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6777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5: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涉及轴承设计技术领域,包括滚动体和保持架,外圈组件设置在滚动体的外侧,外圈组件包括外体,外锁板和外锁紧螺钉,内圈组件设置在滚动体的内侧,内圈组件包括内体,内锁板和内锁紧螺钉,内体设有内腔,内体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内侧,内体内腔靠近滚动体的一侧设有内透液孔,内锁板设置在内体的开口处,内锁紧螺钉将内锁板固定在内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内圈组件高速旋转时,滚动体与内圈组件形成水膜,滚动体与内圈组件的摩擦近似于滑动摩擦,滚动体与外圈组件属于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组合,其兼顾了两种轴承的特点,属于开拓性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性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性发明专利技术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


[0001]本技术涉及轴承设计
,特别是一种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

技术介绍

[0002]滚动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内圈的作用是与轴相配合并与轴一起旋转;外圈作用是与轴承座相配合,起支撑作用;滚动体是借助于保持架均匀的将滚动体分布在内圈和外圈之间。滑动轴承一般由轴承座、整体轴套、油孔和螺纹孔组成。滑动轴承工作时发生的是滑动摩擦。
[0003]目前,行业内未发现有两者的结合产品,即有滚动轴承的滚动体,又有滑动轴承的油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的技术特点进行整合,设计了一种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包括滚动体和保持架,所述滚动体滚动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上,还包括:外圈组件,所述外圈组件设置在所述滚动体的外侧,所述外圈组件包括外体,外锁板和外锁紧螺钉,所述外体设有内腔,所述外体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外侧,所述外体内腔靠近所述滚动体的一侧设有外透液孔,所述外锁板设置在所述外体的开口处,所述外锁紧螺钉将所述外锁板固定在所述外体上;内圈组件,所述内圈组件设置在所述滚动体的内侧,所述内圈组件包括内体,内锁板和内锁紧螺钉,所述内体设有内腔,所述内体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内侧,所述内体内腔靠近所述滚动体的一侧设有内透液孔,所述内锁板设置在所述内体的开口处,所述内锁紧螺钉将所述内锁板固定在所述内体上。
[0006]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垫片,所述外垫片设置在外体与外锁板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体的开口处设有沉头槽,所述外体设有外螺纹孔,所述外锁板设有与外螺纹孔对应的外通孔,所述外锁紧螺钉设置在外螺纹孔和外通孔内。
[0008]进一步的,还包括外卡扣,所述外卡扣设置在所述外体的沉头槽处。
[0009]进一步的,还包括内垫片,所述内垫片设置在内体与内锁板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内体的开口处设有沉头槽,所述内体设有内螺纹孔,所述内锁板设有与内螺纹孔对应的内通孔,所述内锁紧螺钉设置在内螺纹孔和内通孔内。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内卡扣,所述内卡扣设置在所述内体的沉头槽处。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滑动轴承以滚动轴承为基础进行设计,设计了透液孔,为滚动体提供润滑,为滑动轴承和滚动轴承的结合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属于不同类别轴承组合型设计,内圈组件高速旋转时,滚动体与内圈组件形成水膜,滚动体与内圈组件的摩擦近似于滑动摩擦,滚动体与外圈组件属于滑动摩擦和滚动摩擦的组合,故该轴承更近似于滑动轴承的范畴,其兼顾了两种轴承的特点,属于开拓性专利技术设计。
附图说明
[0013]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14]图1是轴承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外圈组件和内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6]以上各图中,1、滚动体;2、外圈组件;201、外体;202、外透液孔;203、外锁板;204、外锁紧螺钉;205、外垫片;206、外卡扣;3、内圈组件;301、内体;302、内透液孔;303、内锁板;304、内锁紧螺钉;305、内垫片;306、内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18]一种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滚动体1,保持架(常规设计,未显示),外圈组件2和内圈组件3。
[0019]如现有设计,滚动体1滚动设置在保持架上。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外圈组件2设置在滚动体1的外侧。外圈组件2包括外体201,外锁板203和外锁紧螺钉204,外体201设有内腔,该内腔用于盛放液体水。外体201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外侧,即图2的下方,该设计为了便于多次注入液体。外体201内腔靠近滚动体1的一侧设有外透液孔202,该外透液孔202能够将外体201内腔中的液体渗透出来,形成水润滑。外锁板203设置在外体201的开口处,外锁紧螺钉204将外锁板203固定在外体201上,具体的,外体201的开口处设有沉头槽,外体201设有外螺纹孔,外锁板203设有与外螺纹孔对应的外通孔,外锁紧螺钉204设置在外螺纹孔和外通孔内,外锁板203的作用是密封。优选的,设计了外垫片205,外垫片205设置在外体201与外锁板203之间,避免外体201内腔中的液体流出。由于外体201的轴端外侧设有沉头槽,为保持平整,设计了外卡扣206,外卡扣206设置在外体201的沉头槽处,该外卡扣206也能起到二次防止泄漏的作用。
[0021]同理,设计了内圈组件3,内圈组件3设置在滚动体1的内侧,内圈组件3包括内体301,内锁板303和内锁紧螺钉304,内体301设有内腔,内体301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内侧,内体301内腔靠近滚动体1的一侧设有内透液孔302,内锁板303设置在内体301的开口处,内锁紧螺钉304将内锁板303固定在内体301上,内体301的开口处设有沉头槽,内体301设有内螺纹孔,内锁板303设有与内螺纹孔对应的内通孔,内锁紧螺钉304设置在内螺纹孔和内通孔内。优选的,还设计了内卡扣306,内卡扣306设置在内体301的沉头槽处。设计了内垫片305,内垫片305设置在内体301与内锁板303之间。
[0022]内圈组件3与外圈组件2作用类似,不做过多的描述。
[0023]在使用时,外圈组件2和内圈组件3分别外接。向外体201内注入液体水,利用外锁板203和外锁紧螺钉204密封;向内体301内注入液体水,利用内锁板303和内锁紧螺钉3044密封。外圈组件2固定,液体水会从外透液孔202中流出来,起到润滑滚动体1的作用。内圈组件3旋转运动,旋转运动时,在内体301内腔的液体水由于离心力,分布在内腔的四周,内侧的液体会向外侧移动,内体301内腔的液体会从内透液孔302流出,起到润滑滚动体1的作用,因此,滚动体的内外两侧都有液体流出,润滑。
[0024]以上参考了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制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且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因此,任何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水润滑滑动轴承,包括滚动体(1)和保持架,所述滚动体(1)滚动设置在所述保持架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圈组件(2),所述外圈组件(2)设置在所述滚动体(1)的外侧,所述外圈组件(2)包括外体(201),外锁板(203)和外锁紧螺钉(204),所述外体(201)设有内腔,所述外体(201)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外侧,所述外体(201)内腔靠近所述滚动体(1)的一侧设有外透液孔(202),所述外锁板(203)设置在所述外体(201)的开口处,所述外锁紧螺钉(204)将所述外锁板(203)固定在所述外体(201)上;内圈组件(3),所述内圈组件(3)设置在所述滚动体(1)的内侧,所述内圈组件(3)包括内体(301),内锁板(303)和内锁紧螺钉(304),所述内体(301)设有内腔,所述内体(301)内腔的开口设置在轴端内侧,所述内体(301)内腔靠近所述滚动体(1)的一侧设有内透液孔(302),所述内锁板(303)设置在所述内体(301)的开口处,所述内锁紧螺钉(304)将所述内锁板(303)固定在所述内体(30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水润滑滑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鹏韩丹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