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225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承载架,在承载架的上方设有由立柱、转塔、下臂、轴节、上臂、伸缩臂、工作斗依次连接组成的上装,在承载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整体移动高空作业车的两平行设置的行走机构,所述伸缩臂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工作斗位置的拐臂,所述拐臂包括一用于与上臂连接的支撑装置,一用于连接工作斗的小拐臂,以及一用于连接支撑装置与小拐臂的旋转机构,拐臂结构不仅能使工作斗和小拐臂一起绕支撑座前端部的小拐臂旋转油缸旋转,还能让工作斗独立绕小拐臂前端部的工作斗旋转油缸旋转,实现远端和近端的双向转动。实现远端和近端的双向转动。实现远端和近端的双向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


[0001]本技术涉及高空作业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

技术介绍

[0002]高空作业机械是在工程起重机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高空作业设备,广泛应用在建筑、消防等行业。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高空作业车的需求越开越多,要求工作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0003]高空作业车是运送工作人员和使用器材至高空对位于高空的设备进行安装、维护、清洗的专用特种车辆,与搭脚手架、梯子等传统的作业方式相比具有作业性能好、作业效率高、作业安全等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石化、通信、园林等基础设施行业。
[0004]高空作业车有多种分类方式,按臂架的形式分类,可分为有直臂式和曲臂式两种基本形式,直臂式高空作业车是一种用来运送工作人员和工作装备到指定高度进行作业的特种车辆。在高空作业车臂架升降过程中,臂架和水平面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夹角,引起工作斗以相同角度倾斜,因此,要求调平机构能够实时地对工作斗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使工作斗处于要求的安全状态。曲臂式高空作业车能悬伸作业、跨越一定的障碍或在一处升降可进行多点作业;平台载重量大,可供两人或多人同时作业并可搭载一定的设备;适用于车站、码头、商场、体育场馆、小区物业、厂矿车间等大范围作业。它是由液压或电动系统支配多支液压油缸,能够上下举升进行作业的一种车辆。
[0005]按工作臂的型式分类,有四种基本型式,分别为:垂直升降式、折叠臂式、伸缩臂式和混合臂式。高空作业设备一般设置有变幅机构、水平方向旋转机构、平衡机构、和行走机构,依靠变幅机构和水平方向旋转机构实现载人或机器人工作斗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移动;依靠平衡机构实现工作斗和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保持不变,依靠行走机构实现工作场所的转移。但是,如果作业环境复杂,如高空中对高压导线输电线路进行接线时,由于绕线轨迹不规范、线圈的线径粗、折弯力较大、折弯运动空间受限等,给高空接线增加了难度。再就是,工作过程中由于人为的操作失误或者恶劣的自然条件等因素,折叠臂高空作业车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倾翻事故,这不仅会损坏作业车本身而且会危及操作者和周围行人的生命安全。因此,在进行高空作业车整车设计时,对整车稳定性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所以,急需一种可以实现对作业区域精准定位、安全性高的作业设备。
[0006]在使用一般高空作业设备,高空作业时,具体还存在以下不足:1、不管现有的高空作业平台是移动式高空作业平台,蜘蛛式高空作业平台,自行式高空作业平台,还是剪叉式高空作业平台,工作平台在支撑臂固定后很难进行范围内的调整,不能满足对多角度,多维度作业的需要。当出现作业位置变动时,需要调整支撑臂位置来实现对高空作业平台的位置调节,来达到对指定作业区域精准作业的目的;即使作业位置变动较小也需要调整支撑臂位置来实现,使用不灵活,从而导致作业质量差,作业效率低。2、现有的高空作业平台到达指定作业区域都是通过举升臂的整体举升提高、移动的方式达到,使用极为不灵活,作业
效率低。
[0007]技术专利201721608938.7,公开了一种油电双动力控制高空作业车,包括车架和设在车架上的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底座,底座的底部设有转盘,转盘的内部设有液压马达,底座上依次设有第一升降臂、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底座和第一升降臂之间设有第一液压缸,第一升降臂和第二升降臂之间设有第二液压缸,第二升降臂和第三升降臂之间设有第三液压缸,第三升降臂的末端设有工作斗,所述的车架内设有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包括安装在车架底部的液压油箱、与底盘发动机相连的底盘变速箱和高空作业车上装;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油电双动力单元液压系统保证了高空作业车具有使用电机驱动液压系统时零油耗,清洁无噪音,节能环保的优点。
[0008]上述专利技术针对高空作业车的油泵、液压系统和电力系统进行改进,克服高空作业车长时间工作时消耗成本高、机器损伤的问题,对于现有的狭小空间内提高高空作业的灵活性没有实质性改进。
