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6509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13 02:40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包括:活塞设置在行车制动器壳体的内部凹槽里;钢片与行车制动器壳体连接,输出轴与摩擦片进行连接,钢片与活塞相接触;钢片与摩擦片交叉放置;输出轴外接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为输出轴提供动力;输出轴以中心轴为中心进行转动;输出轴与背板通过轴承进行连接,行车制动壳体上设置有油道a,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一油道;油道a和第一油道相连通;第一油道的出油口分别设置在在钢片、摩擦片和轴承一侧,用于将润滑油输入至钢片、摩擦片和轴承上。本技术实现了变速器行车制动部分的强制润滑,改善了行车制动部分的湿式摩擦片热工况,增加了行车制动部分湿式摩擦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涉及一种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


技术介绍

1、农用收获机械的行车制动机构集成于变速器之上,其结构通常为外置的碟刹结构,但是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这种结构会造成意外损失;例如通过农用收获机械件棉花采集时,由于棉花的易燃特性,碟刹产生的高温较容易将棉花点燃,继而使整个车辆燃烧,造成经济损失。

2、采用湿式摩擦片式的制动器,其被安装在变速器内部,不会与棉花直接接触。其行车制动部分全部依赖湿式摩擦片完成,但以湿式摩擦片进行行车制动会使湿式摩擦片因摩擦产生较高的热量,如果热量消除不及时会导致湿式摩擦片的摩擦材料脱落。在农机的使用过程中,虽然已经规定了在行车制动过程中在踩刹车前需要进行回拨车速控制杆的动作,但在实际操作时,操作人员会有未按实际要求进行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行车制动部分工况愈加恶劣。目前市场上收获机械的自动变速器都采用飞溅润滑结构,润滑无法精确定位,且飞溅润滑会导致润滑油的浪费,润滑油的利用率较低、润滑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自动变速器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制动器壳体(1)、背板(2)、活塞(3)、钢片(5)、摩擦片(6)和输出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包括油道b、油道c、油道d、油道e和油道f;所述油道a与油道b相连通;所述油道b与油道c相连通;所述油道d分别与油道c、油道e和油道f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e的端口设置在钢片(5)与摩擦片(6)一侧,所述油道e用于将润滑油输入至钢片(5)与摩擦片(6)上;所述油道f的出油口设置在轴承(12)一侧,所述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车制动器壳体(1)、背板(2)、活塞(3)、钢片(5)、摩擦片(6)和输出轴(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道包括油道b、油道c、油道d、油道e和油道f;所述油道a与油道b相连通;所述油道b与油道c相连通;所述油道d分别与油道c、油道e和油道f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e的端口设置在钢片(5)与摩擦片(6)一侧,所述油道e用于将润滑油输入至钢片(5)与摩擦片(6)上;所述油道f的出油口设置在轴承(12)一侧,所述油道f用于将润滑油输入至轴承(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8)上设置有旋转密封圈(7);所述旋转密封圈(7)保证油道a与油道b密封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制润滑的行车制动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浩成王凯峰赵会强刘义郭君宝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法士特汽车传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