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启专利>正文

轨道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121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预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刚性,并通过所述预紧部串联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产生第一压缩形变,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形变量为0以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产生预压载荷,能够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避免因产生的形变量过大而容易损坏交通工具部件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减震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设备
,尤其涉及轨道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由轨道交通运营产生的震动污染,例如轮轨噪声等问题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
[0003]目前对铁路轨道减震要求较高的区域基本采用钢弹簧浮置板技术。该技术的减震效果较好,但因刚度较小而容易引发较大的形变,一些浮置板竖向位移甚至能达到5~6mm之多,这样一方面导致钢轨波浪型磨耗的机率和程度大大普遍增加,引起轨道振动及轮轨振动加剧的恶性循环,激发车辆结构的振动增大,致使一些部件损坏增加和使用寿命缩短。另外,变形过大的钢弹簧浮置板对相对高速的城郊铁路存在安全隐患。
[0004]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轨道减震装置以避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轨道减震装置,以确保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避免因产生的形变量过大而容易损坏交通工具部件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轨道减震装置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预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刚性;所述预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并使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实现串联连接的同时减小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并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产生第一压缩形变,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形变量为0以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产生预压载荷;当所述轨道减震装置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不大于所述预压载荷,所述第二弹性部发生第二压缩形变,所述第一弹性部维持所述第一压缩形变,所述第二压缩形变的形变量小于所述第一压缩形变的形变量;当所述外部载荷大于所述预压载荷,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进一步产生压缩形变。
[0007]本技术的所述轨道减震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刚性,并通过所述预紧部串联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产生第一压缩形变,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形变量为0以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产生预压载荷,能够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避免因产生的形变量过大而容易损坏交通工具部件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0008]优选的,所述第二压缩形变的形变量不超过1毫米。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衰减中高频震动。
[0009]优选的,所述预压载荷不小于空载的交通工具、轨道段以及所述轨道减震装置的总重量的30%,且不超过满载的所述交通工具、所述轨道段以及所述轨道减震装置的总重量,所述轨道段为所述轨道减震装置所安装的轨道。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避免形变量过大。
[0010]优选的,所述预紧部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内,以限定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所述第二弹性部运动所能够到达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内,以限定所述第二弹性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部运动所能够到达的第二极限位置。其有益效果在于:有利于避免形变量过大。
[0011]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刚性体,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第二刚性体和第三刚性体,所述预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刚性体,另一端顺次贯穿所述第一刚性体和所述第二刚性体。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紧部还包括T形件,所述T形件的头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刚性体,所述T形件的杆部与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不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T形件的杆部设置有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当所述第一刚性体到达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一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刚性体的一侧接触,以阻止所述第一刚性体进行朝向所述第二刚性体的运动;当所述第二刚性体到达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结构与所述第二刚性体的另一侧接触,以阻止所述第二刚性体进行朝向所述第三刚性体的运动。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对第一刚性体和第二刚性体起到限位保护作用。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T形件包括T形螺栓,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顺次设置的硬质垫片和至少一个防松螺母,所述至少一个防松螺母与所述T形螺栓相配合后不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硬质垫片套设并不可拆卸固定连接于于所述T形螺栓的杆部,所述T形螺栓的杆部包括台阶结构,以构成所述第一限位结构。
[0014]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部还包括第一弹性体,所述第二弹性部还包括第二弹性体,所述第一弹性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刚性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刚性体,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刚性体,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刚性体。
[001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刚性体包括第一连接面,以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体的一端,所述第三刚性体包括第二连接面,以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体的另一端;所述第一连接面设置有第一凸台结构,所述第二连接面设置有第二凸台结构,所述第一凸台结构、所述第二凸台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弹性体一体成型,以增加所述第二弹性部抵抗水平向变形的能力。
[0016]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弹性体由第一高分子弹性体和金属弹性体中的任意一种组成,所述第二弹性体由第二高分子弹性体组成,所述金属弹性体包括螺旋金属弹簧或蝶形金属弹簧,所述第一高分子弹性体的组成材料与所述第二高分子弹性体的组成材料相同或不同。其有益效果在于:第一高分子弹性体和第二高分子弹性体的材料相同或不同,在实际使用时材料可选择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刚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1所示的锁紧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图1所示的第二刚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1所示的第三刚性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0023]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减震装置,以确保具有良好减震效果的同时避免因产生的形变量过大而容易损坏交通工具部件以及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
[0024]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形变量”具体指拉伸形变或压缩形变所产生的形变量。
[002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轨道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参照图1,轨道减震装置1包括第一弹性部11、第二弹性部12和预紧部13,所述预紧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预紧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刚性小于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刚性;所述预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部,并使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实现串联连接的同时减小所述第一弹性部与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并使所述第一弹性部产生第一压缩形变,所述第二弹性部的形变量为0以处于非工作状态,从而在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之间产生预压载荷;当所述轨道减震装置所承受的外部载荷不大于所述预压载荷,所述第二弹性部发生第二压缩形变,所述第一弹性部维持所述第一压缩形变,所述第二压缩形变的形变量小于所述第一压缩形变的形变量;当所述外部载荷大于所述预压载荷,所述第一弹性部和所述第二弹性部均进一步产生压缩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压缩形变的形变量不超过1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压载荷不小于空载的交通工具、轨道段以及所述轨道减震装置的总重量的30%,且不超过满载的所述交通工具、所述轨道段以及所述轨道减震装置的总重量,所述轨道段为所述轨道减震装置所安装的轨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部包括第一限位结构和第二限位结构,所述第一限位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内,以限定所述第一弹性部朝向所述第二弹性部运动所能够到达的第一极限位置,所述第二限位结构收容于所述第二弹性部内,以限定所述第二弹性部远离所述第一弹性部运动所能够到达的第二极限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包括第一刚性体,所述第二弹性部包括第二刚性体和第三刚性体,所述预紧部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刚性体,另一端顺次贯穿所述第一刚性体和所述第二刚性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紧部还包括T形件,所述T形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启
申请(专利权)人:陈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