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桨调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8931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22 2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桨调速器,包括上、下壳体组件、底板、油滤组件、选速机构、动力涡轮调节组件、齿轮泵、安全和贝塔活门组件、复位手柄组件;发动机来油通过油滤组件连接底板上的低压油槽,齿轮泵出口分两路,分别连接贝塔活门组件的高压油进口和安全活门组件的高压油腔;安全活门组件的低压油腔连接低压油槽;贝塔活门组件的高压油出口连接选速机构的进高压油口,选速机构的出高压油口连接螺旋桨油腔;贝塔活门组件的回油腔连接选速机构的油槽Ⅱ;选速机构的回油口连接发动机的回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选速、可控制顺桨、可实现反桨和平衡转速可调可控,使用该调速器的螺旋桨工作效率高,节省大量燃油,工作安全可靠性高。工作安全可靠性高。工作安全可靠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桨调速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旋桨调速器。

技术介绍

[0002]螺旋桨的转速越高产生的推力越大,而飞机起飞时需要的推力大,飞机巡航平飞时需要的推力小。而现有的螺旋桨调速器都是配重块离心力与弹簧力相平衡来保持螺旋桨恒定平衡转速的,只有一个平衡转速,起飞和巡航平飞时都是一个转速,无法选择,这就导致了在能完成起飞任务的情况下如果这个平衡转速设置的越高,越能平稳高效地完成起飞任务,不容易损伤发动机,但是在巡航平飞时则浪费大量的燃油,飞行耗燃油非常高,如果这个平衡转速设置的越低,在巡航平飞时节省了燃油,但飞机虽然完成了这个起飞任务,需要大量燃油的燃烧产生更大的动力,所以不但浪费燃油,且容易损伤发动机;所以根据飞机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合适的平衡转速,但无论如何只要能满足起飞要求的平衡转速,在巡航平飞时就会浪费大量的燃油,所以急需研究一种可选速、可实现平衡转速可调可控的螺旋桨调速器来保证飞机起飞时螺旋桨的推力大,飞机巡航平飞时螺旋桨的推力小的要求。飞机的飞行是靠螺旋桨的转速和桨叶角的调节来保证的,螺旋桨就只有一个高效率桨叶角,其它桨叶角状态下工作时螺旋桨工作效率较低,定转速螺旋桨在飞行工况改变的条件下为了保持转速不变,需要改变桨叶角来吸收发动机功率,这就使得螺旋桨的工作效率较低,为了螺旋桨的工作效率总维持在较高的效率下,也急需研究一种可选速、可实现平衡转速可调可控的螺旋桨调速器,以使桨叶角总保持在高效率桨叶角的位置。且现有的螺旋桨调速器没有小距限动机构,螺旋桨采取端面齿啮合机构进行定距保护,端面齿啮合机构结构复杂,增大了螺旋桨的体积和重量,已经不能满足飞机等一些飞行器的使用要求,也急需研究一种具有小距限动定距保护功能的螺旋桨调速器。