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6801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31
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包括地面火炬筒体,地面火炬筒体内布置有多组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其特征是:所述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包括火炬气立管(1)、火炬气环管(2)、枝杈型连接管(3)和蒸汽环管(4),火炬气环管(2)环绕火炬气立管(1)上端布置,火炬气环管(2)通过枝杈型连接管(3)固定在火炬气立管(1)上端;火炬气环管(2)上开若干个喷孔;所述的蒸汽环管(4)安装在火炬气环管(2)下方;所述的蒸汽环管(4)圆周开一圈蒸汽喷孔,沿环管径向向外侧倾斜,蒸汽环管(4)靠近枝杈型连接管(3)处局部同样开2~5个蒸汽喷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相比于常规燃烧器更低。成本相比于常规燃烧器更低。成本相比于常规燃烧器更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处理技术,尤其是一种专门处理不饱和烃火炬气的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火炬废气净化处理系统是石油、化工、塑料、冶金等行业厂区中最后一道安全环保装置,在厂区装置异常、检维修、开停车或发生停电、停水、火灾重大事故工况时,该系统能够确保工业废气及时净化处理排放,保证厂区设备和人员生命安全,是全厂安全不折不扣的最后一道生命防线,是保证工厂安全生产、减少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燃烧器是地面火炬系统的核心设备,其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地面火炬能否安全环保运行。传统的地面火炬燃烧系统在处理不饱和碳氢类火炬气时采用中压蒸汽消烟,燃烧器的蒸汽消烟效率是衡量燃烧器性能的最重要指标之一,节能型地面火炬燃烧器可大幅降低地面火炬运行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地面火炬燃烧系统在处理不饱和烃火炬气时存在可视烟气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面火炬的节能型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包括地面火炬筒体,地面火炬筒体内布置有多组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所述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呈环状、陈列状或间隔布置在地面火炬筒体中,其特征是:所述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包括火炬气立管1、火炬气环管2、枝杈型连接管3和蒸汽环管4,火炬气环管2环绕火炬气立管1上端布置,火炬气环管2通过枝杈型连接管3固定在火炬气立管1上端;火炬气环管2上开若干个喷孔,喷孔轴线与火炬气立管1轴线呈5~30度角,向中心聚拢,喷孔中心间距为3~6倍开孔直径,呈圆周分布;所述的蒸汽环管4安装在火炬气环管2下方30mm~300mm、环绕火炬气立管1布置;所述的蒸汽环管4圆周开一圈蒸汽喷孔,沿环管径向向外侧倾斜,蒸汽喷孔轴线与火炬气立管轴线呈5~30度角,蒸汽环管4靠近枝杈型连接管3处局部同样开2~5个蒸汽喷孔,蒸汽喷孔轴线与火炬气立管1轴线呈0~30度角。
[0005]所述的枝杈型连接管3为连接火炬气立管1和火炬气环管2的中间连接通道,数量为3~5根,每根枝杈型连接管3上同样开若干个火炬气喷孔,开孔间距为3~6倍开孔直径;所述的火炬气环管2与枝杈型连接管3连接处不布置喷孔。
[0006]所述的所有蒸汽喷孔孔径在2~4mm之间,所有燃气喷孔孔径在2.5~7.5mm之间。
[0007]所述的火炬气环管2的直径在400~650mm之间,蒸汽环管4的直径在250~500mm之间。
[0008]火炬气以设定的角度向内侧喷射,蒸汽以设定的角度向外侧喷射,蒸汽与火炬气充分接触混合,加强了蒸汽的消烟效果,与传统蒸汽消烟燃烧器相比减少蒸汽消耗50%,即
综合而言达到蒸汽:火炬气=0.5:1.0。
[000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大部分火炬气通过外侧环管喷出,少部分火炬气通过内部枝杈喷出,相比传统枝杈型地面火炬燃烧器增大了火炬气和空气的比表接触面积,有利于火炬气充分燃烧从而减少蒸汽的消耗;(2)中心蒸汽环管引射大量空气进入燃烧器中心区域,进一步有利于火炬气充分燃烧,缓解燃烧器中心缺氧产生大量碳烟的倾向;(3)火炬气以一定角度向内侧喷射,蒸汽以一定角度向外侧喷射,蒸汽与火炬气充分接触混合,加强了蒸汽的消烟效果,与传统蒸汽消烟燃烧器相比减少蒸汽消耗50%,即综合而言达到蒸汽:火炬气=0.5:1.0 ;(4)蒸汽消烟燃烧器结构简单,核心部件仅为火炬气立管,枝杈型连接管,火炬气环管,蒸汽环管组成,成本相比于常规燃烧器更低。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地面火炬蒸汽消烟燃烧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是遥地面火炬蒸汽消烟燃烧器俯视图;图4为地面火炬蒸汽消烟燃烧器主视图。
[0011]图中,0

