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9725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6 08: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底箱,所述安装底箱内设有钢管安装机构,且安装底箱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的左侧设有内孔打磨机构,安装底箱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的右侧设有夹固调位机构,且所述安装底箱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的前后两侧设有钻孔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不锈管切断端面和管孔内壁的去毛刺打磨以及管体表面打孔的机械自动化加工,且可同时进行不锈钢管端面打磨和外表面打孔,取代了以往人工管体打磨和打孔的方式,不仅提高了不锈钢管的加工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且保证了不锈钢管的钻孔加工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不锈钢管加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不锈钢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而为了能适合在工业上使用,在不锈钢管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不锈钢管调节长度时的管体切断且切断端部去毛刺、安装连接时的表面钻孔以及管孔内壁打磨,以适合生产过程及机械设备中广泛使用,但是现有的不锈钢管端部及内孔去毛刺打磨、管体表面打孔多是作为独立工序分开进行加工的,且大多都是采用人工切断管体并对管体端部及孔壁打磨去毛刺、以及人工打孔,不锈钢管不仅生产加工效率低,且人工成本投入大,且人工加工很难保证管体表面钻孔位置的准确性,因此,为满足工业多不锈钢管使用需求,需要设计一种适用不锈钢管使用的加工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实现了不锈管切断端面和管孔内壁的去毛刺打磨以及管体表面打孔的机械自动化加工,且可同时进行不锈钢管端面打磨和外表面打孔,取代了以往人工管体打磨和打孔的方式,不仅提高了不锈钢管的加工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且保证了不锈钢管的钻孔加工精度。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底箱,所述安装底箱内设有钢管安装机构,且安装底箱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的左侧设有内孔打磨机构,安装底箱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的右侧设有夹固调位机构,且所述安装底箱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的前后两侧设有钻孔机构,所述钢管安装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内的外框体和设置在外框体内的移动内框体,所述外框体的下端部设有驱动电机Ⅰ,且外框体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竖直滑轨,所述驱动电机Ⅰ的转轴连接竖直驱动丝杠,且所述竖直驱动丝杠与移动内框体下端部穿接,所述移动内框体两侧外壁面设有与竖直滑轨配接的滑块,且移动内框体的顶端部对称设有旋转连接座,所述移动内框体内部设有转轴与旋转连接座底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Ⅱ,所述旋转连接座与不锈钢管穿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内框体内固定有与竖直驱动丝杠螺纹穿接的稳固块。
[0006]进一步地,所述内孔打磨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上端台面上的水平滑轨Ⅰ、驱动电机Ⅲ和水平驱动丝杆Ⅰ,所述驱动电机Ⅲ设置在水平滑轨Ⅰ后端侧,且驱动电机Ⅲ转轴与水平驱动丝杆Ⅰ连接,所述水平驱动丝杆Ⅰ设置在水平滑轨Ⅰ之间,所述水平滑轨Ⅰ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座Ⅰ,所述安装板座Ⅰ的前端部固定有驱动电机Ⅳ,且驱动电机Ⅳ转轴固定有打磨轮。
[0007]进一步地,所述水平驱动丝杆Ⅰ与安装板座Ⅰ下端部穿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夹固调位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上端台面上的水平滑轨Ⅱ、驱动电机

和水平驱动丝杆Ⅱ,所述驱动电机

设置在水平滑轨Ⅱ的后端侧,且驱动电机

转轴与水平驱动丝杆Ⅱ固定连接,所述水平驱动丝杆Ⅱ设置之间水平驱动丝杆Ⅱ之间,所述水平滑轨Ⅱ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座Ⅱ,且所述安装板座Ⅱ下端部与水平驱动丝杆Ⅱ穿接,安装板座Ⅱ上设置有安装面板,所述安装面板的后端面固定有驱动电机

,且驱动电机

的转轴穿过安装面板与夹具盘后端面中心固定连接,所述夹具盘的前端盘面设有插接配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具盘在插接配孔两侧边缘的盘面上对称设有穿接块,所述穿接块与手动螺杆旋接,且所述手动螺杆的前端设有钢管夹定块。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钻孔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上端台面上的水平滑轨Ⅲ、驱动电机

和水平驱动丝杆Ⅲ,所述驱动电机

设置在水平滑轨Ⅲ后端侧,且驱动电机

转轴与水平驱动丝杆Ⅲ连接,且水平驱动丝杆Ⅲ设置在水平滑轨Ⅲ之间,所述水平滑轨Ⅲ上滑动连接安装板座Ⅲ,所述安装板座Ⅲ的下端部与水平驱动丝杆Ⅲ穿接,安装板座Ⅲ的上端部设有纵向滑轨,且在纵向滑轨之间设有纵向驱动丝杆,所述安装板座Ⅲ的后端部设有与纵向驱动丝杆连接的驱动电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纵向滑轨上滑动连接横移板座,且所述纵向驱动丝杆与横移板座下端部活动穿接,横移板座上端部固定有驱动电机

