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东佐专利>正文

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509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包括壳体(27)、传送机构、信号开关等,在壳体(27)上设有插入盘片的插口(1),在壳体内设置可将盘片传送至读写盘片位置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盘片兼容装置(5),盘片兼容装置(5)的前端为具有上、下方向的自由度,在盘片兼容装置(5)进入盘片方向设有与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的盘片容置槽,在盘片兼容装置(5)的前端,设有盘片分配结构。(*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使用盘片和光磁盘等用盘片作为信息记录媒体进行信息记录的盘片机机芯,特别涉及将盘片放入或取出盘片机机芯的带有兼容、驱动、夹持装置的吸入式机芯。
技术介绍
由于盘片具有高密度、全数字记录的特点,盘片已成为主要的数据记录媒介,广泛地应用于CD、CD-ROM、VCD、DVD、LD和MD等盘片机中,日益深入人们的生活中。现有的带有盘片兼容与驱动装置的盘片机机芯,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盘片盒内设置上下层同心、能对应放置直径为80mm及120mm的盘片的盘片兼容装置,同时在盘片盒的底部装有齿条,在打开信号开关后,电机驱动传动齿轮旋转,传动齿轮通过与齿条的连动关系带动盘片盒进、出盘片机的机芯,实现将80mm及120mm盘片放入对应的盘片盒送入盘片机的机芯或将盘片从盘片机机芯内的盘片盒取出;这种结构的盘片兼容装置与驱动装置的传动结构,结构比较简单,但由于需要使用一个以上的盘片盒,且在盘片送入盘片机的机芯后,在盘片与盘片盒间需要留有一定的间隙,以保证盘片能在马达的驱动下正常转动,故驱动装置的厚度较厚,难以满足用户超薄、美观的要求;特别是,由于盘片盒只能直进直出,为了将盘片托起使之与盘片盒间形成一定间隙,需要将带有驱动盘片旋转的主轴电动机、激光头、物镜等设备的盘片读写头机芯设计为与固定件间可移动的活动连接,这样,就难以保证激光头、物镜等设备与放入的盘片间处于精确的相对位置和难以有效避震,直接影响准确读写盘,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机件损耗后,这种现象将更加明显,以及噪声很大;另一种带有盘片兼容装置与驱动装置的吸入式机芯为吸入、吐出式,主要用于车载盘片机,含有信号开关,当用户将盘片塞入盘片插口的卡环后,通过盘片同时触动卡环两端,使卡环依盘片大小张开,达到大小盘片兼容放置的作用,盘片通过卡环插入一定距离后触动盘片机芯内的信号开关,开启马达,通过齿轮传动带动传动轴旋转,传动轴通过其与盘片接触面产生的磨擦力将盘片带入盘片机芯内,并将盘片置于与主轴电动机对应的位置上,然后传动轴在马达的作用下下沉,并与盘片产生一定的间隙,在压紧装置压紧盘片后,使盘片在主轴电动机的作用下旋转,并由相关设备进行读写盘等工作,这种带有盘片兼容与驱动装置的机芯,其卡环可容纳直径为80mm及120mm的盘片的,达到盘片兼容目的,且盘片读写头机芯可固定,能保证正常读写盘,其厚度可较小,但其结构复杂,尤其传动部位多,制作精度要求高,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厚度薄、依靠盘片兼容装置前端的盘片分配结构来有效地达到大、小盘片进入正确位置和大小盘片兼容的吸入式机芯。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放置大、小盘片后驱动装置启动误操作的信号开关。本技术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制作精度、减少成本、盘片不易变形和被损坏、盘片夹持效果好的盘片夹持和兼容装置。本技术的第四个目的在于保证传送盘与进入的盘片间有一定的间隙使盘片自由转动,且盘片读写头机芯固定安装、保证读写盘质量和激光头、物镜等设备有效避震,保证盘片读写盘位置精确。实现本技术的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包括壳体、传送机构、信号开关等,在壳体上设有插入盘片的插口,在壳体内设置可将盘片传送至读写盘片位置的传送机构,在壳体内设有盘片兼容装置,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在盘片兼容装置进入盘片方向设有与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的盘片容置槽,在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设有盘片分配结构。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盘和驱动装置,传送盘置于插口内侧的壳体内,传送盘的内滑件上开有可露出盘片读写头机芯的开槽;盘片兼容装置活动连接在内滑件上。插入小盘片时,小盘片进入盘片兼容装置的小盘片容置槽内;当插入大盘片时,因大盘片直径超出盘片兼容装置的小盘片容置槽,盘片边沿首先接触盘片兼容装置前端的盘片分配结构,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面被盘片向上顶开,使盘片进入内滑件的大盘片容置槽。作为本技术的改进,信号开关包括控制小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一信号开关和大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二信号开关,第一信号开关位于盘片兼容装置上,第二信号开关位于内滑件上,第一信号开关和第二信号开关并联,其所在的并联电路与机芯外的控制电路相连。放入小盘片时,盘片进入盘片兼容装置上的小盘片容置槽,触动盘片兼容装置上的第一信号开关,启动驱动装置;放入大盘片时,盘片进入内滑件的大盘片容置槽,触动内滑件上的第二信号开关,启动驱动装置。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在第二信号开关上还串连有第三信号开关,第三信号开关位于内滑件上,两信号开关布置在大盘片在机芯内运动可同时接触、而小盘片在机芯内运动无法同时接触到的范围内。