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模具及其组成的型材挤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3177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型材模具及其组成的型材挤出机,型材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具有左右贯穿其的分流孔,且上模右侧凸设有芯头根部,芯头根部右侧的端部凸设有上模芯头,下模的左侧设有中部凹设有凹槽,且在凹槽底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下模的下模出口带,下模出口带内左侧凸设有下模工作带,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且上模和下模共同将凹槽对应的区域围合形成焊合腔,分流孔与焊合腔贯通,上模芯头位于下模出口带内,并位于下模工作带对应的位置处,且上模芯头和下模工作带之间具有间隙,且间隙构成型材的挤出通道,挤出通道入口侧的开口大于其出口侧的开口,从而使得焊合缝的位置处的结构强度提高,同时型材的耐压性能更佳。的耐压性能更佳。的耐压性能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型材模具及其组成的型材挤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心型材模具及其组成的型材挤出机。

技术介绍

[0002]热挤压铝合金空心型材主要是用分流模挤压成型,挤压时金属是先通过上模分流孔分别流入焊合腔,混合为一体,最后从上模芯头和下模工作带形成的缝隙(型材断面)中挤出,形成需要的型材,当金属从上模分流孔分别流入焊合腔时,金属在焊合腔内只是产生了结合,没有搅拌或强力组合,所以挤压出的型材就会在两个分流孔之间桥的位置形成焊合缝(即有缝型材),焊合缝部位的强度远远低于其它部位,严重时会产生缝隙,上模上分流孔越多则型材上的焊合缝就越多,特别是表面阳极氧化或用减洗后,在型材表面上能清楚的看出焊合缝的好坏,特别是强度高的铝合金本身焊合性能就差,此时焊合缝便更加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挤出的型材焊合缝处强度大,且焊合性能好的型材挤出模具。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型材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具有左右贯穿其的分流孔,且所述上模右侧凸设有芯头根部,所述芯头根部右侧的端部凸设有上模芯头,所述下模的左侧凹设有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下模两侧的下模出口带,所述下模出口带内左侧凸设有下模工作带,所述上模和下模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且所述上模和下模共同将所述凹槽对应的区域围合形成焊合腔,所述分流孔与所述焊合腔贯通,所述上模芯头位于所述下模出口带内,并位于所述下模工作带对应的位置处,且所述上模芯头和下模工作带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构成型材的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入口侧的开口大于其出口侧的开口。
[000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将挤出通道的入口侧进行扩口,从而使得型材在挤出通道内挤出时能进一步的挤压,同时也降低了金属在工作带上的流速,使得其更加致密,尤其是焊合缝的位置处能更加致密,从而使得焊合缝的位置处的结构强度提高,同时耐压性能更佳。
[000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工作带和/或所述上模芯头的左端设有1
‑2°
倒角,所述倒角用以增大所述挤出通道入口侧的开口。
[0007]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其效果更佳。
[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流孔环向间隔分布,且所述芯头根部位于多个所述分流孔之间。
[000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焊合腔的深度为2

3cm。
[0010]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增大焊合腔的深度可进一步的提高焊合缝处的致密程度。
[0011]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角处宽度为下模工作带宽度的1/2

2/3。
[0012]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如此使得其挤压效果更佳。
[0013]本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挤出效果好,且所挤出的型材的密封性好。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型材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本体和如上所述的型材模具,所述型材模具安装在所述挤出机本体的挤出端。
[0015]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所挤出的型材焊合缝处致密性佳,结构强度高。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的性材模具的结构简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述上模和下模的爆炸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上模芯头和下模工作带均倒角处理的状态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上模的立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所述下模的立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所述型材挤出机的结构简图。
[0022]图中:1型材模具、11上模、111分流孔、112芯头根部、1121上模芯头、12下模、121下模出口带、1211下模工作带、122焊合腔、2挤出机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

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材模具,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所述上模11具有左右贯穿其的分流孔111,且所述上模11右侧凸设有芯头根部112,所述芯头根部112右侧的端部凸设有上模芯头1121,所述下模12的左侧凹设有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贯穿所述下模12两侧的下模出口带121,所述下模出口带121内左侧凸设有下模工作带1211,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且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共同将所述凹槽对应的区域围合形成焊合腔122,所述分流孔111与所述焊合腔122贯通,所述上模芯头1121位于所述下模出口带121内,并位于所述下模工作带1211对应的位置处,且所述上模芯头1121和下模工作带1211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构成型材的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入口侧的开口大于其出口侧的开口,通过将挤出通道的入口侧进行扩口,从而使得型材在挤出通道内挤出时能进一步的挤压,使得其更加致密,尤其是焊合缝的位置处能更加致密,从而使得焊合缝的位置处的结构强度提高,同时耐压性能更佳。
[0026]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工作带1211和/或所述上模芯头1121的左端设有1
‑2°
倒角(详见图3),所述倒角用以增大所述挤出通道入口侧的开口,其结构简单,且其效果更佳。
[0027]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分流孔111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分流孔111环向间隔分布(多个分流孔的具体分布状态根据型材戳面而定),且所述芯头根部112位于多个所述分流孔111之间,如此使得原料能更迅速的挤入到焊合腔内。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焊合腔122的深度为2

3cm,(焊合腔的深度需根据型材戳面、挤压合金和型材的强度要求来确定),通过增大焊合腔的深度可进一步的提高焊合缝处的
致密程度。
[0029]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倒角处宽度为下模工作带宽度的1/2

2/3,如此使得其挤压效果更佳,且在下模工作带右侧未倒角的部分可作为缓冲段,有利于提高所挤出的型材外表的光滑度。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型材挤出机,包括挤出机本体2和如实施例1所述的型材模具1,所述型材模具1安装在所述挤出机本体2的挤出端,其结构简单,且所挤出的型材焊合缝处致密性佳,结构强度高。
[0032]通过以上改进提高了热挤压型材的强度,在对改进前后生产的型材进行孔内加水压测验,改进前的型材不到1MPa就出现了渗水现象,改进后生产的型材压力达到6MPa以上才出现渗水现象。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材模具,包括上模(11)和下模(12),所述上模(11)具有左右贯穿其的分流孔(111),且所述上模(11)右侧的中部凸设有芯头根部(112),所述芯头根部(112)右侧的端部凸设有上模芯头(1121),所述下模(12)的左侧凹设有凹槽,且在所述凹槽的底壁上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下模(12)两侧的下模出口带(121),所述下模出口带(121)内左侧凸设有下模工作带(1211),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相互靠近的一侧连接,且所述上模(11)和下模(12)共同将所述凹槽对应的区域围合形成焊合腔(122),所述分流孔(111)与所述焊合腔(122)贯通,所述上模芯头(1121)位于所述下模出口带(121)内,并位于所述下模工作带(1211)对应的位置处,且所述上模芯头(1121)和下模工作带(1211)之间具有间隙,且所述间隙构成型材的挤出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通道入口侧的开口大于其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远福廖成明冯乔勇杨知宁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澳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