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射装置、灶具燃烧器和灶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52708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7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射装置、灶具燃烧器和灶具,引射装置包括上引射体、下引射体和进风调节件,上引射体设有上盘体、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至少二个进气管;进气管径向贯穿第二环壁和第三环壁形成进气通道,各进气管沿周向均布;第三环壁还设有开口于上盘体的环槽;下引射体设有下盘体、外引射管和第四环壁;下盘体可拆卸地贴靠固定于上盘体且封闭环槽的开口,进风调节件滑设于所述环槽内以改变各所述进气通道的进风量。灶具燃烧器包括上述的引射装置。灶具包括上述的灶具燃烧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对二次空气补充量的调节,且调节效果直观。观。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射装置、灶具燃烧器和灶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燃气灶
,具体涉及一种引射装置、灶具燃烧器和灶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纯上进风燃烧器的火盖通常包括有内环火盖和外环火盖,其对锅体的加热方式基本都是外部环形火焰和内部环形火焰相结合的方式,且内外环火盖基本都是一整圈的火孔。现有的大多数使用纯上进风燃烧器的家用燃气灶具都没有设置风门调节器或者风门调节器设置在喷嘴口,没有设置风门调节器时容易导致燃气灶对不同地域的气源的通用性不强,而在喷嘴口设置风门调节器需要关火调节,不能实时反馈调节状况,或者需要对应各个喷嘴一一设置风门调节器单独调节,不利用户操作及调节时容易导致燃烧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便于调节二次空气补充量且调节效果直观的引射装置、灶具燃烧器和灶具。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技术方案一,一种引射装置,用于引射燃气并混合空气,包括上引射体,其设有上盘体、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至少二个进气管;所述第一环壁、第二环壁和第三环壁均向上凸设于所述上盘体且自内而外分布;所述第一环壁内腔形成贯穿所述上盘体的第一中心气道;所述进气管径向贯穿所述第二环壁和所述第三环壁形成进气通道,各进气管沿周向均布,所述上盘体还对应各进气管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相邻的进气管间;所述第三环壁还设有开口于所述上盘体的环槽;下引射体,其设有下盘体、与所述出气口数量相等的外引射管和第四环壁;所述下盘体可拆卸地贴靠固定于所述上盘体且封闭所述环槽的开口,所述外引射管向下凸设于下盘体并设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外引射通道;所述第四环壁向下凸设于所述下盘体且其内腔形成贯穿所述下盘体的第二中心气道;所述第一中心气道和所述第二中心气道连通并形成内引射通道;和进风调节件,其滑设于所述环槽内以改变各所述进气通道的进风量。
[0006]基于技术方案一,还设有技术方案二,技术方案二中,所述进风调节件上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进风调节件转动。
[0007]基于技术方案二,还设有技术方案三,技术方案三中,所述进风调节件上沿周向布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各第一贯通孔形成所述调节部;所述第三环壁上设有与第一贯通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
[0008]基于技术方案三,还设有技术方案四,技术方案四中,所述上引射体还对应于各出气口向下凸设有适于插入所述外引射管内的插壁,以使所述外引射通道与出气口连通。
[0009]基于技术方案四,还设有技术方案五,技术方案五中,所述上盘体于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之间开设有供点火针和热电偶贯穿的第三贯通孔,所述下盘体上设有与第三贯通孔相对应的第四贯通孔。
[0010]基于技术方案五,还设有技术方案六,技术方案六中,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固定。
[0011]基于技术方案六,还设有技术方案七,技术方案七中,所述进气管的宽度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
[0012]基于技术方案七,还设有技术方案八,技术方案八中,各外引射管沿周向分布于下盘体上;每个外引射管沿周向延伸。
[0013]技术方案九,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包括基座,其设有第一喷嘴、与外引射通道数量相等的第二喷嘴、点火针和热电偶;引射装置,其如技术方案一至八中任一项所述,其置于基座上并与基座之间形成进气间隙,所述内引射通道的进气口与第一喷嘴相对,所述外引射通道的进气口与第二喷嘴相对;所述点火针和热电偶于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之间贯穿所述上盘体和下盘体;内火盖,其盖设于第一环壁,其内设有与第一中心气道连通的第一混气腔;和外火盖,其盖设于第二环壁和第三环壁上,其内设有与出气口连通的第二混气腔。
