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的轮毂端盖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819162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的轮毂端盖总成,能够对轮毂腔内气压进行实时调节,同时能够实时观察轮毂内润滑油的状态,包括轮毂端盖本体、透明盖板及呼吸塞组件;轮毂端盖本体为桶状结构,其底部中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透明盖板设于轮毂端盖本体内底部,透明盖板上设有回油孔,用于将轮毂腔与轮毂端盖中央通孔连通;呼吸塞组件包括呼吸塞本体、耐油硫化橡胶板及挡板,呼吸塞本体内部设有通孔,耐油硫化橡胶板设于呼吸塞本体的内部通孔中央,耐油硫化橡胶板中央设有呼吸孔,挡板与耐油硫化橡胶板之间的呼吸塞本体区段侧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孔。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的轮毂端盖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油润滑轮端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的轮毂端盖总成。

技术介绍

[0002]轮端的润滑方式有脂润滑和油润滑两种,油润滑轮端因润滑更充分,可显著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使得油润滑轮端得到了广泛应用。对于油润滑轮端,使油润滑轮毂腔内的压力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同时可以观察轮毂内的润滑油状态是很重要的技术问题。
[0003]目前的现有技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有在轮毂端盖上安装呼吸阀或者橡胶透气塞这两种结构,但分别有各自的缺陷。呼吸阀结构复杂,占用轮端的空间较大,且成本较高。橡胶透气塞容易堵塞,且外部泥水和灰尘等有从橡胶透气塞进入轮毂腔内的风险。
[0004]现有技术中观察轮毂腔内润滑油主要是通过安装透明视窗,但绝大多数轮毂端盖安装透明视窗后,结构复杂,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新颖的轮毂端盖总成,能够对轮毂腔内气压进行实时调节,同时能够实时观察轮毂内润滑油的状态。
[0006]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轮毂端盖本体、透明盖板及呼吸塞组件;
[0007]所述轮毂端盖本体为桶状结构,其底部中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
[0008]所述透明盖板设于轮毂端盖本体内底部,透明盖板上设有回油孔,用于将轮毂腔与轮毂端盖中央通孔连通;
[0009]所述呼吸塞组件包括呼吸塞本体、耐油硫化橡胶板及挡板,所述呼吸塞本体内部设有通孔,耐油硫化橡胶板设于呼吸塞本体的内部通孔中央,以将该通孔分割为两段空腔,耐油硫化橡胶板中央设有呼吸孔,以将两段空腔连通,呼吸塞本体一端与轮毂端盖本体底部中央的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与耐油硫化橡胶板之间的呼吸塞本体区段侧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用于将呼吸塞本体内部通孔与大气连通。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通孔上位于轮毂端盖本体内的端口处设有环形凸台,与轮毂端盖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透明盖板上与轮毂端盖内底面贴合的一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外圆与圆形凹槽配合,且环形凸台端面与圆形凹槽底部之间有间隔,所述透明盖板上的回油孔设于圆形凹槽侧壁,且位于环形凸台端面与圆形凹槽底部之间的间隔处。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明盖板的外圆与轮毂端盖本体内侧壁贴合,圆形凹槽侧壁与环形凸台外圆贴合,且透明盖板的外圆和圆形凹槽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透明盖板一端面设有油位上限刻度线和油位下限刻度
线,均为环形刻度线,与圆形凹槽同轴,油位下限刻度线位于油位上限刻度线外部。
[0013]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轮毂端盖本体内侧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卡簧,所述卡簧上端面与透明盖板端面配合,用于对透明盖板的限位和支撑。
[0014]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第一通孔为螺纹孔,所述呼吸塞本体与第一通孔螺纹连接,所述耐油硫化橡胶板与呼吸塞本体粘接固定,所述挡板与呼吸塞本体通过铆压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为扇形结构的通孔,在轮毂端盖本体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由任意一个第二通孔能够同时观察到油位上限刻度线和油位下限刻度线。
[0015]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轮毂端盖本体侧壁开设有一螺纹通孔,所述螺纹通孔内设有螺塞,所述螺纹通孔侧壁与螺塞之间设有O型密封圈。
[0016]本发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7]1、上述结构的轮毂端盖总成整体结构简单,部件占用空间小,制造成本低,用于进行气压调节的通气孔、呼吸孔及回油孔不易被堵塞,有效解决了对轮毂腔内气压进行实时调节的问题,防止外部泥水和灰尘等进入轮毂腔内,提高轮毂端盖总成的使用寿命。
