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减速齿轮毛坯三工位快换制坯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964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主减速齿轮毛坯三工位快换制坯模,包括下模板、上模板,以及在下模板与上模板之间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镦粗模、第二镦粗模和第三冲连皮模;第一镦粗模包括一工位下模座、一工位下模、一工位上模座、一工位上模、下模压紧圈、上模压紧圈,第二镦粗模包括二工位下模座、二工位下模、二工位上模座、二工位上模、下模压紧圈、上模压紧圈,第三冲连皮模包括三工位冲连皮下模、三工位冲连皮冲头。两次镦粗及一次冲连皮后,再进行辗扩预成型,在终端成型前,内孔已经做出,其锻件的投影面积大幅减小,同时中间薄的连皮部分也不复存在,坯件所需的成形力显著降低,尖角处的充满能力提高,毛坯可以适当减小一定的加工余量。毛坯可以适当减小一定的加工余量。毛坯可以适当减小一定的加工余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减速齿轮毛坯三工位快换制坯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锻造
,具体涉及一种主减速齿轮毛坯的三工位快速制坯模。

技术介绍

[0002]所有燃油汽车的前驱车型和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电机输出端都带有一套圆柱齿轮的主减速器,其目的是降低转速、增大扭矩,而主减速齿轮是一个带有较宽轮辐的圆柱斜齿轮。图1所示主减速齿轮的锻造毛坯,主减速齿轮采用锻件毛坯制作,由于主减速齿轮总体厚度较薄,轮辐厚度通常为8mm

13mm,而且直径也较大,最大外径在250mm左右。常规的锻造工艺如下:锯切下料

加热

镦粗

终锻成形

冲连皮。在采用常规锻造工艺进行模锻时,必须采用较大锻造力的设备,终锻成形工序中往往采用双击方式,而且由于打击力大,对设备的伤害较为严重。
[0003]由于受设备打击力的限制,毛坯的棱角处会出现充不满及连皮太薄打不动的情况,为保证机加工后的车坯质量及车削表面不留黑皮,必须适当增加加工余量及连皮的厚度。在1600T电动螺旋压力机进行终锻时,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减速齿轮毛坯三工位快换制坯模,包括下模板(1)、上模板(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模板(1)与上模板(2)之间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镦粗模、第二镦粗模和第三冲连皮模;所述第一镦粗模包括一工位下模座(3)、一工位下模(4)、一工位上模座(5)、一工位上模(6)、下模压紧圈(7)、上模压紧圈(8),第二镦粗模包括二工位下模座(9)、二工位下模(10)、二工位上模座(11)、二工位上模(12)、下模压紧圈(7)、上模压紧圈(8),第三冲连皮模包括三工位下模座(13)、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三工位上模座(15)、三工位冲连皮冲头(16)、下模压紧圈(7)、上模压紧圈(8);所述一工位下模座(3)、二工位下模座(9)、三工位下模座(13)的外壁均带有锥度,分别通过各自的下模压紧圈(7)结合螺栓固定安装在下模板(1)上方,一工位下模(4)位于一工位下模座(3)上方,并通过底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一工位下模座(3)的中间孔内,二工位下模(10)位于二工位下模座(9)的上方,并通过底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二工位下模座(9)的中间孔内,三工位冲连皮下模(14)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三工位下模座(13)上方;所述一工位上模座(5)、二工位上模座(11)、三工位上模座(15)的外壁带有锥度,分别通过各自的上模压紧圈(8)结合螺栓固定安装在上模板(2)下方,一工位上模(6)位于一工位上模座(5)的下方,并通过顶部的圆柱凸起螺接在一工位上模座(5)的中间孔内,二工位上模(12)位于二工位上模座(11)的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亚夫吴克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凯茨阀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