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70866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10 1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插孔;至少一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装在至少一个端子插孔中;和至少一个弹性密封件,分别套装在至少一个导电端子上。每个弹性密封件包括外环部分和内环部分,内环部分套装在导电端子上,导电端子沿其径向向外扩张内环部分,以使两者紧密接触;在每个端子插孔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定位凸起,连接器还包括推压件,推压件沿导电端子的轴向将外环部分推压在环形定位凸起上,以使外环部分与环形定位凸起紧密接触。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弹性密封件的内环部分和外环部分的密封界面在导电端子移动时不受影响,提高了密封性能。而且,内环部分和外环部分分别实现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小。关联度小。关联度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在现有技术中,要实现连接器的端子插孔和导电端子之间的密封,通常采用普通的弹性密封圈。弹性密封圈被沿径向方向挤压在端子插孔的内壁和导电端子之间。但是,这种弹性密封圈的密封效果不好。而且为了实现径向挤压,弹性密封圈的外径要大于端子插孔的直径,导致套装在导电端子上的弹性密封圈难以插入端子插孔中,并且会与端子插孔的内壁产生严重的摩擦,如果导电端子需要反复插拔,就会导致弹性密封圈受损,导致密封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插孔;至少一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装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插孔中;和至少一个弹性密封件,分别套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导电端子上。每个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外环部分和内环部分,所述内环部分套装在所述导电端子上,所述导电端子沿其径向方向向外扩张所述内环部分,以使两者紧密接触;在每个所述端子插孔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定位凸起,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推压件,所述推压件沿所述导电端子的轴向方向将所述外环部分推压在所述环形定位凸起上,以使所述外环部分与所述环形定位凸起紧密接触。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外环部分和所述内环部分之间限定有凹陷的环形过渡部分,使得所述弹性密封件的横截面大致呈“8”字形。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环形定位凸起的端面上形成有外环容纳槽,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外环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外环容纳槽中。
[000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外环容纳槽与所述端子插孔之间形成有凸起的环形过渡部分,所述凸起的环形过渡部分适于定位在所述凹陷的环形过渡部分中。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导电端子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内环容纳槽,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内环部分被定位在所述内环容纳槽中;并且所述导电端子在所述内环容纳槽处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环部分的中心通孔的直径,以沿所述径向方向向外扩张所述内环部分。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推压件具有适于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分别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插孔中至少一个筒状插入部,所述筒状插入部适于沿所述轴向方向向前顶推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外环部分。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被锁扣到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上,适于将所述推压件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上。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座包括适于分别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插孔中的至少一个弹性锁定臂,所述弹性锁定臂的端部适于抵靠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的定位台阶面上,以将所述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端子插孔中。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推压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的板状基部,所述至少一个筒状插入部从所述板状基部向前延伸,所述板状基部适于被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上。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座包括端板部,所述端板部用于将所述推压件的板状基部推压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上,使得所述板状基部被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后侧上。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固定座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端板部的边缘的多个弹性卡扣,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多个凸起部,所述多个弹性卡扣适于分别锁扣在所述多个凸起部上,以便将所述固定座固定到所述绝缘本体上。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每个所述导电端子包括适于与导线连接的第一端部、适于与配对连接器的端子对接的第二端部、和位于所述第一端部和所述第二端部之间的凸起的环形定位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内环容纳槽形成在所述环形定位座的外周面上,所述环形定位座的后端面作为所述导电端子的所述定位台阶面。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部呈筒状,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端部呈柱状;所述导电端子的筒状的第一端部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端部上。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环形定位凸起将所述端子插孔分成前后两部分,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端部和环形定位座容纳在所述端子插孔的后部分中,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二端部从所述环形定位凸起上的通孔穿过并容纳在所述端子插孔的前部分中。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多个所述端子插孔,所述连接器包括多个所述导电端子和多个所述弹性密封件,所述多个导电端子分别插装在所述多个端子插孔中,所述多个弹性密封件分别套装在所述多个导电端子上。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法兰状的连接凸缘,所述连接器可通过所述法兰状的连接凸缘被连接到安装面板上。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外直径小于所述端子插孔的直径,使得在将套装在所述导电端子上的弹性密封件插入所述端子插孔的过程中与所述端子插孔的内壁面不接触。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的内环部分和外环部分的密封界面在导电端子移动时不受影响,提高了密封性能。而且,内环部分和外环部分分别实现径向密封和轴向密封,两者之间的关联度小,进一步提高了密封效果。
[0023]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前述各个实例性的实施例中,弹性密封件的外环部分被沿轴向方向挤压在端子插孔内的环形定位凸起上,无需被挤压在端子插孔的内壁上,从而能够防止弹性密封件受到端子插孔的内壁面的磨损,提高了密封效果。
[0024]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
见,并可帮助对本专利技术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0025]图1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从前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2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性的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从后侧观看时的立体示意图;
[0027]图3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
[0028]图4显示图3所示的连接器的弹性密封件的立体示意图;
[0029]图5显示图4所示的弹性密封件的横向剖视图;
[0030]图6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其中导电端子被移除;
[0031]图7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导电端子的立体示意图;
[0032]图8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3]图9显示图2所示的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其中显示与导电端子连接的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在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号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下述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说明旨在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专利技术构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100),形成有至少一个端子插孔(101);至少一个导电端子(500),分别插装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插孔(101)中;和至少一个弹性密封件(400),分别套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导电端子(500)上,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弹性密封件(400)包括外环部分(410)和内环部分(420),所述内环部分(420)套装在所述导电端子(500)上,所述导电端子(500)沿其径向方向向外扩张所述内环部分(420),以使两者紧密接触;在每个所述端子插孔(101)的内壁上形成有环形定位凸起(130),所述连接器还包括推压件(300),所述推压件(300)沿所述导电端子(500)的轴向方向将所述外环部分(410)推压在所述环形定位凸起(130)上,以使所述外环部分(410)与所述环形定位凸起(130)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部分(410)和所述内环部分(420)之间限定有凹陷的环形过渡部分(430),使得所述弹性密封件(400)的横截面大致呈“8”字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形定位凸起(130)的端面上形成有外环容纳槽(131),所述弹性密封件(400)的外环部分(410)被定位在所述外环容纳槽(131)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环容纳槽(131)与所述端子插孔(101)之间形成有凸起的环形过渡部分(132),所述凸起的环形过渡部分(132)适于定位在所述凹陷的环形过渡部分(430)中。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电端子(500)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内环容纳槽(531),所述弹性密封件(400)的内环部分(420)被定位在所述内环容纳槽(531)中;并且所述导电端子(500)在所述内环容纳槽(531)处的直径大于所述内环部分(420)的中心通孔(401)的直径,以沿所述径向方向向外扩张所述内环部分(4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件(300)具有适于从所述绝缘本体(100)的后侧分别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插孔(101)中至少一个筒状插入部(320),所述筒状插入部(320)适于沿所述轴向方向向前顶推所述弹性密封件(400)的外环部分(410)。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还包括固定座(200),所述固定座(200)被锁扣到所述绝缘本体(100)的后侧上,适于将所述推压件(300)固定在所述绝缘本体(100)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200)包括适于分别插入到所述至少一个端子插孔(101)中的至少一个弹性锁定臂(230),所述弹性锁定臂(230)的端部适于抵靠在所述导电端子(500)上的定位台阶面(532)上,以将所述导电端子(500)保持在所述端子插孔(101)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压件(300)还包括位于所述绝缘本体(100)的后侧的板状基部(310),所述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李强王勇李国强王迎春张道宽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