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816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6: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动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轮边驱动装置与转向节之间存在发生相互干涉的问题,提供一种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包括独立悬架、安装有转向节的安装板和与安装板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独立悬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且均通过输入摇臂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板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两组驱动机构布置在安装有转向节的安装板两侧,均通过输入摇臂以控制转向节,空间布置合理,驱动机构与转向节结构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空间利用率较高。较高。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及具有该装置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车仍然是人们日常通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日益增多,传统内燃机汽车带来的环境问题已不容忽视。为此,多国政府都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各大汽车企业也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布局。从现有技术来看,电动汽车是新能源车型中较为成熟的。同时,电动汽车在简化整车机械结构和进行精准控制方面也具有很大的优势。因此,电动汽车代表了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0003]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所采用的轮边驱动装置主要包括:独立悬架、驱动部件、减速器和轮毂,但其空间布置不够合理。安装转向节后,轮边驱动装置与转向节之间存在发生相互干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空间布置合理以防止发生干涉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
[0005]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空间布置合理以防止发生干涉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的车辆。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0007]一种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包括独立悬架、安装有转向节的安装板和与安装板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独立悬架上,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且均通过输入摇臂与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板两侧。
[0008]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转向节位于安装板的一端,所述安装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件,所述驱动机构与连接件转动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位于安装板远离转向节的一端端部。
[0009]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和传动组件,轮毂单元和输入摇臂均与传动组件驱动连接,所述输入摇臂与传动组件的连接点和驱动单元与独立悬架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独立悬架的两侧。
[0010]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驱动单元为盘式电机。
[0011]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减速箱,所述轮毂单元和驱动单元分别位于减速箱的两侧。
[0012]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用于制动轮毂单元的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位于轮毂单元与减速箱之间的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制动钳。
[0013]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独立悬架包括轮架、上摆臂和下摆臂,所
述驱动机构连接在轮架上,所述上摆臂和下摆臂均一端连接在轮架上,且上摆臂和下摆臂与轮架的连接部位分别位于轮架的上下两端。
[0014]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独立悬架还包括气囊,所述气囊设置在上摆臂上。
[0015]在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中,所述独立悬架还包括减振器,所述减振器一端连接在下摆臂上。
[0016]一种车辆,包括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所述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包括上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8]1、本技术将两组驱动机构布置在安装有转向节的安装板两侧,均通过输入摇臂以控制转向节,空间布置合理,驱动机构与转向节结构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空间利用率较高。
[0019]2、本技术的驱动单元为盘式电机,大大缩短了驱动机构的轴向总长度,使得两个驱动机构之间可预留出较宽的空间,便于实现车辆的宽过道设计。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转向节1、安装板2、驱动机构3、输入摇臂4、独立悬架5、连接件21、驱动单元31、传动组件32、轮毂单元33、减速箱34、轮架51、上摆臂52、下摆臂53、气囊54、减振器55。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3]实施例1
[0024]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独立悬架5、安装有转向节1的安装板2和与安装板2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独立悬架5上,所述驱动机构3设有两个且均通过输入摇臂4与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板2两侧。
[0025]驱动机构3通过驱动输入摇臂4来控制安装板2的转动,进而驱动转向节1。驱动机构3设有两组,且本技术将两组驱动机构3布置在安装有转向节1的安装板2两侧,均通过输入摇臂4以控制转向节1,空间布置合理,驱动机构3与转向节结构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空间利用率较高。
[0026]如图1所示,所述转向节1位于安装板2的一端,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件21,所述驱动机构3与连接件21转动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21位于安装板2远离转向节1的一端端部。
[0027]具体的说,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31和传动组件32,轮毂单元33和输入摇臂4均与传动组件32驱动连接,所述输入摇臂4与传动组件32的连接点和驱动单元31与独立悬架5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独立悬架5的两侧。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减速箱34,所述轮毂单元33和驱动单元31分别位于减速箱34的两侧。即驱动单元31、减速箱34和轮毂单元33从内到外依次排列传动相连,驱动单元31采用偏置设置与转向节1位于独立悬架5的不同
侧。
[0028]本技术对驱动单元31的具体选用不作限制,可为电机,也可旋转气缸等驱动件。但优选地,所述驱动单元31为盘式电机。驱动单元31为盘式电机,大大缩短了驱动机构3的轴向总长度,使得两个驱动机构3之间可预留出较宽的空间,便于实现车辆的宽过道设计。
[0029]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3还包括用于制动轮毂单元33的制动结构,所述制动结构包括位于轮毂单元33与减速箱34之间的制动盘,所述制动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制动钳。制动盘与制动钳相互配合实现轮毂单元33的制动。
[0030]传动的驱动结构大多采用具有C型梁的驱动桥结构,这种结构跨度较大,整体较笨重,中间过道较窄,能量密度较低,并不能很好的发挥新能源的优势。故本技术采用双横臂独立悬架的驱动桥,两侧车轮可以单独运动互不影响;减小了非簧载质量,有利于车辆的平顺性;采用断开式车桥,可以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整车重心;车轮运动空间较大,可以降低悬架刚度,改善平顺性。
[0031]具体的说,如图1所示,所述独立悬架5包括轮架51、上摆臂52和下摆臂53,所述驱动机构3连接在轮架51上,所述上摆臂52和下摆臂53均一端连接在轮架51上,且上摆臂52和下摆臂53与轮架51的连接部位分别位于轮架51的上下两端。所述独立悬架5还包括气囊54,所述气囊54设置在上摆臂52上。所述独立悬架5还包括减振器55,所述减振器55一端连接在下摆臂53上。
[0032]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安装至车辆上后,上摆臂52与车架的上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包括独立悬架(5)、安装有转向节(1)的安装板(2)和与安装板(2)驱动连接的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设置在独立悬架(5)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设有两个且均通过输入摇臂(4)与安装板(2)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安装板(2)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节(1)位于安装板(2)的一端,所述安装板(2)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件(21),所述驱动机构(3)与连接件(21)转动连接,至少一个连接件(21)位于安装板(2)远离转向节(1)的一端端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相互连接的驱动单元(31)和传动组件(32),轮毂单元(33)和输入摇臂(4)均与传动组件(32)驱动连接,所述输入摇臂(4)与传动组件(32)的连接点和驱动单元(31)与独立悬架(5)的连接点分别位于独立悬架(5)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31)为盘式电机。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边电驱动转向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32)包括减速箱(34),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朋杨浩吴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盘毂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