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除锈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除锈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复合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除锈设备,大多是单一类型的除锈头进行除锈作业,除锈效果上仍存在不足。而且,为了使得除锈头能够更好地贴紧凹凸不平的除锈处理面以实现及较好的除锈效果,通常会给除锈头配置缓冲机构,使得除锈头具有一定的浮动位移,从而能够自适应凹凸不平的处理面,达到贴紧处理面的效果。但是,目前采用的缓冲机构,无法使得除锈头对处理面形成稳定的除锈作用力,存在过大作用力而损伤处理面情况或因过小作用力而除锈不彻底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除锈装置,实现更好的除锈效果。
[0004]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复合除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气动转子、冲击除锈头、旋转除锈头以及连接件;
[0005]所述装置主体设有进气通道,还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第一分支气道与第二分支气道;
[0006]所述气动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并由第一分支气道的气体驱动,用于带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气动转子、冲击除锈头、旋转除锈头以及连接件;所述装置主体设有进气通道,还设有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第一分支气道与第二分支气道;所述气动转子转动安装于所述装置主体,并由第一分支气道的气体驱动,用于带动所述旋转除锈头转动;所述装置主体还设有第一腔室;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被限制在所述第一腔室内并与所述气动转子伸入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输出端相对活动配合,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还与所述输出端同步转动配合;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第一腔室外,且与所述旋转除锈头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设有第一活塞部;所述第一活塞部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周面密封滑动配合,且所述活塞部的顶面与所述第一腔室的内周面之间形成连通所述气动转子的转子排气孔的挤压气腔;所述连接件内设有第一导气通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的进气口与所述挤压气腔连通,所述第一导气通道的出气口与外界连通;还包括第二腔室,所述第二腔室底部设有第一避让孔;所述冲击除锈头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避让孔活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并被限制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冲击除锈头的第一端设有第二活塞部;所述第二活塞部与所述第二腔室内周面密封滑动配合,且将所述第二腔室分隔成上气腔与下气腔;所述下气腔与所述第二分支气道连通;所述冲击除锈头内设有内第二导气通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一端贯通所述冲击除锈头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气腔连通,所述第二导气通道的另一端封闭;所述冲击除锈头上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的冲击进气孔以及冲击出气孔;所述冲击出气孔位于所述冲击进气孔下方;于所述冲击进气孔与所述下气腔连通时,所述冲击出气孔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内周壁位置并处于封闭状态;于所述冲击出气孔与外界连通时,所述冲击进气孔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的内周壁位置并处于封闭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设于所述气动转子内;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避让孔的第二避让孔;所述旋转除锈头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避让孔的第三避让孔;所述冲击除锈头的第一端经所述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以及所述第三避让孔活动伸入所述第二腔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设有第三腔室;所述气动转子安装于所述第三腔室;所述气动转子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三腔内的内周面之间设有环绕所述气动转子的散热气腔;所述装置主体还设有用于连通所述散热气腔与所述挤压气腔的第三导气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复合除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排气孔设在所述气动转子外周面上对应所述散热气腔的位置。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力多机器人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