还有现有螺旋桨的顺桨功能是通过切换油路调速器和螺旋桨内的油路来实现的,调速器和螺旋桨内设置了很多路油路,油路结构非常复杂,不但不容易制作,且不容易保证各油路的密封;现有的调速器没有β操纵和反桨功能,飞机降落滑行靠在一定范围内降低螺旋桨桨叶角等方法达到一定的阻尼效果,但效果甚微,飞机降落滑行距离长,需要设置很长的跑道,浪费土地资源,使现有的土地资源使用率低。所以还急需研究一种具有简单油路,能控制顺桨、可实现β操纵和反桨功能的调速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选速、可控制顺桨、可实现反桨和平衡转速可调可控的螺旋桨调速器,使用该调速器的螺旋桨工作效率高,节省大量燃油,工作安全可靠性高,缩短了滑行跑道。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螺旋桨调速器,包括上壳体组件,下壳体组件,底板,油滤组件,安装在上、下壳体组件、底板和油滤组件内孔内的选速机构,安装在上壳体组件内的动力涡轮调节组件,安装在下壳体组件内的齿轮泵、安全活门
组件、贝塔活门组件和连接功率推拉杆的复位手柄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密封固定在下壳体组件上端面;下壳体组件密封固定在底板上端面;
[0005]所述选速机构包括选速手柄,选速止挡组件,复位扭簧,最大速度止动件,顺桨止动件,位于上、下壳体组件和底板内腔内的变径螺杆轴、上、下弹簧座、弹簧、轴承、离心配重组件、阀套、阀芯阀帽组件和插片;选速手柄一端有花键孔,另一端有与螺旋桨杆的连接结构;选速止挡组件上部套在选速手柄花键孔和变径螺杆轴上部之间,其外花键与选速手柄的内花键连接,其内花键与变径螺杆轴上部的外花键连接,其上设置有限位翻边;最大速度止动件和顺桨止动件分别固定在上壳体组件上端面的两小圆柱上;上壳体组件上端大圆柱外端套有上端固定在选速止挡组件上、下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小圆柱上的复位扭簧;选速止挡组件限位翻边在最大速度止动件和顺桨止动件之间旋转;变径螺杆轴中上部套并螺纹密封连接在上壳体组件上端大圆柱开有的螺纹孔内,中下部变细处过盈装配在上弹簧座内孔内;阀芯阀帽组件包括阀芯和与阀芯上端一体的阀帽,阀芯上端面外圆上设置有一体的下弹簧座,下弹簧座内圆上有一圈凹槽,插片置于凹槽内并与下弹簧座内圆键槽连接;变径螺杆轴下端部微间隙套在插片内,直径变粗的下端位于插片的下方,固定在上、下弹簧座上的弹簧穿在变径螺杆轴上;阀芯阀帽组件的阀芯安装在阀套内,阀帽下端面的阀芯上间隙装配有带底面凸台的轴承;包括离心块的离心配重组件位于下壳体组件上端内腔内,其下端通过花键套并卡接在阀套上端部外圆上,其离心块的钩端顶接在轴承的底面凸台上;阀套微间隙装配在下壳体组件的安装孔内,其下端有与发动机连接机构;阀芯外圆上设置有凸肩,凸肩上下的阀芯外圆上设置有油槽Ⅰ和油槽Ⅱ;阀套上设置有与油槽Ⅰ连通的进高压油口、出高压油口和与油槽Ⅱ连通的回油口Ⅰ;螺旋桨在选定的平衡转速正常工作时,凸肩堵住阀套上的出高压油口;当螺旋桨转速较选定的平衡转速变小时,凸肩在出高压油口下端,出高压油口与进高压油口连通;当螺旋桨转速较选定的平衡转速变大时,凸肩在出高压油口上端,出高压油口与回油口Ⅰ连通;
