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81761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系统,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具体主要构成:底托组,所述底托组由若干底托模块组成,所述底托模块包括第一底托、第二底托,所述第一底托、第二底托顺次排列;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括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分别设于第一底托、第二底托两侧,且能够使得相邻两底托的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配合连接,底托组与插接槽的配合设置,确定了氢气罐间的安装间距,实现从图纸到制造精准的比例加工,尽量减少了人为多次测量的误差性,提高安装间距确定的准确性。的准确性。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


[0001]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系统,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

技术介绍

[0002]当前,随着对燃料电池汽车性能的不断改进,对其车载储供氢系统的压力不断提升,为防止因加工误差而致组装配合中发生氢气泄漏事故。因此,对车载氢系统的燃料汽车安全性提高尤为重要。
[0003]储供燃料的氢气罐及输送燃料的硬管构成燃料电池汽车的氢系统。通常,多个氢气罐间与硬管的连接组装方式为:人工进行测量氢气罐间的距离,确定参数数据,进行硬管尺寸加工;存在的问题是:人工测量多个氢气罐间的安装间距,存在测量误差致加工尺寸偏差造成最终的安装精度差,使得整个氢气罐无法装车情形且组装后密闭性、可靠性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提供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有鉴于此,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以解决现有技术氢系统中各氢气罐间组合装配因存在安装精度差而导致无法装车的技术问题。
[0007]具体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包括:
[0008]底托组:所述底托组设置容纳槽,由至少两个底托模块组成;
[0009]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包括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所述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分别设于相邻底托模块的两侧,且能够使得相邻两底托模块通过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配合连接。<br/>[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底托组设置可以用来容纳氢气罐的容纳槽,由多个底托模块组成,底托模块包括第一底托、第二底托,且第一底托两侧设置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第二底托两侧设置同样的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同时对安装多个氢气罐时,第一底托的第一插接槽能够与第二底托的第二插接槽配合连接,形成底托模块;通过对安装氢气罐底托组中每个底托两侧设置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同时位于每个底托两侧的第一插接槽、第二插接槽分别能够满足与相邻底托的插接槽配合连接,底托组插接槽的设置确定了氢气罐间的安装间距,实现从图纸到制造精准的比例加工,尽量减少了人为多次测量的误差性,提高安装间距确定的准确性。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插接槽包括第一凹槽,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插接槽包括第二凹槽、第二凸台;所述底托模块包括第一底托、第二底托;所述第一底托的第一凸台能够与第二底托的第二凹槽相配合;所述第二底托的第二凸台能够与第一底托的第一凹槽相配合。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底托模块中第一底托、第二底托之间采取凸台、凹槽相配合插接形式,能够方便、快捷的组装第一、二底托形成底托模块,且相邻底托卡接后,实现对待安装氢气罐间距的准确确定;同时,根据对氢气罐实际需求量,可以进行底托模块之间的相互组装形成底托组。
[0013]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还包括定位板、固定件,所述第一凸台设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凸台设有第二限位孔;所述固定件连接定位板、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相插接的第一底托、第二底托插接处设置定位板,并于第一凸台、第二凸台上分别设置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通过固定件对定位板及设置于第一凸台上第一限位孔、第二凸台上第二限位孔相互连接,进一步固定底托模块中第一底托、第二底托,增强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安装架的稳定性,避免安装氢气罐时安装架的不稳定性。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设置为燕尾槽。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固定件连接定位孔、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通过定位孔设置便于安装定位板。
[0017]优选地,所述定位板设置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包括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连接第一定位孔、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二固定件连接第二定位孔、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分别与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对应设置。
[001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二固定杆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固定底托组中两相邻插接的底托,防止发生对底托组中安装氢气罐时,底托组的稳定性;通过定位板上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一凸台上第一限位孔、第二凸台上第二限位孔及定位孔与限位孔的对应设置并分别通过固定杆定位固定,能够准确、稳定的来实现对两相邻氢气罐间距的确定,从而避免对多个氢气罐间距的多次测量,致使所加工连接物件硬管产生加工误差,从而影响加工成型硬管与氢气罐的安装误差。
[0019]优选地,所述固定件采用螺栓固定。
[0020]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设置有多个连接件。
[0021]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还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插接槽底端设有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二插接槽上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连通;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第一固定孔、第一连接孔。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底托模块中相插接的第一底托底端设置固定孔,与其相插接部分第二底托上设有连接孔,同时固定孔与连接孔连通设置,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进一步增强整个安装架的稳定性,及提高整个相插接底托模块的紧凑性,进一步精细减少每个底托之间的间隙,提高确定氢气罐间安装间距的准确性。
[0023]优选地,所述连接件设置为多个,均设置于每个底托的第一插接槽底端。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底托组中每个底托插接处的进一步提升。
[0025]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采用螺栓。
[0026]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还包括扎带、第二连接件,所述扎带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插接槽顶端设置第二固定孔,所述通孔、第二固定孔对应设置;所述第
二连接件连接通孔、第二固定孔。
[0027]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扎带的设置,将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氢气罐通过扎带固定,避免燃料车辆行使过程中,引起氢气罐的晃动,存在安全隐患。
[0028]优选地,所述通孔设置为多个。
[0029]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采用螺栓。
[0030]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还包括缓冲垫,所述缓冲垫设于底托组中每个底托与氢气罐之间。
[003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冲垫的设置,能够减轻氢气罐在安装过程中的震荡发生。
[0032]优选地,所述缓冲垫设置于每个底托组中。
[0033]进一步地,所述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还包括第三固定孔,所述第三固定孔设于底托底部,能够用来配合其他固定部件。
[003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底托组中每个底托底部设置多个第三固定孔,能够可以用来将组装好的底托组进行装车固定,保证氢气罐的安装。
[0035]优选地,所述第三固定孔设置为多个。
[0036]进一步地,所述底托组采取合金材质。
[0037]采用铝制合金,能够满足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托组(1)、插接槽(2),所述底托组(1)设有容纳槽,由至少两个底托模块(11)组成;所述插接槽(2)包括第一插接槽(21)、第二插接槽(22);所述第一插接槽(21)、第二插接槽(22)分别设于相邻底托模块(11)的两侧,且能够使得相邻底托模块(11)通过第一插接槽(21)、第二插接槽(22)配合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槽(21)包括第一凹槽(211),第一凸台(212);所述第二插接槽(22)包括第二凹槽(221)、第二凸台(222);所述底托模块(11)包括第一底托(111)、第二底托(112);所述第一底托(111)的第一凸台(212)能够与第二底托(112)的第二凹槽(221)相配合;所述第二底托(112)的第二凸台(222)能够与第一底托(111)的第一凹槽(211)相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板(3)、固定件(4),所述第一凸台(212)设有第一限位孔(2121);所述第二凸台(222)设有第二限位孔(2221);所述固定件(4)连接定位板(3)、第一限位孔(2121)、第二限位孔(222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211)、第二凹槽(221)设置为燕尾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载燃料汽车氢系统的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板(3)设置定位孔(31);所述定位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伟王亚坤尚保林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星驰蓝氢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