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薄壁宽轮幅主减齿毛坯辗扩制坯终锻成型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
,具体涉及一种主减齿毛坯的辗扩制坯终锻成型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所有燃油汽车的前驱车型和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输出端都带有一套圆柱齿轮的主减速器,其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大扭矩,而主减速齿轮(简称“主减齿”)是一个带有较宽轮辐的圆柱斜齿轮。图1所示主减齿的锻造毛坯,主减齿采用锻件毛坯制作,由于主减齿总体厚度较薄,轮辐厚度通常为8mm
‑
13mm,而且直径也较大,最大外径在250mm左右。常规的锻造工艺如下:锯切下料
→
加热
→
镦粗
→
终锻成形
→
冲连皮。在采用常规锻造工艺进行模锻时,必须采用较大锻造力的设备,终锻成形工序中往往采用双击方式,而且由于打击力大,对设备的伤害较为严重。
[0003]由于受设备打击力的限制,毛坯的棱角处会出现充不满及连皮太薄打不动的情况,为保证机加工后的车坯质量及车削表面不留黑皮,必须适当增加加工余量及连皮的厚度。在16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壁宽轮幅主减齿毛坯辗扩制坯终锻成型工艺,包括:步骤A、下料;步骤B、加热到1150℃以上的锻造温度;步骤C、镦粗及冲连皮;步骤D、辗扩预成型;步骤E、终锻成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使用400T闭式单点压力机的三工位快换制坯模,所述三工位快换制坯模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以及在下模板(1)与上模板(2)之间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镦粗模、第二镦粗模和第三冲连皮模;所述第一镦粗模包括一工位下模座(3)、一工位下模(4)、一工位上模座(5)、一工位上模(6)、下模压紧圈(7)、上模压紧圈(8),第二镦粗模包括二工位下模座(9)、二工位下模(10)、二工位上模座(11)、二工位上模(12)、下模压紧圈(7)、上模压紧圈(8),第三冲连皮模包括三工位下模座(13)、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三工位上模座(15)、三工位冲连皮冲头(16)、下模压紧圈(7)、上模压紧圈(8);所述一工位下模座(3)、二工位下模座(9)、三工位下模座(13)的外壁均带有锥度,分别通过各自的下模压紧圈(7)结合螺栓固定安装在下模板(1)上方,一工位下模(4)位于一工位下模座(3)上方,并通过底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一工位下模座(3)的中间孔内,二工位下模(10)位于二工位下模座(9)的上方,并通过底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二工位下模座(9)的中间孔内,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三工位下模座(13)上方;所述一工位上模座(5)、二工位上模座(11)、三工位上模座(15)的外壁带有锥度,分别通过各自的上模压紧圈(8)结合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模板(2)下方,一工位上模(6)位于一工位上模座(5)的下方,并通过顶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一工位上模座(5)的中间孔内,二工位上模(12)位于二工位上模座(11)的下方,并通过顶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二工位上模座(11)的中间孔内,三工位冲连皮冲头(16)的顶部通过中心螺栓固定安装在三工位上模座(15)的下方;所述一工位下模(4)的顶部居中设置有比步骤A中使用的料棒直径大2%的圆形定位坑(4a),且圆形定位坑(4a)根部角为钝角以防止镦粗时形成折叠或夹层;所述一工位上模(6)的底部、二工位上模(12)的底部、二工位下模(10)的顶部分别设置有冲压凸台;所述三工位下模座(13)顶部居中开有连皮接料仓(13a),连皮接料仓(13a)底部开有斜向下接料滑道(13b),连皮接料仓(13a)的一侧水平开有防堵清理孔(13c),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上开有上下贯通的中间孔,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的顶部设置有定位凸台(14a),当第三冲连皮模合模时,三工位冲连皮冲头(16)落入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的中间孔内;在步骤C中,将加热后出炉后的棒料放置在400T闭式单点压力机的三工位快换制坯模的第一镦粗模上,棒料在圆形定位坑中定位,启动压力机,滑块下行至设定位置进行镦粗后,滑块返程至初始位置,停止,夹持坯件,将坯件取出;夹持坯件,将坯件上下翻转180
°
,放入400T闭式单点压力机三工位快换制坯模的第二镦粗模上,启动压力机,滑块下行至设定位置进行镦粗后,滑块返程至初始位置,停止,夹持工件,将坯件取出;夹持工件,将坯件放入400T闭式单点压力机的三工位快换制坯模的第三冲连皮模上,启动压力机,滑块下行至设定位置进行冲连皮,冲掉坯件中间连皮后,滑块返程至初始位置,停止,夹持工件,将坯件取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夫,吴克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凯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