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膜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3681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4:2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膜材;该膜材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导电的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以及透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层;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设于透明基板上;金属氧化物层盖设于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其中,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的方阻小于金属氧化物层的方阻。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电致变色模组的膜材,通过将常规技术中单层ITO结构作为电致变色模组的导电层,改进为利用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与金属氧化物层复合的透明导电层结构,可以大大降低膜材(电致变色模组导电层)的方阻,使得电致变色模组可以不需要设置金属走线,达到减小电致变色模组(非显示区)黑边宽度的目的。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整体外观表现力。表现力。表现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膜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致变色模组膜材结构的
,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电致变色模组及其膜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壳体一般为内置装饰膜片的保护玻璃盖板或塑料等组成。壳体的颜色或图案相对固定,无法实现多种颜色变化的效果,外观表现力不够理想。并且壳体功能单一,只起到保护手机的作用,不能随手机的变化实现动态效果,缺乏和用户之间的交互。
[0003]有一些方案基于电致变色技术提出了用于手机上的可以变色的装饰膜。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存在导电层结构方阻大,电致变色器件整体黑边宽度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电致变色模组的膜材,所述膜材包括:
[0005]透明基板;
[0006]透明导电的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上;
[0007]透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层,盖设于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
[0008]其中,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的方阻小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的方阻。...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致变色模组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导电的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上;透明导电的金属氧化物层,盖设于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其中,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的方阻小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的方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层包括铟锡氧化物(ITO)、锌铝氧化物(AZO)以及氟锡氧化物(FTO)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包括银、金、铜、钛及其合金中的任意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的厚度为50

800n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氧化物层的厚度为50

500n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的透光率大于8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上导电层的方阻小于20欧。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基板的材质为柔性透明树脂。9.一种用于电致变色模组的膜材,其特征在于,所述膜材包括:透明基板;透明导电的第一金属氧化物层,设于所述透明基板上;透明导电的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设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层上;透明导电的第二金属氧化物层,设于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上;其中,所述金属或者金属合金层的方阻小于所述第一金属氧化物层以及所述第二金属氧化物层的方阻。10.一种电致变色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致变色模组包括第一膜材、第二膜材以及变色材料层;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寒彭明镇
申请(专利权)人: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