),所述第一转动轴(8)的外壁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的左右两端对称齿轮啮合有两个第二齿轮(11),两个所述第二齿轮(11)的内壁对称固定套接有两个第二转动轴(10),两个所述第二转动轴(10)的外壁均固定安装有搅拌叶(15),所述箱体(1)背面外壁的左右两端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放置板(20),两个所述放置板(20)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二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灵彩赵真博田晓丹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牧野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