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5414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包括支脚和第二箱体,所述支脚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柱,且立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放料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抽泵,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桨。该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可通过可进行混合乳化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以不同角度的设置,第一箱体横向设置,而第二箱体为竖直设置,第一箱体可先将从放料口放入的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再经过第二箱体里混合乳化,这样提高了混合乳化机乳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


[0001]本技术豆浆生产
,具体为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豆浆是中国汉族传统饮品,是以黄豆或黑豆研磨而成的浆汁,相传是19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所专利技术,其营养与牛乳相似,富含植物性蛋白质与微量钙质,是素食者的优良蛋白质摄取来源,在欧美享有“植物奶”的美誉,广泛流行于华人地区,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磷脂,还含有维生素B1.B2和烟酸,豆浆还含有铁、钙等矿物质,尤其是其所含的钙,非常适合于各种人群,包括老人、成年人、青少年、儿童等,鲜豆浆四季都可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其实,除了传统的黄豆浆外,豆浆还有很多花样,红枣、枸杞、绿豆、百合等都可以成为豆浆的配料,但是现有的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就比如:
[0003]1、现有的大部分混合乳化机乳化能力较弱,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存在一定使用缺陷;
[0004]2、现有的大部分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混合乳化,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
[000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大部分混合乳化机乳化能力较弱,降低了工作效率,进而存在一定使用缺陷,大部分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混合乳化,从而给操作人员带来不便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包括支脚和第二箱体,所述支脚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且工作台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柱,且立柱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且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料口,所述放料口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且输送管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抽泵,所述第二箱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轮盘,且转动轮盘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二箱体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箱体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且出料管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第一箱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桨,所述立柱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所述立柱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箱体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动杆。
[0008]优选的,所述立柱共设置有两个,且立柱关于第一箱体的中轴线对称呈左右分布。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平行于工作台,且工作台与第二箱体呈垂直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抽泵与工作台呈垂直设置,且抽泵与第二箱体呈平行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螺旋桨通过第一电机和转动轴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轴与第二皮带
相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搅动杆通过转动轮盘和第二电机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皮带相连接于第二电机。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
[0014]1.设置有可通过可进行混合乳化的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第一箱体和第二箱体分别以不同角度的设置,第一箱体横向设置,而第二箱体为竖直设置,第一箱体可先将从放料口放入的原料进行混合,然后再经过第二箱体里混合乳化,这样提高了混合乳化机乳化能力,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
[0015]2.设置有通过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来进行转动的螺旋桨和搅动杆,第一电机通过第二皮带带动第一箱体内部的螺旋桨进行转动,而第二电机通过第一皮带带动第二箱体内部的搅动杆进行转动,不需要操作人员手动也能进行混合乳化。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一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支脚;2、工作台;3、第一电机;4、立柱;5、转动轴;6、第一箱体;7、放料口;8、输送管;9、抽泵;10、第二箱体;11、转动轮盘;12、第一皮带;13、第二电机;14、出料管;15、阀门;16、螺旋桨;17、第二皮带;18、轴承;19、底座;20、搅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包括支脚1、工作台2、第一电机3、立柱4、转动轴5、第一箱体6、放料口7、输送管8、抽泵9、第二箱体10、转动轮盘11、第一皮带12、第二电机13、出料管14、阀门15、螺旋桨16、第二皮带17、轴承18、底座19和搅动杆20,支脚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第一电机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柱4,且立柱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5,转动轴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6,且第一箱体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料口7,放料口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8,且输送管8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抽泵9,第二箱体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轮盘11,且转动轮盘1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12,第二箱体10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第二箱体10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4,且出料管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阀门15,第一箱体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桨16,立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17,立柱4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轴承18,第二箱体10的内侧底部固定安装有底座19,且底座1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动杆20。
[0023]立柱4共设置有两个,且立柱4关于第一箱体6的中轴线对称呈左右分布,从而使得
立柱4支撑着第一箱体6的两侧,第一箱体6的内侧安装了轴承18,且第一箱体6两侧的转动轴5与轴承18相连接着;
[0024]第一箱体6平行于工作台2,且工作台2与第二箱体10呈垂直设置,从而使得第一箱体6方便豆浆的混合,而第二箱体10方便豆浆的混合乳化;
[0025]抽泵9与工作台2呈垂直设置,且抽泵9与第二箱体10呈平行设置,从而使得抽泵9将第一箱体6里的混合物抽到第二箱体10里进行混合乳化;
[0026]螺旋桨16通过第一电机3和转动轴5构成转动结构,且转动轴5与第二皮带17相连接,从而使得第一电机3的转动并通过第二皮带17让第一箱体6里的螺旋桨16进行转动;
[0027]搅动杆20通过转动轮盘11和第二电机13构成转动结构,且第一皮带12相连接于第二电机13,从而使得第二电机13的转动并通过第一皮带12让第二箱体10里的搅动杆20进行转动。
[0028]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豆浆生产用混合乳化装置,包括支脚(1)和第二箱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脚(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工作台(2),且工作台(2)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3),所述第一电机(3)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立柱(4),且立柱(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转动轴(5),所述转动轴(5)的右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箱体(6),且第一箱体(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放料口(7),所述放料口(7)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输送管(8),且输送管(8)的边侧固定安装有抽泵(9),所述第二箱体(10)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轮盘(11),且转动轮盘(11)的边侧固定安装有第一皮带(12),所述第二箱体(10)的右侧上端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13),所述第二箱体(10)的右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出料管(14),且出料管(14)的右侧固定安装有阀门(15),所述第一箱体(6)的内部固定安装有螺旋桨(16),所述立柱(4)的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皮带(17),所述立柱(4)的边侧固定安装有轴承(18),所述第二箱体(10)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显娟尤雨张敏王妍妍仇兰会倪宇洋董云凤冯秀丽高冰飞孙海棠刘井全代英伟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龙海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