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1

火炬气立管、2

火炬气环管、3

枝杈型连接管、4

蒸汽环管、5

卡箍、6

弯头、7

连接管、8

蒸汽法兰、9

支撑件、10

连接板、11

火炬气法兰。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

4所示。
[0014]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包括地面火炬筒体、地面火炬防风墙、长明灯、地面火炬筒体底座,火炬筒体内布置有多组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0,所述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0可做环状布置、陈列状布置、间隔布置等多种组合形式,如图1所示。所述地面火炬蒸汽消烟燃烧器0包括火炬气立管1、火炬气环管2、枝杈型连接管3,蒸汽环管4,卡箍5,弯头6,连接管7,蒸汽法兰8,支撑件9,连接板10,火炬气法兰11,如图4。环绕火炬气立管1有一圈火炬气环管2,火炬气环管2与火炬气立管1之间设置枝杈型连接管3,如图2所示。在火炬气环管2下方30mm~300mm、环绕火炬气立管1的位置内侧布置直径更小的蒸汽环管4,如图4。所述的火炬气环管2上开若干个圆孔,开孔轴线方向与火炬气立管轴线呈5~30度角,向火炬气立管1中心内侧倾斜,向中心聚拢,孔中心距为3~6倍开孔直径,呈圆周分布。卡箍5、支撑件9为蒸汽环管4提供支撑,火炬气经由火炬气法兰11进入火炬气立管1,经过枝杈型连接管3进入火炬气环管2,再从火炬气环管2一周的火炬气喷孔喷出,同时有部分火炬气直接从枝杈型连接管3上的火炬气喷孔喷出。蒸汽经过蒸汽法兰8,连接管7,弯头6进入到蒸汽环管4中,从蒸汽环管的喷孔喷出,连接板10将火炬气立管1与连接管7进行相连。所述的枝杈型连接管3为连接火炬气立管1和火炬气环管2的中间连接通道,一般为3~5根,
形成自支撑,每根枝杈型连接管3上也设有开孔,开孔方向与立管成一定角度,开孔中心距为3~6倍开孔直径。在火炬气环管2与枝杈型连接管3连接处则不布置开孔。蒸汽环管4圆周开一圈蒸汽喷孔,沿径向向火炬气立管1外侧倾斜,蒸汽喷孔一部分与火炬气立管呈5~30度角,蒸汽环管靠近火炬气枝杈处局部同样开蒸汽孔2~5个,开孔方向与火炬气立管呈0~30度角。火炬气以设定角度向内侧喷射,蒸汽以设定的角度向外侧喷射,蒸汽与火炬气充分接触混合,加强了蒸汽的消烟效果,与传统蒸汽消烟燃烧器相比减少蒸汽消耗50%,即综合而言达到蒸汽:火炬气=0.5:1.0。
[0015]燃烧器工作时,大部分火炬气通过外侧火炬气环管2喷出,少部分火炬气通过内部枝杈型连接管3上的喷孔喷出,相比传统枝杈型地面火炬燃烧器增大了火炬气和空气的比表接触面积,有利于火炬气充分燃烧从而减少蒸汽的消耗;蒸汽环管4引射大量空气进入燃烧器中心区域,进一步有利于火炬气充分燃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系统,包括地面火炬筒体,地面火炬筒体内布置有多组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所述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呈环状、陈列状或间隔布置在地面火炬筒体中,其特征是:所述地面火炬用蒸汽消烟型燃烧器包括火炬气立管(1)、火炬气环管(2)、枝杈型连接管(3)和蒸汽环管(4),火炬气环管(2)环绕火炬气立管(1)上端布置,火炬气环管(2)通过枝杈型连接管(3)固定在火炬气立管(1)上端;火炬气环管(2)上开若干个喷孔,喷孔轴线与火炬气立管(1)轴线呈5~30度角,向中心聚拢,喷孔中心间距为3~6倍开孔直径,呈圆周分布;所述的蒸汽环管(4)安装在火炬气环管(2)下方30mm~300mm、环绕火炬气立管(1)布置;所述的蒸汽环管(4)圆周开一圈蒸汽喷孔,沿环管径向向外侧倾斜,蒸汽喷孔轴线与火炬气立管轴线呈5~30度角,蒸汽环管(4)靠近枝杈型连接管(3)处局部同样开2~5个蒸汽喷孔,蒸汽喷孔轴线与火炬气立管(1)轴线呈0~30度角。2.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宏新王建果钟宇航何松刘丰赵志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