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代硫酸钠生产用溶解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1012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2:03
一种硫代硫酸钠生产用溶解釜,包括底座、第一转动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二转动轴和第一皮带轮,底座上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轴与第一锥齿轮连接;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溶解固态硫代硫酸钠,由于固态硫代硫酸钠不易溶解,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加快了溶解效率,由于固体易含有杂质,通过液压腔体能够使得溶解液循环流动,通过过滤腔体时能够将溶解液中杂质收集到回收箱中,过滤后的溶解液重新回到罐体中形成水循环,提高了过滤效果,保证了溶解质量,通过电机能够有效的控制水循环速率,从而提高原料利用率。而提高原料利用率。而提高原料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硫代硫酸钠生产用溶解釜


[0001]本技术涉及溶解釜
,尤其涉及一种硫代硫酸钠生产用溶解釜。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产生的过程中有一些原料需要溶于水中才能够使用,因此我们经常需要用到溶解釜,一般的溶解釜大多都是将原料放入装有水的容器中,然后经过加热搅拌使其溶解即可,但是对一些要求纯度比较高的原料进行溶解时,由于原料中往往会掺杂杂质,特别是对硫代硫酸钠进行溶解时,硫代硫酸钠在常温下为固体,内部容易有杂质,因此在对流贷硫酸钠进行溶解时采用普通的溶解装置往往不能够很好的满足我们的要求,对此我们需要对现有技术进行革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技术目的
[0004]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硫代硫酸钠生产用溶解釜,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简便,能够有效的溶解固态硫代硫酸钠,由于固态硫代硫酸钠不易溶解,通过电机带动扇叶转动加快了溶解效率,由于固体易含有杂质,通过液压腔体能够使得溶解液循环流动,通过过滤腔体时能够将溶解液中杂质收集到回收箱中,过滤后的溶解液重新回到罐体中形成水循环,提高了过滤效果,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硫代硫酸钠生产用溶解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第一转动轴(3)、第一锥齿轮(4)、第二锥齿轮(5)、第二转动轴(6)、第一皮带轮(7)、皮带(8)、第二皮带轮(9)、第三转动轴(10)、第一转动支架(11)、扇叶(12)、罐体(13)、出料管(14)、第一连接管(15)、第一单向阀(16)、液压腔体(17)、液压板(18)、连接杆(19)、第二连接管(20)、第二单向阀(21)、支撑柱(22)、第二转动支架(23)、支撑板(24)、转动连接杆(25)、转盘(26)、第二电机(27)、过滤腔体(28)、过滤网(29)、回收箱(30)、蓄水池(31)和第三连接管(32);底座(1)上设有第一电机(2);第一电机(2)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3)连接;第一转动轴(3)与第一锥齿轮(4)连接;第一锥齿轮(4)与第二锥齿轮(5)啮合连接;第二锥齿轮(5)与第二转动轴(6)连接;第二转动轴(6)与第一皮带轮(7)连接;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8)与第二皮带轮(9)连接;第二皮带轮(9)与第三转动轴(10)连接;第三转动轴(10)与第一转动支架(11)转动连接;第一转动支架(11)与罐体(13)连接;第三转动轴(10)与扇叶(12)连接;罐体(13)与出料管(14)连接;罐体(13)与第一连接管(15)连接;第一连接管(15)与第一单向阀(16)连接;第一连接管(15)与液压腔体(17)连接液压腔体(17)与液压板(18)滑动连接;液压板(18)与连接杆(19)连接;液压腔体(17)与连接杆(19)滑动连接;液压腔体(17)与支撑柱(22)连接;支撑柱(22)与支撑板(24)连接;液压腔体(17)与第二连接管(20)连接;第二连接管(20)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彬彬梁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反应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