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6310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17
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包括底板、外管、吊耳、连接板和限位销,所述外管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吊耳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板为分体式工字型结构,所述限位销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该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连接板内部有预留的顶升空间,不需要采用传统的外置顶升工装夹具,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施工的进度。2、连接板结构简单,取消了复杂的维修工装,有更大的空间设计出简单快捷的施工办法。3、新结构采用简洁化的设计制作工艺,降低了产品重量。4、焊接强度高。5、可适用不同高度浮置板。6、材料利用率高,更加经济环保。更加经济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各大城市越来越重视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特别是地下铁路建设也大幅展开。为了减少对轨道交通上部或周边物业及居民的干扰,在特殊区段设置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是地铁设计中的一项重要隔振措施。
[0003]钢弹簧隔振器使用的广泛性,原结构产品目前采用的整体式结构方式,体型较大、结构复杂,给现场施工带来不同程度的不便;整体式结构的连接板零件重,生产难度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该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连接板内部预留了顶升预留位置可进行简单快捷的施工操作,使得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顶升施工不需要采用传统的外置顶升工装夹具,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施工的进度。
[0005]2、预留的顶升预留空间方便对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运营维护,且工程师也有更大的空间设计出简单快捷的施工办法,扩大了设计空间。
[0006]2、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在天窗时间短,运营维护时维护工序复查效率低需要的辅助工装夹具多且繁琐,连接板结构简单,采用分体式结构,取消了复杂的维修工装,可简便快捷的在天窗时间进行线路的维护。
[0007]3、新结构隔振器采用简洁化的设计制作工艺,保证产品在不降低自身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减轻产品的重量,给施工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0008]4、连接板与外管的焊接处设有倒角增加焊接时的熔深,提高焊接强度。
[0009]5、分体式的连接板简单安全,取消了传统的一体式铸造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生产难度,可现场施工安装,还可适用与不同高度的浮置板。
[0010]6、分体式的连接板材料利用率高,单体结构简单,更加环保。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包括底板、外管、吊耳、连接板和限位销,所述外管焊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吊耳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板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板为分体式工字型结构,所述限位销焊接在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
[0012]优选地,所述连接板包括上板、下板、中间板和加强筋,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分设在所述中间板的上下两端,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之间。
[0013]优选地,所述上板、所述下板、所述中间板和所述加强筋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锻压或者铸造。
[0014]优选地,所述中间板与所述外管的内侧壁焊接,其主要焊接点位于所述中间板的上下两侧。
[0015]优选地,所述上板和所述下板与所述中间板的连接处均向所述外管的圆心方向设有倒角。
[0016]优选地,所述外管的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连接板的正上方焊接设有固定块。
[0017]优选地,所述固定块为向所述外管圆心处凸起的圆弧形凸台,所述固定块的中心处设有安装孔。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该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连接板内部预留了顶升预留位置可进行简单快捷的施工操作,使得钢弹簧浮置板道床顶升施工不需要采用传统的外置顶升工装夹具,从而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前期施工的进度。
[0019]2、预留的顶升预留空间方便对钢弹簧浮置板道床的运营维护,且工程师也有更大的空间设计出简单快捷的施工办法,扩大了设计空间。
[0020]2、钢弹簧浮置板道床在天窗时间短,运营维护时维护工序复查效率低需要的辅助工装夹具多且繁琐,连接板结构简单,采用分体式结构,取消了复杂的维修工装,可简便快捷的在天窗时间进行线路的维护。
[0021]3、新结构隔振器采用简洁化的设计制作工艺,保证产品在不降低自身性能和质量的前提下,减轻产品的重量,给施工带来了诸多的便利。
[0022]4、连接板与外管的焊接处设有倒角增加焊接时的熔深,提高焊接强度。
[0023]5、分体式的连接板简单安全,取消了传统的一体式铸造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和生产难度,可现场施工安装,还可适用与不同高度的浮置板。
[0024]6、分体式的连接板材料利用率高,单体结构简单,更加环保。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前视剖面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轴测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连接板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27]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包括底板1、外管2、吊耳3、连接板4和限位销5,外管2焊接在底板1上,吊耳3焊接在外管2的外侧壁上,连接板4焊接在外管2的内侧壁上,连接板4为分体式工字型结构,限位销5焊接在外管2的内侧壁上。限位销5起到对外界安装件的定位作用,确保外界安装件位于水平面。
[0028]较佳地,连接板4的数量为三个,均匀地焊接在外管2的内侧壁上,三个连接板4在保证安装质量的同时也具有较佳地经济性。
[0029]优选地,连接板4包括上板41、下板42、中间板43和加强筋44,上板41和下板42分设在中间板43的上下两端,加强筋44设置在上板41和下板42之间。上板41是顶升施工承力面,下板42是调平钢板与隔振器内筒正常工作时的承力面,加强筋44设计在连接板4中间部位使连接板4受力均匀,大大提高连接板4的强度,加强筋44两侧的空间用于施工顶升时安放顶升夹具,提供有效快速的施工方案。
[0030]优选地,上板41、下板42、中间板43和加强筋44之间的连接方式为锻压或者铸造。该连接方式可有效保证产品的一致性。
[0031]优选地,中间板43与外管2的内侧壁焊接,其主要焊接点位于中间板43的上下两侧。其中上下焊缝作为主要受力部位,两侧焊缝起加强作用。
[0032]优选地,上板41和下板42与中间板43的连接处均向外管2的圆心方向设有倒角45。倒角45地设置可增加焊接时的熔深,提高焊接强度。
[0033]优选地,外管2的内侧壁上且位于连接板4的正上方焊接设有固定块6。固定块6地数量与连接板4的数量保持一致。
[0034]优选地,固定块6为向外管2圆心处凸起的圆弧形凸台,固定块6的中心处设有安装孔61。安装孔61用于安装塑料绝缘盖板。
[0035]由上,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将原有的一体式固定式结构优化为新式的分体结构,连接板4预留了顶升工装的位置,取消钢弹簧浮置板道床施工时采用的外加顶升工装夹具,工字型的连接板4,结构合理,受力均匀,减少原始结构的冗余的部分,让新结构隔振器简单轻便化,便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外管(2)、吊耳(3)、连接板(4)和限位销(5),所述外管(2)焊接在所述底板(1)上,所述吊耳(3)焊接在所述外管(2)的外侧壁上,所述连接板(4)焊接在所述外管(2)的内侧壁上,所述连接板(4)为分体式工字型结构,所述限位销(5)焊接在所述外管(2)的内侧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包括上板(41)、下板(42)、中间板(43)和加强筋(44),所述上板(41)和所述下板(42)分设在所述中间板(43)的上下两端,所述加强筋(44)设置在所述上板(41)和所述下板(42)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浮置板道床用新结构隔振器外套筒,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板(41)、所述下板(4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柏林谭广洲王正江姜昆郭必永管步进朱泽民衡亚洲宋智辉
申请(专利权)人:道尔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