[0006]所述齿轮泵一端设置在底板的低压油槽内,包括主动和从动齿轮、主动和从动轴;主动轴借用阀套中部外圆,主动齿轮一体成型在阀套中部外圆上;下壳体组件内固定安装有从动轴,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固定在从动轴上;
[0007]所述安全活门组件包括截面为∏型的帽盖Ⅰ、弹簧轴座、压力弹簧、安全活门和衬套Ⅰ;衬套Ⅰ螺纹固定在下壳体组件上开有螺纹安装孔内;帽盖Ⅰ螺纹固定在衬套Ⅰ内孔上端,弹簧轴座置于衬套Ⅰ内孔内,其上端顶靠在帽盖Ⅰ的内孔内,安全活门套并通过其外圆上的凸台卡接在衬套变径内孔内;压力弹簧套在弹簧轴座和安全活门上,被压缩在弹簧轴座和安全活门的凸台之间;衬套Ⅰ在安全活门下端的内孔为高压油腔,其周壁与下壳体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低压油腔,其周壁上设置有都与低压油腔连通的油孔Ⅰ和Ⅱ;油孔Ⅱ还连通压力弹簧所在的衬套内孔;弹簧轴座和安全活门之间的间距大于安全活门的下端面与油孔Ⅰ下端壁之间的距离;当高压油腔内的高压油油压大于压力弹簧的压力时,高压油由高压油腔流入安全活门组件,安全活门上移,油孔Ⅰ和高压油腔连通,下壳体组件齿轮泵高压油出口的一部分高压油由油孔Ⅰ流入低压油腔内,直到高压油腔内的高压油油压与压力弹簧的弹簧力相平衡时,安全活门下移,油孔Ⅰ和高压油腔不连通,高压油压力稳定在能够保持调速器正常工作的压力。油孔Ⅱ将压力弹簧所在的衬套内孔与低压油腔沟通,除保持内孔内外压力平衡外,还引用低压油用于弹簧等零件的防锈,增加零件寿命;
[0008]所述贝塔活门组件包括衬套Ⅱ、活门、复位弹簧、带台阶和中心孔的U型叉和帽盖Ⅱ;活门一端设置有小距端堵,另一端固定有U型叉;衬套Ⅱ过盈压装在下壳体组件探出的圆形安装口内,端口由帽盖Ⅱ压装有与下壳体组件探出的圆形安装口等直径的调整垫圈,通过调整垫圈来调整活门小距端堵与衬套Ⅱ高压油出口的相对位置;活门有小距端堵的一端微间隙装配在衬套Ⅱ内,活门与衬套Ⅱ之间在衬套Ⅱ端部位置由封严圈密封;套在活门上并固定在U型叉槽内的复位弹簧压接在调整垫圈上;帽盖Ⅱ有直径与U型叉外圆和U型叉台阶外圆、调整垫圈和圆形安装口外圆相匹配的变径内孔,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桨调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组件,下壳体组件,底板,油滤组件,安装在上、下壳体组件、底板和油滤组件内孔内的选速机构,安装在上壳体组件内的动力涡轮调节组件,安装在下壳体组件内的齿轮泵、安全活门组件、贝塔活门组件和连接功率推拉杆的复位手柄组件;所述上壳体组件密封固定在下壳体组件上端面;下壳体组件密封固定在底板上端面;所述选速机构包括选速手柄,选速止挡组件,复位扭簧,最大速度止动件,顺桨止动件,位于上、下壳体组件和底板内腔内的变径螺杆轴、上、下弹簧座、弹簧、轴承、离心配重组件、阀套、阀芯阀帽组件和插片;选速手柄一端有花键孔,另一端有与螺旋桨杆的连接结构;选速止挡组件上部套在选速手柄花键孔和变径螺杆轴上部之间,其外花键与选速手柄的内花键连接,其内花键与变径螺杆轴上部的外花键连接,其上设置有限位翻边;最大速度止动件和顺桨止动件分别固定在上壳体组件上端面的两小圆柱上;上壳体组件上端大圆柱外端套有上端固定在选速止挡组件上、下端固定在其中一个小圆柱上的复位扭簧;选速止挡组件限位翻边在最大速度止动件和顺桨止动