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82532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8 1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触头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通过改性WC纤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触头制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AgWC材料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电、导热性,低的截流值以及高抗电弧烧蚀性能,因此被应用中低压真空接触器,框架式断路器中作为触点。但由于Ag、WC两种材料无固溶化,相互间的浸润性极差,且制备过程中WC骨架材料中的不可避免的“封闭孔隙”,使得AgWC材料熔渗不良的问题一直存在,制备出的AgWC触头质量不稳定。就该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法列举如下:
[0003]专利CN104388739B公布了一种银碳化钨镍触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添加活化金属——镍球,用以改善Ag、WC之间的浸润性。但该方法仍未解决WC骨架中“封闭孔隙”导致的熔渗不良问题,且只能制备WC含量小于30%的AgWC触头坯料。
[0004]专利CN110064762A公布了一种银碳化钨触头材料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硝酸银在WC颗粒表面包裹一层Ag壳的方法,用以改善Ag、WC之间的浸润性。但该方法仍未解决WC骨架材料中的“封闭孔隙”问题。
[0005]导致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球磨得到的WC粉末颗粒处于极高的畸变储能状态,在高温烧结过程中,WC颗粒会聚集结晶长大,形成粗大的不均组织,因此会出现“封闭孔隙”。
[0006]专利CN201210556999.9公布了一种含WC纤维晶增强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使用纤维状WC材料来增韧合金,因为WC纤维在烧结时不会发生晶粒的异常长大。但该专利中,作为增韧材料的WC纤维相互间不存在作用力,因此无序分布在合金中,即WC纤维之间并没有强结合,没有形成空间骨架构型。
[0007]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决定以WC纤维为基材,使用“一维

二维

三维”的分部法制备出只含有极微量“封闭孔隙”的WC骨架,在此基础上,使Ag液充分填充WC骨架缝隙,最终得到致密且组分均匀的AgWC触头坯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将传统的由WC颗粒烧制的、用以熔渗的压坯换为由WC纤维构建的压坯,能够避免压坯在熔渗过程中,WC结晶长大,在骨架中生成闭孔,影响Ag液的均匀渗入,技术方案的具体步骤如下:
[0009]S1、制备改性WC纤维
[0010]S1

1、采用共晶凝固法,制备WC纤维;
[0011]S1

2、采用电沉积法,在所述步骤S1

1制备的WC纤维表面镀覆Co层,得到改性WC纤维;
[0012]S2、制备WC纤维毡
[0013]将步骤S1制备的改性WC纤维经无纺铺制、叠配和预制烧结,得到WC纤维毡;采用模压处理所述WC纤维毡,得到平均厚度为0.5~1.5mm,理论密度在50~60%的WC纤维毡片;
[0014]S3、制备WC纤维骨架
[0015]将步骤S2制备的WC纤维毡片叠层放置,层与层之间铺撒Ag粉;采用爆炸烧结法,使用爆速为3800~5500m/s,作用压力为30~300kbr的爆轰垂直作用于叠层放置的WC纤维毡片上,压实烧结得到致密度为86~95%的压实坯料,退火消除所述压实坯料的内部应力得WC纤维骨架;
[0016]S4、真空熔渗
[0017]将Ag片叠放在所述步骤S3制备的WC纤维骨架上,一同置入真空感应炉内,梯度烧结下,Ag片熔化渗入WC纤维骨架的缝隙中,得到AgWC触头坯料。
[001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

1中,制备WC纤维的具体步骤如下:
[0019]S1
‑1‑
1、将铝片和多晶钨衬底间隔放置在反应室内的陶瓷晶片上,将所述陶瓷晶片推入熔炼炉内半封闭的刚玉试管内;整个流程中,反应室内压维持在50kPa;
[0020]S1
‑1‑
2、使用泵机排气,直至反应室内部压力为2.0
×
10
‑4Pa,排出氧气和水蒸气;开启加热装置,直至反应室内部温度达到1310℃;
[0021]S1
‑1‑
3、分别以5sccm和100sccm的流量通过引气口向反应室内引入CH4和H2,直至反应室内压力达到50kPa,升压时间控制在1h;
[0022]S1
‑1‑
4、在1310℃下反应150min后,关闭泵机并使用循环水冷却反应室直至室温,在多晶钨衬底上结晶生成直径为30~45nm、长度为4~5μm的WC纤维。
[0023]由WC颗粒制备的压坯在熔渗过程中,WC颗粒会结晶长大,形成粗大的不均组织,不均组织堵塞造成的闭孔导致Ag液无法均匀渗入;若将WC颗粒换为WC纤维,带来的益处有两个:1、纤维彼此间构成的孔隙是气体填充的通孔,同一孔隙度下,Ag液在纤维坯体中的渗透系数比在粉末预烧结坯体中的渗透系数大;2、在熔渗烧结过程中,WC纤维的表面活性低,再结晶现象少于WC颗粒,不会形成粗大的不均组织。
[0024]进一步地,所述WC纤维表面镀覆Co层的具体步骤如下:
[0025]S1
‑2‑
1、使用钴板作为阳极,铌板作为阴极;使用10%稀盐酸浸泡、打磨、水洗、碱洗、水洗的步骤处理阳极钴板,使用20%稀硝酸浸泡、水洗的步骤处理阴极铌板;
[0026]S1
‑2‑
2、将硼酸在70℃下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倒入纯水和氯化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镀液;
[0027]S1
‑2‑
3、首先将步骤S1

