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致变色器件用导电结构及电致变色器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用导电结构及电致变色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致变色技术在汽车后视镜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通过电极对电致变色器件的电致变色材料正向施加电压,后视镜呈现着色状态,起到防炫目的作用,断电或反向通电时呈褪色状态,表现为常规镜片,电致变色器件的通常结构为三明治结构,具体结构形式为两片导电基材和夹在两片导电基材中间的电致变色材料,为了确保电回路的连通,两片导电基材需要通过电极引出与外部电源连接,但是电极直接与导电基材连接,其电性连接不够稳固,极易出现电接触不良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用导电结构,它不仅保证了其对电致变色器件的供电的稳定性,避免电接触不良的现象。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用导电结构,它包括:
[0005]导电层;
[0006]设于相应导电层的外周边缘的至少部分上并与相应导电层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致变色器件用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导电层;设于相应导电层的外周边缘的至少部分上并与相应导电层电性连接以起到增强导电性能的电浆层(1);与外电源电性连接的导电连接片(2),所述导电连接片(2)与相应电浆层(1)电性连接。2.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第一基材,所述第一基材包括第一透明基板(3)和设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3)后表面全域或局域并透明的导电层;第二基材,所述第二基材包括第二透明基板(4)和设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4)前表面全域或局域并反射光的导电层;基本沿周向设置在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的外周边缘之间的密封胶层(5),所述密封胶层(5)、第一基材和第二基材密封结合形成一容置腔;设置于所述容置腔内的电致变色材料(6);其中,所述导电层的外周边缘的至少部分上设有与相应导电层电性连接的电浆层(1);与外电源电性连接的导电连接片(2),所述导电连接片(2)与相应电浆层(1)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明基板(3)和/或所述第二透明基板(4)为玻璃、塑料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第一透明基板(3)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透明基板(4)的尺寸。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征在于,透明的导电层为导电氧化物、金属纳米线、石墨烯材料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致变色器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明,徐春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雅谱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