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塔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7204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塔,属于肥料生产设备领域,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包括设有熔融液的输入口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围绕中间呈周向辐射状分布的内导流片,还设有多个沿下盖板边缘周向分布的外导流片,两两内导流片之间形成自内向外的内离心通道,两两外导流片之间形成外离心通道,所述外离心通道的外端口形成为离心造粒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离心造粒工艺,生产0.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塔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塔。

技术介绍

[0002]肥料为如今农作物耕作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可用于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沃程度,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目前市场中的肥料颗粒多为1.00mm

4.75mm或3.35mm

5.60mm粒径产品,而随着各种施肥技术、配方工艺和施肥设施的发展,在实际应用中,小颗粒肥料溶解快,更能满足灌溉设施需求,因此市场对0.5

2.5mm微小颗粒肥料的需求日渐增长。
[0003]现有技术中,如采用专利《[CN]高塔造粒生产复合肥料的方法、系统和复合肥料

CN108707000A》、《CN]一种高塔造粒生产尿基复合肥料的方法

CN102584395A》、《[CN]高塔造粒生产颗粒复合肥料的方法及设备

CN1213001C》中高塔造粒技术进行生产,将高塔造粒机中筛网由2

4mm孔径变小至1

2mm可以生产出小颗粒物料,但会存在以下问题:(1)筛网孔径变小后原料中超过筛孔大小不熔物等杂质会堵塞筛孔或集聚在筛网内部造成清理频繁,不熔物杂质包含原料中硬质颗粒、设备中铁锈杂质及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未熔物,而各类不熔物在生产中根本无法清除彻底;(2)0.5

2.5mm肥料颗粒生产所需的塔高远低于1.00mm
/>4.75mm或3.35mm

5.60mm肥料颗粒生产所需塔高,约为其高度的1/8

1/3,用原高塔系统生产此类产品是极大的浪费。
[0004]但随着肥料产品配方多样化日趋增长,每种不同产品的料浆在粘度、稠度、密度等各方面差别较大,单一的造粒装置不能保证每种产品在生产时都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所以需要根据每种产品特性设计不同的造粒装置与之相匹配。同时常规的离心造粒装置会存在诸如造粒半径大、产品颗粒度不均匀等问题。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的小颗粒粒肥料离心造粒装置来提高整个小颗粒肥料生产制作工艺的水平。
[0005]现有技术中,中国专利CN110449089A公开了一种用于肥料生产的雾化旋转喷盘,该方案的旋转喷盘初步提供了一种可用于肥料造粒领域的雾化喷盘,但由于是初代产品,其雾化效果存在较多不足,如容易积料,各向雾化均匀度不佳,不易控制雾化抛射路径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及其造粒塔,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7]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中间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输入口连通至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造粒装置围绕中心轴旋转;
[0009]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围绕中间呈周向辐射状分布的内导流片,内导
流片的内端延伸靠近中心轴,其外端朝远离中心轴的方向延伸;还设有多个沿下盖板边缘周向分布的外导流片,外导流片的外端靠近下盖板的边缘,其内端朝靠近中间的方向延伸;外导流片位于内导流片的外周,且外导流片的数量多于内导流片;两两内导流片之间形成自内向外的内离心通道,两两外导流片之间形成外离心通道,任一内离心通道连通至多个外离心通道,所述外离心通道的外端口形成为离心造粒孔。
[0010]在本技术中,肥料离心造粒装置采用离心造粒工艺,当料浆进入高速旋转的造粒装置内时,由于离心力作用,逐步向造粒装置部件外侧迁移,通过离心造粒孔离开造粒部件时,雾化成料浆颗粒,减少堵料风险;同时依据不同肥料产品特性设计不同类型导流片,根据不同种类肥料料浆特性进行匹配,保证各种肥料料浆都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
[0011]优选的,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为平板状导流片,平板状导流片沿径向方向设置或与径向方向形成小于90
°
的夹角,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为弧板状导流片,多个外导流片呈螺旋型辐射状分布,多个内导流片呈螺旋型的辐射状分布,在高速旋转的离心造粒装置中,导流片给液体料浆一个向外的离心力,由于转速相同的情况下离心力与受力点到圆心的距离成正比,导流片如此设置,更有利于形成最佳成粒效果。
[0013]优选的,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沿延伸方向的法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或C形。
[0014]优选的,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沿造粒装置旋转方向前方的侧面为平面、圆弧面或圆环面,用以增强导流效果。
[0015]优选的,所述内导流片的高度低于或等于外导流片的高度;所述上盖板的形状与所述内导流片和外导流片的对应高度相匹配。
[0016]优选的,所述离心造粒孔通过外离心通道外端口围蔽呈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
[0017]优选的,还包括一沿上、下盖板和外导流片外侧边缘周向设置的围壁,围壁上设有贯穿的通孔,通孔连通内侧的离心造粒孔和外侧表面,所述通孔的形状为长条形孔、菱形孔、圆孔、筛网形孔、双边圆弧型柱状孔或单边圆弧型柱状孔,根据料浆的粘度、稠度、密度等不同,料浆从离心造粒装置向外甩出的液柱型式也不同,为达到每种料浆均能实现最佳的成粒效果,所以设计多种离心造粒孔型式与之相匹配。
[001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孔沿垂直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或,所述通孔沿曲线方向贯穿围壁内外表面;通孔沿倾斜方向贯穿或沿曲线方向贯穿,能够更好地使料浆液滴碰撞破碎,成粒更为均匀。
[0019]一种肥料离心造粒塔,包括如上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
[0020]所述肥料离心造粒装置的外导流片的数量为12~36个,内导流片的数量为2~6个。
[00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2](1)小颗粒肥料溶解快,利用离心造粒技术,料浆在高速旋转的造粒装置内部由于离心力作用可以制造出0.5

2.5mm小颗粒肥料,更能满足实际生产灌溉设施需求;(2)采用离心造粒工艺,料浆在离心力作用下,在旋转盘上伸展为薄膜,并逐步向造粒部件外侧迁移,雾化成料浆颗粒,优化离心造粒装置造粒孔出口,使得不熔物杂质更容易甩出,避免堵料;(3)设计不同类型导流片,根据不同种类肥料料浆特性进行匹配,保证各种肥料料浆都
能达到最佳成粒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导流片布置轴测视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导流片布置俯视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导流片布置轴测视图;
[0027]图5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上盖板和下盖板,上盖板的中间设有肥料熔融液的输入口,输入口连通至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的间隔空间;下盖板中间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连接,用于控制造粒装置围绕中心轴旋转;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设有多个围绕中间呈周向辐射状分布的内导流片,内导流片的内端延伸靠近中心轴,其外端朝远离中心轴的方向延伸;还设有多个沿下盖板边缘周向分布的外导流片,外导流片的外端靠近下盖板的边缘,其内端朝靠近中间的方向延伸;外导流片位于内导流片的外周,且外导流片的数量多于内导流片;两两内导流片之间形成自内向外的内离心通道,两两外导流片之间形成外离心通道,任一内离心通道连通至多个外离心通道,所述外离心通道的外端口形成为离心造粒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为平板状导流片,平板状导流片沿径向方向设置或与径向方向形成小于90
°
的夹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为弧板状导流片,多个外导流片呈螺旋型辐射状分布,多个内导流片呈螺旋型的辐射状分布。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肥料离心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导流片和/或内导流片沿延伸方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青张建军刘法安孔亦周李恒彪刘进波孟品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