只有在大盘片放入时,才可同时触动第二和第三两个信号开关,从而保证在放入大盘片的位置只可放入大盘片才可启动驱动装置,防止误操作。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内滑件上开有与大盘片直径相适应的大盘片容置槽;内滑件上装有夹片,盘片兼容装置也置于内滑件上,夹片与盘片兼容装置的后端与内滑件连接,夹片与盘片兼容装置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间设有贴紧结构,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间相互贴紧,在壳体内表面的适当位置凸设有在读写盘位置时将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分离的分离装置,盘片分配结构为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面的导向斜面或导向圆弧面。当插入小盘片时,小盘片进入盘片兼容装置的小盘片容置槽内,并通过夹片压紧在内滑件上,插入到目的位置时触动盘片兼容装置内设的第一信号开关,使盘片经驱动装置带动进入读写盘位置,同时凸设的分离装置将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与盘片分离;反之,盘片逆向退出。当插入大盘片时,因大盘片直径超出盘片兼容装置的小盘片容置槽,盘片边沿首先接触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面的导向斜面或导向圆弧面,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被盘片顶开,使盘片进入内滑件并通过夹片压紧,插入到目的位置时触动内滑件上内设的对应串联的两个信号开关,,使盘片经驱动装置带动进入读写盘位置,同时凸设的分离装置将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与盘片分离;反之,盘片逆向退出。如果是小盘片边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面的导向斜面或导向圆弧面,盘片兼容装置的前端被盘片顶开,盘片进入内滑件的大盘片容置槽上,因盘片无法同时接触串连的第二信号开关和第三信号开关,电路无法导通,故小盘片也无法进入机芯内。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夹片、盘片兼容装置、内滑件间的贴紧结构为在内滑件上托付盘片处设有第一铁片,在夹片前端与盘片接触的部分装有可与内滑件上托付盘片处的第一铁片相吸压紧盘片的第一磁铁,盘片兼容装置上装有第二铁片,内滑件上装有与第二铁片相吸的第二磁铁。该结构具有结构简单、贴紧效果好、同时还保证盘片在插入时可在夹片与内滑件间移动。作为本技术的改进,小盘片容置槽为在盘片兼容装置前端的两边设有直径稍大于或等于小盘片直径的弧形挡圈,两边的弧形挡圈的弧度小于或等于半个圆弧,在夹片适当位置开有与弧形挡圈适应的通槽,盘片兼容装置上装有第二铁片可通过夹片上的孔位与内滑件上的第二磁铁在磁力作用下与内滑件贴紧,盘片分配结构为贴平的挡圈前端面与上或下表面形成的导向斜面或导向圆弧面。当插入小盘片时,小盘片进入盘片兼容装置的弧形挡圈内,并通过夹片压紧在内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包括壳体(27)、传送机构、信号开关等,在壳体(27)上设有插入盘片的插口(1),在壳体内设置可将盘片传送至读写盘片位置的传送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设有盘片兼容装置(5),盘片兼容装置(5)的前端为具有上、下方向的自由度,在盘片兼容装置(5)进入盘片方向设有与盘片直径相适应的的盘片容置槽,在盘片兼容装置(5)的前端,设有盘片分配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包括传送盘(2)和驱动装置,传送盘(2)置于插口(1)内侧的壳体(27)内,传送盘(2)的内滑件(3)上开有可露出盘片读写头机芯的开槽(18);盘片兼容装置(5)活动连接在内滑件(3)上,盘片兼容装置(5)的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信号开关包括控制小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一信号开关(111)和大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一信号开关(111)位于盘片兼容装置(5)上,第二信号开关(112)位于内滑件(3)上,第一信号开关(111)和第二信号开关(112)并联,其所在的并联电路与机芯外的控制电路相连。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信号开关包括控制小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一信号开关(111)和大盘片插入时驱动装置启动的第二信号开关(112),第一信号开关(111)位于盘片兼容装置(5)上,第二信号开关(112)位于内滑件(3)上,第一信号开关(111)和第二信号开关(112)并联,其所在的并联电路与机芯外的控制电路相连。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在第二信号开关(112)上还串连有第三信号开关(113),第三信号开关(113)位于内滑件(3)上,两信号开关布置在大盘片在机芯内运动可同时接触、而小盘片在机芯内运动无法同时接触到的范围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兼容大小盘片机芯,其特征在于内滑件(3)上开有与大盘片直径相适应的大盘片容置槽(26);内滑件(3)上装有夹片(4),夹片(4)与盘片兼容装置(5)的后端与内滑件(3)连接,夹片(4)与盘片兼容装置(5)前端为可在一定角度内翻转的自由端,夹片(4)、盘片兼容装置(5)、内滑件(3)间设有贴紧结构,夹片(4)、盘片兼容装置(5)、内滑件(3)间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东佐
申请(专利权)人:杨东佐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