[0018]2、轮毂端盖总成上设置了透明盖板,与上述结构中所述第二通孔构成透明视窗,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而且实用性强,能够有效实现对轮毂腔内润滑油状态的观察。
[0019]3、轮毂端盖侧壁设置螺塞,有助于实现对轮毂腔内进行注油和放油功能,使操作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轮毂端盖本体1、透明盖板10及呼吸塞组件2;
[0024]所述轮毂端盖本体1为桶状结构,其底部中央开设有第一通孔12,第一通孔12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3;
[0025]所述透明盖板10设于轮毂端盖本体1内底部,透明盖板10上设有回油孔11,用于将轮毂端盖本体1内部空间(轮毂腔20)与轮毂端盖中央第一通孔连通;
[0026]所述呼吸塞组件2包括呼吸塞本体8、耐油硫化橡胶板4及挡板5,所述呼吸塞本体8内部设有通孔,耐油硫化橡胶板4设于呼吸塞本体8的内部通孔中央,以将该通孔分割为两段空腔(空腔一9和空腔二6),耐油硫化橡胶板4中央设有呼吸孔21,以将两段空腔连通,呼吸塞本体8一端与轮毂端盖本体1底部中央的第一通孔12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挡板5,所述挡板5与耐油硫化橡胶板4之间的呼吸塞本体8区段侧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7,用于将呼吸塞本体8内部通孔与大气连通。
[002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2上位于轮毂端盖本体1内的端口处设有环形凸台14,与轮毂端盖本体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透明盖板10上与轮毂端盖内底面贴合的一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槽13,所述环形凸台14外圆与圆形凹槽13配合,且环形凸台14端面与圆形
凹槽13底部之间有间隔,所述透明盖板10上的回油孔11设于圆形凹槽13侧壁,且位于环形凸台端面与圆形凹槽13底部之间的间隔处。
[002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10的外圆与轮毂端盖本体1内侧壁贴合,圆形凹槽13侧壁与环形凸台外圆贴合,且透明盖板10的外圆和圆形凹槽13内侧壁分别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O型密封圈19。
[00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明盖板10一端面设有油位上限刻度线15和油位下限刻度线16,均为环形刻度线,与圆形凹槽13同轴,油位下限刻度线16位于油位上限刻度线15外部。
[00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端盖本体1内侧壁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有卡簧17,所述卡簧17上端面与透明盖板10端面配合,用于对透明盖板的限位和支撑。
[003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12为螺纹孔,所述呼吸塞本体8与第一通孔12螺纹连接,所述耐油硫化橡胶板4与呼吸塞本体8粘接固定,所述挡板5与呼吸塞本体8通过铆压方式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孔3为扇形结构的通孔,在轮毂端盖本体1底部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且由任意一个第二通孔3能够同时观察到油位上限刻度线15和油位下限刻度线16,如图2所示。
[003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毂端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轮毂腔内气压的轮毂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轮毂端盖本体、透明盖板及呼吸塞组件;所述轮毂端盖本体为桶状结构,其底部中央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外围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所述透明盖板设于轮毂端盖本体内底部,透明盖板上设有回油孔,用于将轮毂腔与轮毂端盖中央通孔连通;所述呼吸塞组件包括呼吸塞本体、耐油硫化橡胶板及挡板,所述呼吸塞本体内部设有通孔,耐油硫化橡胶板设于呼吸塞本体的内部通孔中央,以将该通孔分割为两段空腔,耐油硫化橡胶板中央设有呼吸孔,以将两段空腔连通,呼吸塞本体一端与轮毂端盖本体底部中央的第一通孔连接,另一端设置所述挡板,所述挡板与耐油硫化橡胶板之间的呼吸塞本体区段侧壁开设有多个通气孔,用于将呼吸塞本体内部通孔与大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端盖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上位于轮毂端盖本体内的端口处设有环形凸台,与轮毂端盖本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透明盖板上与轮毂端盖内底面贴合的一端面中央开设有圆形凹槽,所述环形凸台外圆与圆形凹槽配合,且环形凸台端面与圆形凹槽底部之间有间隔,所述透明盖板上的回油孔设于圆形凹槽侧壁,且位于环形凸台端面与圆形凹槽底部之间的间隔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卢金良杨启东胡嘉臣李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