1制备的WC纤维与化学除油液混合均匀,在90℃下超声搅拌40min,之后用80℃的纯水洗涤抽滤至无油脂漂浮;然后将洗涤后的WC纤维在40℃下真空干燥后,置入65%硝酸中超声振荡30min,蚀刻WC纤维表面;接着使用纯水洗涤WC纤维至中性,最后在60℃下真空干燥所述WC纤维6h;
[0028]S1
‑2‑
4、按照“WC纤维沉降2min,电沉积0.5~3min,600r/min下搅拌1min”的周期变化方式电沉积步骤S1
‑2‑
3处理后的WC纤维;沉降和搅拌时不通电;
[0029]S1
‑2‑
5、步骤S1
‑2‑
4电沉积完成后,抽滤镀液得滤渣,纯水洗涤后于40℃下干燥3h,得改性WC纤维。
[0030]WC材料与Co溶体之间的浸润性很好,Co层能很好地包覆WC纤维,且Co相与Ag相的相互浸润性要远远好于WC相与Ag相。因此,Co相作为中间相,能够有效改善WC相与Ag相在后
续熔渗时的浸润性。
[0031]进一步地,步骤S1
‑2‑
3中,所述化学除油液是由体积比为3:5:2:1:的20g/dm3的NaOH、30g/dm3的Na2CO3、10g/dm3的Na3PO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改性WC纤维S1

1、采用共晶凝固法,制备WC纤维;S1

2、采用电沉积法,在所述步骤S1

1制备的WC纤维表面镀覆Co层,得到改性WC纤维;S2、制备WC纤维毡将步骤S1制备的改性WC纤维经无纺铺制、叠配和预制烧结,得到WC纤维毡;等压压制所述WC纤维毡,得到平均厚度为0.5~1.5mm,理论密度在45~65%的WC纤维毡片;S3、制备WC纤维骨架将步骤S2制备的WC纤维毡片叠层放置,层与层之间铺撒Ag粉;采用爆炸烧结法,使用爆速为3800~5500m/s,作用压力为170~300kbr的爆轰垂直作用于叠层放置的WC纤维毡片上,压实烧结得到致密度为78~86%的压实坯料,退火消除所述压实坯料的内部应力得WC纤维骨架;S4、真空熔渗将Ag片叠放在所述步骤S3制备的WC纤维骨架上,一同置入真空感应炉内,梯度烧结下,Ag片熔化渗入WC纤维骨架的缝隙中,得到AgWC触头坯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

1中,制备WC纤维的具体步骤如下:S1
‑1‑
1、将铝片和多晶钨衬底间隔放置在反应室内的陶瓷晶片上,将所述陶瓷晶片推入熔炼炉内半封闭的刚玉试管内;整个流程中,反应室内压维持在50kPa;S1
‑1‑
2、使用泵机排气,直至反应室内部压力为2.0
×
10
‑4Pa,排出氧气和水蒸气;开启加热装置,直至反应室内部温度达到1310℃;S1
‑1‑
3、分别以5sccm和100sccm的流量通过引气口向反应室内引入CH4和H2,直至反应室内压力达到50kPa,升压时间控制在1h;S1
‑1‑
4、在1310℃下反应150min后,关闭泵机并使用循环水冷却反应室直至室温,在多晶钨衬底上结晶生成直径为30~45nm、长度为4~5μm的WC纤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骨架的AgWC触头坯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WC纤维表面镀覆Co层的具体步骤如下:S1
‑2‑
1、使用钴板作为阳极,铌板作为阴极;使用10%稀盐酸浸泡、打磨、水洗、碱洗、水洗的步骤处理阳极钴板,使用20%稀硝酸浸泡、水洗的步骤处理阴极铌板;S1
‑2‑
2、将硼酸在70℃下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倒入纯水和氯化钴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镀液;S1
‑2‑
3、首先将步骤S1

1制备的WC纤维与化学除油液混合均匀,在90℃下超声搅拌40min,之后用80℃的纯水洗涤抽滤至无油脂漂浮;然后将洗涤后的WC纤维在40℃下真空干燥后,置入65%硝酸中超声振荡30min,蚀刻WC纤维表面;接着使用纯水洗涤WC纤维至中性,最后在60℃下真空干燥所述WC纤维6h;S1
‑2‑
4、按照“WC纤维沉降2min,电沉积0.5~3min,600r/min下搅拌1min”的周期变化方式电沉积步骤S1
‑2‑
3处理后的WC纤维;沉降和搅拌时不通电;S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师晓云张石松王小军屈晓鹏李鹏杨斌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斯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