[0014]技术方案十,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灶具,包括权技术方案九所述的一种灶具燃烧器,所述基座置于灶具面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喷嘴、第二喷嘴、点火针和热电偶贯穿灶具面板;所述引射装置、内火盖和外火盖均置于灶具面板上方。
[0015]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0016]1、技术方案一中的引射装置,进气管径向贯穿第二环壁和第三环壁形成进气通道,外界空气可以自进气通道进入第一环壁和第二环壁之间,在实际应用中,第一环壁上往往盖设着内火盖,第二环壁和第三环壁上往往盖设着外火盖,进气通道可以在内火盖喷出的燃气混合气体燃烧时向其补充空气,即形成二次空气补充,使得燃烧更充分,多个进气通道的设置进一步使得二次空气补充更充分,且进气通道、内引射通道和外引射通道相互独立,进气不会相互影响;在环槽上设置进风调节件对进气通道的进风量进行调节,可调节二次空气的进气量,由于环槽位于最外侧的第三环壁上,迎向用户的视线,进风调节件的调节直观,更容易实时反馈调节状况,进风调节件的操作便捷;此外,本技术方案的进风调节件的安装也较为便捷,安装时,将进风调节件自上盘体的下方插入环槽,再将下盘体可拆卸地贴靠固定于上盘体并封闭环槽的开口即可,安装便捷,进风调节件滑设于环槽时,大部分结构被隐藏,更为美观。
[0017]2、技术方案二中,进风调节件上设有调节部,调节部被配置为适于驱动进风调节件转动,进一步使得进风调节件的操作便捷。
[0018]3、技术方案三中,第一贯通孔形成调节部,调节时,可在第一贯通孔中插入螺丝刀等工具从而带动进风调节件转动;第三环壁上设置与第一贯通孔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可在进风调节件的位置调节好后,通过螺钉等紧固件贯穿第二贯通孔和与之对应的一个第一贯通孔将进风调节件和第三环壁锁紧,使得进气通道的进气量稳定。
[0019]4、技术方案四中,插壁的设置不仅保证了外引射通道与出气口的连通,还便于在安装上引射体和下引射体时对其定位。
[0020]5、技术方案五中,结构简单实用。
[0021]6、技术方案六中,上盘体和下盘体通过螺钉可拆卸地固定,结构简单实用,操作便捷。
[0022]7、技术方案七中,进气管的宽度沿进气方向逐渐减小,外部空气进入后因为截面积变小,流速增加,会快速流入进气管内,不会滞留在进气管口影响进气。
[0023]8、技术方案八中,各外引射管沿周向分布于下盘体上,每个外引射管沿周向延伸,实现了在设置多个外引射管时使每个外引射管的总长度较长,从而延长了燃气和空气在外引射通道中的混合距离,使燃气和空气的混合更加充分和均匀。
[0024]9、技术方案九中,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一种灶具燃烧器,其包括上述的引射装置,引射装置置于基座上并与基座之间形成进气间隙,该进气间隙即形成一次空气补充通道,使得引射装置可以引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的燃气并将燃气和空气充分混合;使用时,燃气经第一喷嘴喷出,同时带入一次空气进入第二中心气道、第一中心气道并充分混合,最终被内火盖喷出燃烧;燃气经第二喷嘴喷出,同时带入一次空气进入外引射管从而进入外引射通道并充分混合,最终被外火盖喷出燃烧,进气通道可以在内火盖喷出的燃气混合气体燃烧时向其补充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射装置,用于引射燃气并混合空气,其特征是,包括上引射体,其设有上盘体、第一环壁、第二环壁、第三环壁和至少二个进气管;所述第一环壁、第二环壁和第三环壁均向上凸设于所述上盘体且自内而外分布;所述第一环壁内腔形成贯穿所述上盘体的第一中心气道;所述进气管径向贯穿所述第二环壁和所述第三环壁形成进气通道,各进气管沿周向均布,所述上盘体还对应各进气管设有至少两个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位于相邻的进气管间;所述第三环壁还设有开口于所述上盘体的环槽;下引射体,其设有下盘体、与所述出气口数量相等的外引射管和第四环壁;所述下盘体可拆卸地贴靠固定于所述上盘体且封闭所述环槽的开口,所述外引射管向下凸设于下盘体并设有与所述出气口连通的外引射通道;所述第四环壁向下凸设于所述下盘体且其内腔形成贯穿所述下盘体的第二中心气道;所述第一中心气道和所述第二中心气道连通并形成内引射通道;和进风调节件,其滑设于所述环槽内以改变各所述进气通道的进风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引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风调节件上设有调节部,所述调节部被配置为适于驱动所述进风调节件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引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进风调节件上沿周向布设有若干第一贯通孔,各第一贯通孔形成所述调节部;所述第三环壁上设有与第一贯通相对应的第二贯通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引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引射体还对应于各出气口向下凸设有适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孝发林孝山吴德智
申请(专利权)人:九牧厨卫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