,所述驱动电机

转轴端固定有钻孔刀。
[0012]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传动轴加工设备由安装在安装底箱上的钢管安装机构、内孔打磨机构、夹固调位机构、钻孔机构组成,其中钢管安装机构用来安装不锈钢管,并对不锈钢管的上下高度以及水平旋转角度进行调节,内孔打磨机构对不锈钢管的端面及管孔进行旋转打磨,夹固调位机构对不锈钢管端部夹持,并驱动不锈钢管沿中心轴线方向转动调节外表面钻孔位置,钻孔机构对不锈钢管的外表面进行钻孔加工,实现了对不锈钢管两端面及管孔内壁打磨、管体表面打孔的机械自动化加工,且可同时进行不锈钢管端面打磨和表面打孔,不仅提高了不锈钢管的加工效率,减少了人工投入,且保证了不锈钢管的钻孔加工精度。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俯视图;
[0014]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置未安装钻孔机构时的主视图;
[0015]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内孔打磨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6]图4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钻孔机构俯视图;
[0017]图5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钢管安装机构立体示意图;
[0018]图6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钢管安装机构主视图;
[0019]图7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夹固调位机构主视图;
[0020]图8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夹固调位机构俯视图;
[0021]图9为本专利技术装置的夹固调位机构侧视图。
[0022]其中:1、安装底箱;2、内孔打磨机构;3、钻孔机构;4、钢管安装机构;5、夹固调位机构;201、水平滑轨Ⅰ;202、驱动电机Ⅲ;203、水平驱动丝杆Ⅰ;204、安装板座Ⅰ;205、驱动电机

;206、打磨轮;301、水平滑轨Ⅲ;302、驱动电机

;303、水平驱动丝杆Ⅲ;304、安装板座Ⅲ;305、纵向滑轨;306、驱动电机

;307、横移板座;308、纵向驱动丝杆;309、驱动电机

;310、钻孔刀;401、外框体;402、驱动电机Ⅰ;403、稳固块;404、竖直驱动丝杠;405、竖直滑轨;406、移动内框体;407、滑块;408、旋转连接座;409、不锈钢管;410、驱动电机Ⅱ;501、水平滑轨Ⅱ;502、驱动电机

;503、水平驱动丝杆Ⅱ;504、安装板座Ⅱ;505、驱动电机

;506、安装面板;507、夹具盘;508、穿接块;509、手动螺杆;510、钢管夹定块;511、插接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包括安装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箱(1)内设有钢管安装机构(4),且安装底箱(1)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4)的左侧设有内孔打磨机构(2),安装底箱(1)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4)的右侧设有夹固调位机构(5),且所述安装底箱(1)上端台面在钢管安装机构(4)的前后两侧设有钻孔机构(3),所述钢管安装机构(4)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1)内的外框体(401)和设置在外框体(401)内的移动内框体(406),所述外框体(401)的下端部设有驱动电机Ⅰ(402),且外框体(401)的内侧壁面上设有竖直滑轨(405),所述驱动电机Ⅰ(402)的转轴连接竖直驱动丝杠(404),且所述竖直驱动丝杠(404)与移动内框体(406)下端部穿接,所述移动内框体(406)两侧外壁面设有与竖直滑轨(405)配接的滑块(407),且移动内框体(406)的顶端部对称设有旋转连接座(408),所述移动内框体(406)内部设有转轴与旋转连接座(408)底端固定连接的驱动电机Ⅱ(410),所述旋转连接座(408)与不锈钢管(409)穿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内框体(406)内固定有与竖直驱动丝杠(404)螺纹穿接的稳固块(4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孔打磨机构(2)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1)上端台面上的水平滑轨Ⅰ(201)、驱动电机Ⅲ(202)和水平驱动丝杆Ⅰ(203),所述驱动电机Ⅲ(202)设置在水平滑轨Ⅰ(201)后端侧,且驱动电机Ⅲ(202)转轴与水平驱动丝杆Ⅰ(203)连接,所述水平驱动丝杆Ⅰ(203)设置在水平滑轨Ⅰ(201)之间,所述水平滑轨Ⅰ(201)上滑动连接有安装板座Ⅰ(204),所述安装板座Ⅰ(204)的前端部固定有驱动电机Ⅳ(205),且驱动电机Ⅳ(205)转轴固定有打磨轮(20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丝杆Ⅰ(203)与安装板座Ⅰ(204)下端部穿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不锈钢管内孔打磨表面钻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固调位机构(5)包括固定在安装底箱(1)上端台面上的水平滑轨Ⅱ(501)、驱动电机

(502)和水平驱动丝杆Ⅱ(503),所述驱动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炯牧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通达特钢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