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8707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取力器,具体涉及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以解决现有后取力器插接液压泵超过规范限值时,振动过大导致取力器壳体连接螺栓松动、断裂和壳体开裂的技术问题。包括设置在变速箱后盖上的取力器、与取力器法兰盘连接的液压泵以及减振装置;减振装置包括上减振支架、下减振支架和减振垫,减振垫设置在上减振支架和下减振支架之间,且与上、下减振支架固连,上减振支架的上端与变速箱后盖固连,下减振支架的下端与取力器法兰盘固连。该取力器减振装置对取力器采取了有效的保护措施,减小液压泵工作时的振动,防止取力器壳体连接螺栓松动、断裂。断裂。断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变速箱取力器,具体涉及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

技术介绍

[0002]后取力器有两种输出接口形式,一种为法兰盘输出,另一种为插泵输出。插泵输出时,取力器后端插接液压泵,液压泵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按照现行匹配规范要求,所接的液压泵加上其工作介质和外围附件软管的总重量不得超过18Kg。现有取力器插泵输出结构如图1所示,取力器安装在变速箱后盖04上,液压泵03通过六角头螺栓02安装在取力器01壳体的法兰盘上。在实际改装过程中,客户为了适应不同工况,液压泵往往会超过规范限值。以沃尔沃Croner车型为例,在垃圾清运车细分市场,其匹配取力器时加装了一个25kg的液压泵,并未对取力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液压泵工作时振动过大导致取力器壳体连接螺栓松动、断裂和壳体开裂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后取力器插接液压泵超过规范限值时,振动过大导致取力器壳体连接螺栓松动、断裂和壳体开裂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可有效减小液压泵工作的振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包括设置在变速箱后盖6上的取力器1、通过螺栓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连接的液压泵3,其特殊之处在于:
[0006]还包括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上减振支架7、下减振支架4以及减振垫5;
[0007]所述减振垫5设置在上减振支架7和下减振支架4之间,且上减振支架7的下端、减振垫5以及下减振支架4的上端固连;
[0008]所述上减振支架7的上端与变速箱后盖6固连;所述下减振支架4的下端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固连。
[0009]进一步地,所述上减振支架7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立板71、上斜板72和上平板73;所述下减振支架4包括一体结构的下平板41、下立板42;
[0010]所述上立板71与变速箱后盖6固连;所述下立板4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固连;所述上平板73、减振垫5和下平板41依次固连。
[0011]进一步地,为了增加减振装置的结构强度,还包括设置在上立板71和上斜板72之间的上加强筋、设置在上斜板72和上平板73之间的中加强筋、设置在下平板41和下立板42之间的下加强筋。
[0012]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上减振支架和下减振支架连接安装时有一定的位置偏差,所述上平板73、减振垫5和下平板41通过一个螺栓2连接。
[0013]进一步地,为了连接可靠,所述上立板71与变速箱后盖6通过至少两个螺栓2连接;
所述下立板4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通过至少两个螺栓2连接。
[0014]进一步地,所述下立板42安装在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内侧,与法兰盘外侧的液压泵3通过两个螺栓2紧固连接,可简化安装结构。
[0015]进一步地,所述减振垫5为橡胶减振垫。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本技术取力器的减振装置对取力器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减小液压泵工作时的振动,进而防止取力器壳体连接螺栓松动、断裂。
[0018]2)本技术不改变现有取力器结构,且借用现有变速箱和取力器的螺栓结构进行减振装置的固定,在下减振支架安装时,用两个螺栓将取力器壳体法兰盘外侧的液压泵、法兰盘和下减振支架紧固连接,下减振支架与液压泵共用两个螺栓连接,简化安装结构,降低成本。
[0019]3)本技术通过两件减振支架的空间组合,充分利用现有取力器外部空间,尤其适用于现有取力器的改造作业。
[0020]4)本技术在上减振支架和下减振支架之间仅设置一个固定螺栓,可适应上减振支架和下减振支架连接安装时的位置偏差,降低了装配难度。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现有取力器插泵输出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
[0024]图1中:01

取力器,02

六角头螺栓,03

液压泵,04

变速箱后盖;
[0025]图2中:1

取力器,2

螺栓,3

液压泵,4

下减振支架,41

下平板,42

下立板,5

减振垫,6

变速箱后盖,7

上减振支架,71

上立板,72

上斜板,73

上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7]本技术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结构如图2所示,包括变速箱、取力器1、液压泵及减振装置,取力器1设置在变速箱后盖6上,液压泵3通过六角头螺栓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连接。
[0028]减振装置包括上减振支架7、下减振支架4和减振垫5。上减振支架7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立板71、上斜板72和上平板73;下减振支架4包括一体结构的下平板41、下立板42;下减振支架4的下立板42通过六角头螺栓2固定在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上,减振垫5通过六角头螺栓2将其夹在上减振支架7的上平板73和下减振支架4的下平板41之间,上减振支架7的上立板71再通过六角头螺栓2固定在变速箱后盖6上。
[0029]该取力器减振结构核心部件为下减振支架4、减振垫5、上减振支架7和用于连接下减振支架4、减振垫5和上减振支架7的六角头螺栓2,采用一个六角头螺栓2可允许上减振支架和下减振支架连接安装时有一定的位置偏差,降低了装配难度。上立板71与变速箱后盖6通过至少两个六角头螺栓2紧固;下立板4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通过至少两个六角头螺
栓2紧固。
[0030]本实施例中,减振垫5为橡胶软垫。
[0031]为了增加减振装置的结构强度,上立板71和上斜板72之间,上斜板72和上平板73之间,下平板41和下立板42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0032]此外,将下减振支架4的下立板42安装在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内侧,用两个六角头螺栓2将法兰盘外侧的液压泵3、法兰盘和下立板42紧固连接,可简化安装结构。
[0033]以上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并非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技术主要技术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公知变形都属于本技术所要保护的技术范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包括设置在变速箱后盖(6)上的取力器(1)、通过螺栓(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连接的液压泵(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装置;所述减振装置包括上减振支架(7)、下减振支架(4)以及减振垫(5);所述减振垫(5)设置在上减振支架(7)和下减振支架(4)之间,且上减振支架(7)的下端、减振垫(5)以及下减振支架(4)的上端固连;所述上减振支架(7)的上端与变速箱后盖(6)固连;所述下减振支架(4)的下端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固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带减振装置的插泵输出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减振支架(7)包括一体结构的上立板(71)、上斜板(72)及上平板(73);所述下减振支架(4)包括一体结构的下平板(41)和下立板(42);所述上立板(71)与变速箱后盖(6)固连;所述下立板(42)与取力器(1)壳体的法兰盘固连;所述上平板(73)、减振垫(5)以及下平板(41)依次固连。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孙春艳马凯凯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