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7397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组件和内箱,所述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电子组件,所述内箱的顶端设置有通风结构。该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通过设置有外箱,在该系统安装在户外后,该系统的外部受到碰撞或时冲击时,外部的外箱可以防止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内箱的外部,而内箱外部的缓冲垫还可以降低冲击力对内箱的影响,即使冲击力较大,内部电子组件包括的信号接收单元、分析单元、传输单元和控制单元等之间的防护垫可以对其进行保护,防止互相挤压碰撞发生损坏,以降低损坏率,解决的是在安装后被碰撞冲击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极易发生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交通管理系统
,具体为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车路协同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智能交通系统,其采用先进的无线通信和新一代互联网技术,全方位实现车和路之间的信息交互,以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率,但是现有的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工作中存在较多的缺陷影响其长期正常工作。传统的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在安装后被碰撞冲击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极易发生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长期工作后内部会附着较多灰尘并且难以清理;整体结构密闭,导致工作产生的热量难以导出。因此我们研发出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处理现有阶段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在安装后被碰撞冲击时,内部的电子元器件极易发生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组件和内箱,所述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电子组件,所述内箱的顶端设置有通风结构,所述内箱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结构,所述内箱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
[0005]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等间距固定连接在内箱的外部,所述连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箱,所述内箱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与外箱活动连接,所述内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内箱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垫与隔板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外箱的中心线与内箱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隔板的高度小于内箱内部的高度。
[0007]优选的,所述外箱的长度大于内箱的长度,所述缓冲垫的高度小于外箱内部的高度。
[0008]优选的,所述防尘结构由固定框、防尘网、滑槽、刮板、活动杆和拨板组成,所述固定框固定连接在内箱内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滑槽镶嵌在内箱内部两端的两侧,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与防尘网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拨板。
[0009]优选的,所述活动杆的宽度小于内箱内部的宽度,所述固定框的中心线与内箱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
[0010]优选的,所述滑槽的高度小于内箱内部的高度,所述防尘网的中心线与固定框的
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通风结构由限位伸缩杆、套槽、第一弹簧、套筒、接水槽、挡板、第二弹簧、侧板和封板组成,所述套槽固定连接在外箱的顶端,所述套槽内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接水槽,所述接水槽底端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组限位伸缩杆,所述限位伸缩杆与外箱固定连接,所述接水槽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外箱两侧的两端,所述侧板一端的顶部活动连接有封板,所述封板一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与内箱固定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套筒内部的直径大于套槽的直径,所述套筒的中心线与套槽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
[0013]优选的,所述接水槽的中心线与外箱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所述侧板的高度等于外箱的高度。
[0014]优选的,所述封板的高度大于外箱内部的高度,所述封板的中心线与外箱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直面上。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不仅实现了降低元器件损坏率,实现了防止灰尘大量堆积,而且实现了可以快速散热;通过设置有外箱、连接柱、隔板、防护垫和缓冲垫,在该系统安装在户外后,该系统的外部受到碰撞或时冲击时,外部的外箱可以防止冲击力直接作用在内箱的外部,而内箱外部的缓冲垫还可以降低冲击力对内箱的影响,即使冲击力较大,内部电子组件包括的信号接收单元、分析单元、传输单元和控制单元等之间的防护垫可以对其进行保护,防止互相挤压碰撞发生损坏,实现了可以对内部多组电子组件防护,以降低损坏率;通过设置有固定框、防尘网、滑槽、刮板、活动杆和拨板,当该系统安装在户外工作时,灰尘进入内箱的内部后,内箱内部两侧的防尘网可以将灰尘挡下,并吸附在其表面,防止灰尘进入内箱的内部,影响正常工作,而长期使用后,打开内箱拉动拨板带动一侧的活动杆在滑槽的内部向下运动,活动杆一侧的刮板贴合在防尘网的表面运动,可以快速的将防尘网表面附着的灰尘刮除,实现了可以防止内部附着大量灰尘影响正常工作;通过设置有限位伸缩杆、套槽、第一弹簧、套筒、接水槽、挡板、第二弹簧、侧板和封板,该系统在安装之后,遇到雨天降雨落入接水槽的内部,使接水槽内部质量上升,从而下压挡板,挡板下降的同时,推动封板转动使封板贴合在外箱的一侧,使外箱的内部闭合,防止雨天有水进入,而当天气晴朗之后接水槽内部的雨水蒸发之后,接水槽内部质量降低,第一弹簧推动接水槽上升,从而推动两侧的挡板上升,当挡板完全脱离封板的外部之后,第二弹簧推动封板打开,从而使外箱的两侧敞开,使内箱的内部通风,可以将内部工作产生的热量快速导出。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侧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A处局部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活动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套槽正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封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防尘结构;101、固定框;102、防尘网;103、滑槽;104、刮板;105、活动杆;106、拨板;2、通风结构;201、限位伸缩杆;202、套槽;203、第一弹簧;204、套筒;205、接水槽;206、挡板;207、第二弹簧;208、侧板;209、封板;3、外箱;4、连接柱;5、电子组件;6、内箱;7、隔板;8、防护垫;9、缓冲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实施例1:请参阅图1

6,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组件5和内箱6,内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电子组件5,内箱6的顶端设置有通风结构2,内箱6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结构1,内箱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
[0025]请参阅图1

6,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还包括防护结构,防护结构包括连接柱4,连接柱4等间距固定连接在内箱6的外部,连接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箱3,内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电子组件(5)和内箱(6),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多组电子组件(5),所述内箱(6)的顶端设置有通风结构(2),所述内箱(6)的内部设置有防尘结构(1),所述内箱(6)的外部设置有防护结构;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连接柱(4),所述连接柱(4)等间距固定连接在内箱(6)的外部,所述连接柱(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外箱(3),所述内箱(6)的外部固定连接有缓冲垫(9),所述缓冲垫(9)与外箱(3)活动连接,所述内箱(6)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7),所述内箱(6)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防护垫(8),所述防护垫(8)与隔板(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3)的中心线与内箱(6)的中心线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隔板(7)的高度小于内箱(6)内部的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3)的长度大于内箱(6)的长度,所述缓冲垫(9)的高度小于外箱(3)内部的高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结构(1)由固定框(101)、防尘网(102)、滑槽(103)、刮板(104)、活动杆(105)和拨板(106)组成,所述固定框(101)固定连接在内箱(6)内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框(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防尘网(102),所述滑槽(103)镶嵌在内箱(6)内部两端的两侧,所述滑槽(10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105),所述活动杆(10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刮板(104),所述刮板(104)与防尘网(102)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杆(105)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拨板(10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05)的宽度小于内箱(6)内部的宽度,所述固定框(101)的中心线与内箱(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晓槟李铁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格林威交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