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922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4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绝缘密封圈,上盖体包括密封盖体以及缓冲盖体;密封盖体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槽,密封盖体外侧壁的下端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槽,且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之间的竖直断面形成S形结构;缓冲盖体的上端沿周向向外弯折形成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卡接于第一卡槽内,且缓冲盖体以及密封盖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下盖体的上端沿周向向内弯折形成有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卡接于第二卡槽内;绝缘密封圈设于第二卡接部以及第二卡槽之间,使得上盖体与下盖体之间相互隔开并形成密封。其结构简单,布局巧妙,加工方便,装配简便、效率高,且防爆性能好。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

技术介绍

[0002]电池是一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其被广泛应用于玩具、光电饰品、小家电等各类产品上。电池从外形上可分为柱状电池,方形电池,异形电池以及纽扣电池。其中,柱状电池主要包括钢壳以及设置于钢壳内部的电芯,钢壳一般包括下盖以及下盖,下盖的上端为敞口结构,下盖通过绝缘密封圈密封安装于下盖的上端。
[0003]但是,现有的电池钢壳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的电池钢壳因体积小,内部结构复杂,直接导致了上盖以及下盖之间的封装的难度大,封装效率低;2、为了避免在装配以及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一味的提高上盖以及下盖之间的密封性,使得上盖与下盖之间的活动量甚至为零,直接导致了防爆功能的丧失,存在安全隐患;3、现有的电池钢壳强度低,抗震抗压能力差,使用过程中受压易发生变形。
[0004]因此,如何对现有的电池钢壳进行改进,使其克服上述的不足,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加工方便,装配操作简便、效率高,密封性好,防爆性能优越,抗震抗压能力强,且不易发生变形的高强度电池钢壳。
[0006]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加工方便,组装便捷,且防爆性能优越的电池上盖。
[0007]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布局巧妙,加工方便,强度高,抗震抗压能力强,且不易发生变形的高精度电池下盖。
>[0008]为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绝缘密封圈,所述上盖体包括下端为敞口结构的密封盖体以及上端为敞口结构的缓冲盖体;所述密封盖体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槽,所述密封盖体外侧壁的下端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竖直断面形成S形结构;所述缓冲盖体的上端沿周向向外弯折形成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且所述缓冲盖体以及所述密封盖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所述下盖体的上端沿周向向内弯折形成有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槽之间,使得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相互隔开并形成密封。
[0009]优选的,所述缓冲盖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贯穿设有排气孔,且所述密封盖体的内侧壁对所述排气孔形成密封;所述缓冲盖体的内底面的中间部位上设有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的高度为D;所述密封盖体的厚度为E,且E≤D≤1.5E;所述缓冲盖体内底面与所述密封盖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为F,且1.5D≤F≤3D。其优点是:在正常工作状态下,所
述密封盖体的内侧壁对所述排气孔形成密封,得以将所述缓冲腔室与所述下盖体内部隔开;当所述缓冲盖体向所述缓冲腔室内变形到一定程度时,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密封盖体内侧壁之间的间隙增大,使得所述下盖体内部的气体可以通过所述排气孔进入到所述缓冲腔室内,从而起到泄压作用;直至所述穿刺部的上端将所述密封盖体刺破后,进入所述缓冲腔室内部的高压气体又可以排出至所述密封盖体的外部,进一步对所述下盖体的内部进行泄压,从而提高了防爆性能;而且当E≤D≤1.5E,且1.5D≤F≤3D时,整体的防爆性能更加优越。