[0009]专利技术专利201310015363.8,公开了及一种工作斗调平系统及折叠臂高空作业车,包括液压子系统、控制子系统和安装在举升臂上的调平机构,调平机构包括托架、摇杆、连杆和调平油缸,调平油缸的缸筒端通过销轴与举升臂铰接,托架固接在工作斗上,托架与举升臂通过销轴在第一铰点(G)铰接,摇杆的一端、连杆的一端和调平油缸的活塞杆端通过销轴在第二铰点(D)铰接,摇杆的另一端和举升臂通过销轴在第三铰点(E)铰接,连杆的另一端和托架通过销轴在第四铰点(F)铰接,各铰点间的距离满足DE+GE>DF+GF的关系,调平机构通过调平油缸的伸缩来驱动托架相对于举升臂转动,来对工作斗进行调平。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变幅角度较大时工作斗调平容易出现死点的问题。
[0010]上述专利技术针对工作斗调平的方式进行了改进,但是调平结构繁琐,且不能没有解决当作业区域需要小范围提升、降低变动高度时,也需要通过举升臂的整体提高来实现的技术问题,在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上不能对工作平台进行适应性调整,调整方式不够灵活,不能满足在日常施工中对高空作业车的灵活性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1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现操作平台的多角度旋转,来实现对工作区域全方位覆盖作业,同时可实现对操作平台进行单独提升调节,使用灵活,作业效率高,安全、稳定性好的高空作业车用可实现高精度定位的作业装置。
[001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承载架,在承载架的上方设有由立柱、转塔、下臂、轴节、上臂、伸缩臂、工作斗依次连接组成的上装,在承载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整体移动高空作业车的两平行设置的行走机构,所述伸缩臂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工作斗位置的拐臂,所述拐臂包括一用于与上臂连接的支撑装置,一用于连接工作斗的小拐臂,以及一用于连接支撑装置与小拐臂的旋转机构。
[0013]上述的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T字型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伸缩臂前端的上侧,还包括一一端连接在T字型支撑座前端下方,另一端连接在伸缩臂前端下侧的支撑座臂,所述支撑座臂包括支撑座
上臂、支撑座下臂,以及连接支撑座上臂和支撑座下臂的次找平油缸;所述小拐臂的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T字型支撑座的前端的上方,另一端通过工作斗旋转油缸与工作斗的承载架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为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小拐臂连接的小拐臂旋转油缸。
[0014]上述的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用于为上装的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通过油管与油缸连接,所述转塔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立柱的顶端。
[0015]上述的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所述下臂上安装有用于下臂举升的下臂举升油缸,所述上装还包括用于下臂在下臂举升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包括车架,设置在车架上的承载架,在承载架的上方设有由立柱、转塔、下臂、轴节、上臂、伸缩臂、工作斗依次连接组成的上装,在承载架的下方设置有用于整体移动高空作业车的两平行设置的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臂的顶端设置有用于调节工作斗位置的拐臂,所述拐臂包括一用于与上臂连接的支撑装置,一用于连接工作斗的小拐臂,以及一用于连接支撑装置与小拐臂的旋转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其特征是:所述支撑装置包括一T字型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在伸缩臂前端的上侧,还包括一一端连接在T字型支撑座前端下方,另一端连接在伸缩臂前端下侧的支撑座臂,所述支撑座臂包括支撑座上臂、支撑座下臂,以及连接支撑座上臂和支撑座下臂的次找平油缸;所述小拐臂的一端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T字型支撑座的前端的上方,另一端通过工作斗旋转油缸与工作斗的承载架连接,所述旋转机构为一端与支撑座连接,另一端与小拐臂连接的小拐臂旋转油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式双平台折叠伸缩绝缘臂,其特征是: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用于为上装的油缸提供液压油的液压油箱,所述液压油箱通过油管与油缸连接,所述转塔通过旋转机构连接在立柱的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多角度运动的拐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鹏辛凯于仁波毕伟伟王友刚孙乃强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卓立嘉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