件之间旋转;变径螺杆轴中上部套并螺纹密封连接在上壳体组件上端大圆柱开有的螺纹孔内,中下部变细处过盈装配在上弹簧座内孔内;阀芯阀帽组件包括阀芯和与阀芯上端一体的阀帽,阀芯上端面外圆上设置有一体的下弹簧座,下弹簧座内圆上有一圈凹槽,插片置于凹槽内并与下弹簧座内圆键槽连接;变径螺杆轴下端部微间隙套在插片内,直径变粗的下端位于插片的下方,固定在上、下弹簧座上的弹簧穿在变径螺杆轴上;阀芯阀帽组件的阀芯安装在阀套内,阀帽下端面的阀芯上间隙装配有带底面凸台的轴承;包括离心块的离心配重组件位于下壳体组件上端内腔内,其下端通过花键套并卡接在阀套上端部外圆上,其离心块的钩端顶接在轴承的底面凸台上;阀套微间隙装配在下壳体组件的安装孔内,其下端有与发动机连接机构;阀芯外圆上设置有凸肩,凸肩上下的阀芯外圆上设置有油槽Ⅰ和油槽Ⅱ;阀套上设置有与油槽Ⅰ连通的进高压油口、出高压油口和与油槽Ⅱ连通的回油口Ⅰ;螺旋桨在选定的平衡转速正常工作时,凸肩堵住阀套上的出高压油口;当螺旋桨转速较选定的平衡转速变小时,凸肩在出高压油口下端,出高压油口与进高压油口连通;当螺旋桨转速较选定的平衡转速变大时,凸肩在出高压油口上端,出高压油口与回油口Ⅰ连通;所述齿轮泵一端设置在底板的低压油槽内,包括主动和从动齿轮、主动和从动轴;主动轴借用阀套中部外圆,主动齿轮一体成型在阀套中部外圆上;下壳体组件内固定安装有从动轴,从动齿轮通过轴承可旋转地固定在从动轴上;所述安全活门组件包括截面为∏型的帽盖Ⅰ、弹簧轴座、压力弹簧、安全活门和衬套Ⅰ;衬套Ⅰ螺纹固定在下壳体组件上开有螺纹安装孔内;帽盖Ⅰ螺纹固定在衬套Ⅰ内孔上端,弹簧轴座置于衬套Ⅰ内孔内,其上端顶靠在帽盖Ⅰ的内孔内,安全活门套并通过其外圆上的凸台卡接在衬套变径内孔内;压力弹簧套在弹簧轴座和安全活门上,被压缩在弹簧轴座和安全活门的凸台之间;衬套Ⅰ在安全活门下端的内孔为高压油腔,其周壁与下壳体组件之间还设置有低压油腔,其周壁上设置有都与低压油腔连通的油孔Ⅰ和Ⅱ;油孔Ⅱ还连通压力弹簧所在的衬套内孔;弹簧轴座和安全活门之间的间距大于安全活门的下端面与油孔Ⅰ下端壁之间的距离;当高压油腔内的高压油油压大于压力弹簧的压力时,高压油由高压油腔流入安全活门组件,安全活门上移,油孔Ⅰ和高压油腔连通,高压油腔内的高压油油压与压力弹簧的弹簧力相平衡时,油孔Ⅰ和高压油腔不连通;
所述贝塔活门组件包括衬套Ⅱ、活门、复位弹簧、带台阶和中心孔的U型叉和帽盖Ⅱ;活门一端设置有小距端堵,另一端固定有U型叉;衬套Ⅱ过盈压装在下壳体组件探出的圆形安装口内,端口由帽盖Ⅱ压装有与下壳体组件探出的圆形安装口等直径的调整垫圈,通过调整垫圈来调整活门小距端堵与衬套Ⅱ高压油出口的相对位置;活门有小距端堵的一端微间隙装配在衬套Ⅱ内,活门与衬套Ⅱ之间在衬套Ⅱ端部位置由封严圈密封;套在活门上并固定在U型叉槽内的复位弹簧压接在调整垫圈上;帽盖Ⅱ有直径与U型叉外圆和U型叉台阶外圆、调整垫圈和圆形安装口外圆相匹配的变径内孔,其套在U型叉、调整垫圈和圆形安装口外圆上并固定在圆形安装口上,其与U型叉台阶外圆相匹配的内孔部分的长度就是活门活动的最大范围;活门上设置有油槽Ⅲ,衬套Ⅱ设置有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丁丁郝丽陈双双张鹤方王春慧
申请(专利权)人:惠阳航空螺旋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