[0010]优选的,所述密封盖体的内顶面上设有环形结构的撕裂槽,所述撕裂槽布置于所述缓冲盖体的内侧,且所述撕裂槽布置于所述穿刺部的外侧。其优点是:在所述撕裂槽的作用下,在所述穿刺部刺破所述密封盖体的同时,会使得所述密封盖体上沿所述撕裂槽发生破开,有利于提高对所述下盖体内部的泄压效率,从进一步提高了整体的防爆型性能;而且,还可以通过合理控制所述撕裂槽的深度,使得所述密封盖体沿所述撕裂槽发生破开的力度大于所述穿刺部刺破所述密封盖体的力度,以使得所述穿刺部将所述密封盖体刺破后,所述密封盖体再沿所述撕裂槽破开,此时,所述密封盖体上破裂的材料仍然残留在所述穿刺部上,既可以避免破裂的材料飞出,又相当于等效的降低了穿刺部的高度,从而降低了穿刺部对其它结构的破坏能力。又由于所述撕裂槽位于所述缓冲盖体的内侧,并位于所述穿刺部的外侧,因此,当所述密封盖体破开后,仍然可以避免所述缓冲盖体通过所述密封盖体上的破开口飞出,同时,所述缓冲盖体堵住破开口的下端,以限制通过所述排气孔进入到所述缓冲腔室内部的废料通过破开口排出至外部,整体的安全性更高。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盖体的底壁与侧壁之间通过圆角过渡,且所述缓冲盖体的底壁与侧壁之间的夹角α为120~150
°
。其优点是:有利于提高所述缓冲盖体发生形变的效益,得以有效地抵消电芯膨胀时产生的压力。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接部的外端与所述第一卡槽的内侧壁之间沿水平方向上的间距C为0.5~1.0mm。其优点是:在间距C的作用下,当所述缓冲盖体发生变形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会进一步地向所述第一卡槽内部发生位移,从而进一步了抵消了电芯膨胀的一部分能力;同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一卡槽之间结合地更加牢固,得以有效地避免所述缓冲盖体通过所述密封盖体上的破开口飞出,安全性更高。
[0013]优选的,还包括环形结构的缓冲垫圈;所述下盖体的内底面与内侧面之间设有环形结构的凸筋;所述下盖体的下端面与外侧面之间设有环形结构的安装槽,所述缓冲垫圈内嵌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缓冲垫圈的下端面位于所述下盖体的下方,所述缓冲垫圈的外侧面位于所述下盖体的外侧。其优点是:在所述安装槽的作用下,得以有效地对所述缓冲垫圈进行限位固定;在所述缓冲垫圈的作用下,得以有效地对所述下盖体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提高了所述下盖体以及电池钢壳整体的抗震抗压能力;同时,在所述凸筋的作用下,得以有效地提高所述下盖体的强度,避免因开设所述安装槽而降低所述下盖体的强度;因此,可以该所述下盖体抵御变形的能力强,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形,精度高。
[0014]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圈下端面与所述下盖体下端面之间的距离G为0.5~1.0mm,所述缓冲垫圈外侧面与所述下盖体外侧面之间的距离H为0.5~1.0mm。其优点是:当距离G和/或距离H小于0.5mm时,其整体的抗震抗压能力较弱;当距离G和/或距离H大于1.0mm时,虽然可以提高整体的抗震抗压能力,但所述缓冲垫圈的尺寸过于偏大,影响安装以及使用;因
此,当距离G和距离H取0.5~1.0mm时,其整体的综合性能更强。
[0015]优选的,所述缓冲垫圈的竖直断面包括矩形段以及圆形段,所述圆形段一体连接于所述矩形段的右上角,所述圆形段上远离所述矩形段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凸筋的内部;所述矩形段的上端设有用于包裹所述下盖体侧壁下周的第一凹槽,所述矩形段的右端设有用于包裹所述下盖体底壁外周的第二凹槽。其优点是:结构简单,布局合理,且所述缓冲垫圈与所述安装槽(即所述下盖体)之间的结合更加牢固可靠,有利于提高所述缓冲垫圈的缓冲减震作用。
[0016]优选的,所述第二卡接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包括上盖体、下盖体以及绝缘密封圈,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体包括下端为敞口结构的密封盖体以及上端为敞口结构的缓冲盖体;所述密封盖体内侧壁的上端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槽,所述密封盖体外侧壁的下端设有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槽,且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之间的竖直断面形成S形结构;所述缓冲盖体的上端沿周向向外弯折形成有环形结构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一卡槽内,且所述缓冲盖体以及所述密封盖体之间形成有缓冲腔室;所述下盖体的上端沿周向向内弯折形成有环形结构的第二卡接部,所述第二卡接部卡接于所述第二卡槽内;所述绝缘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以及所述第二卡槽之间,使得所述上盖体与所述下盖体之间相互隔开并形成密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盖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卡接部之间贯穿设有排气孔,且所述密封盖体的内侧壁对所述排气孔形成密封;所述缓冲盖体的内底面的中间部位上设有穿刺部,所述穿刺部的高度为D;所述密封盖体的厚度为E,且E≤D≤1.5E;所述缓冲盖体内底面与所述密封盖体内顶面之间的距离为F,且1.5D≤F≤3D。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体的内顶面上设有环形结构的撕裂槽,所述撕裂槽布置于所述缓冲盖体的内侧,且所述撕裂槽布置于所述穿刺部的外侧。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盖体的底壁与侧壁之间通过圆角过渡,且所述缓冲盖体的底壁与侧壁之间的夹角α为120~150
°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电池钢壳,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万恒电池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