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焖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791 阅读:6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焖锅,其包括保温底座(6)、保温锅体(7)、主体锅(9),保温锅体设置在保温底座上,在保温锅体内的底部设置有聚热支架(5),在聚热支架(5)上设置有聚热圈(4),主锅体设置在聚热支架(5)上,在主体锅的上口部设置主体锅盖,在主体锅盖的外部设置保温盖,保温盖和保温锅体的上口部紧密配合。使用时,将聚热圈放在保温锅体底部,再将主体锅放在聚热圈的支架上,并放在热源上将主体锅内物品加热至沸腾。聚热圈吸热变得通红,熄火后将保温锅体放置在保温底座上,此时,聚热圈被封闭在保温锅体和保温底座内腔开始加热,再加上保温盖后蒸焖实现主体锅在约30分钟内温度不变,大大增强了节能效果,节约了成本。(*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一种锅具。主要涉及一种节能焖锅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的节能锅品种繁多,如节能保温锅、双层保温锅等,这 些锅在一定程度上能起到保温节能效果。但是,这些节能锅由于其保温面积 小,锅体的散热面积大于保温面积, 一旦熄火,锅体的温度便开始下降不能 持续保持高温,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的节能焖锅。 本技术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保温底座、保温 锅体、主体锅,保温锅体设置在保温底座上,在保温锅体内的底部设置有聚热支架,在聚热支架上设置有聚热圈,主锅体设置在聚热支架上,在主体锅 的上口部设置主体锅盖,在主体锅盖的外部设置保温盖,保温盖和保温锅体 的上口部紧密配合。本技术结构简单,节能效果好,其能在断热时继续保持主体锅的温 度。使用时,将聚热圈放在保温锅体底部,再将主体锅放在聚热圈的支架上, 并放在热源上将主体锅内物品加热至沸腾。聚热圈吸热变得通红,熄火后将 保温锅体放置在保温底座上,此时,聚热圈被封闭在保温锅体和保温底座内 腔开始加热,再加上保温盖后蒸焖实现主体锅在约30分钟内温度不变,大 大增强了节能效果,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饰圈,2、保温锅盖柄,3、压紧螺杆,4、聚热圈,5、聚 热支架,6、保温底座,7、保温锅体,8、锅篦,9、主锅体,10、主体锅盖, 11、保温盖,12、主体锅盖柄。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l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保温底座6、保温锅体7、主体锅9、 聚热圈4构成,保温锅体7设置在保温底座6上,在保温锅体7内的底部设 置有聚热支架5,聚热圈设置在聚热支架上,主锅体9设置在聚热支架5上, 在主体锅9的上口部设置主体锅盖10,主体锅盖10上设置有主体锅盖柄12。 在主体锅盖10的外部设置保温盖11,保温盖11和保温锅体7的上口部紧密 配合。保温盖11上设置有保温锅盖柄1、装饰圈1,保温锅盖柄1通过压紧 螺杆3和保温盖11紧固。在主体锅内还设置有锅篦8。所述的聚热圈4也可 采用电加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焖锅,其特征是:其包括保温底座(6)、保温锅体(7)、主体锅(9),保温锅体(7)设置在保温底座(6)上,在保温锅体(7)内的底部设置有聚热支架(5),在聚热支架(5)上设置有聚热圈(4),主锅体(9)设置在聚热支架(5)上,在主体锅(9)的上口部设置主体锅盖(10),在主体锅盖(10)的外部设置保温盖(11),保温盖(11)和保温锅体(7)的上口部紧密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焖锅,其特征是其包括保温底座(6)、保温锅体(7)、主体锅(9),保温锅体(7)设置在保温底座(6)上,在保温锅体(7)内的底部设置有聚热支架(5),在聚热支架(5)上设置有聚热圈(4),主锅体(9)设置在聚热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景粉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天久厨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