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9571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所述的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测点组件和倒垂线锚固组件;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浮筒、浮子、拉力线、浮液、压力式传感器;所述的浮筒设置为一筒状筒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浮子设置为一中空密封腔体;在所述的浮筒内部设置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所述的浮子上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所述的拉力线一端与浮子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二定滑轮、第一定滑轮与倒垂测线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倒垂测线拉力的实时监测,不仅监测准确可靠,而且使用简单方便;其利用监测装置直接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克服了以往不能实时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的难题。往不能实时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的难题。往不能实时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利水电大坝基础深部变形监测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系统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倒垂线装置作为监测水利水电大坝基础深部变形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进行浮体组件的日常维护。根据《大坝安全监测系统运行维护规程》(DLT 1558

2016),应1次/月检查倒垂浮筒内浮油是否充足,倒垂浮力是否能够满足测线拉力要求。然而在日常工作中,由于倒垂线装置浮体组件高近2m,同时为避免异物侵入、潮湿环境腐蚀,往往为封闭不锈钢结构,这给检查人员的维护工作带来了十分的不便。另外,多数倒垂线装置已经实现自动化监测,频次为1次/天,人工运行维护频次已不能匹配实际需求。因此,很有必要研究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装置及方法,以满足倒垂测线拉力实时监控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正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缺陷,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及使用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浮筒1、浮子2、拉力线7、浮液3、压力式传感器4;
[0006]所述的浮筒1设置为一筒状筒体,顶部设置有顶盖;
[0007]所述的浮子2设置为一中空密封腔体;
[0008]在所述的浮筒1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9.1;所述的浮子2上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9.2;
[0009]所述的拉力线7一端与浮子2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二定滑轮9.2、第一定滑轮9.1与倒垂测线11连接;
[0010]所述的浮液3设置在浮筒1内部,浮子2漂浮设置在浮液3上;
[0011]所述的压力式传感器4固定设置在浮子2侧壁,保持位于浮液3液面以下;
[0012]所述的压力式传感器4通过传感器电缆与读数仪器连接,读数仪器设置在浮筒1外部。
[0013]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浮筒1、浮子2、拉力线7、压力式传感器4设置为两套,对称设置;包括第一浮筒1.1、第一浮子2.1、第一拉力线7.1、第一压力式传感器4.1和第二浮筒1.2、第二浮子2.2、第二拉力线7.2、第二压力式传感器4.2;
[0014]其中,第一浮子2.1上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9.2,第一拉力线7.1一端与第一浮子2.1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二定滑轮9.2、第一定滑轮9.1与倒垂测线11连接;
[0015]第二浮子2.2上部设置有第三定滑轮9.3,第二拉力线7.2一端与第二浮子2.2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三定滑轮9.3、第一定滑轮9.1与倒垂测线11连接;
[0016]所述的第一拉力线7.1和第二拉力线7.2设置为一束后与倒垂测线11连接。
[0017]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浮筒1.1和第二浮筒1.2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固定块8设置在空腔体10上部;所述的拉力线7穿过该空腔体10延伸出浮筒1外部。
[0018]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压力式传感器4固定设置在浮子2的中部或底部侧壁。
[0019]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固定块8设置在浮液3液面以上。
[0020]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定滑轮9.2和第三定滑轮9.3设置在浮液3液面以上。
[0021]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浮筒1为不锈钢浮筒;所述的浮子2为不锈钢浮子;所述的拉力线为钢丝;所述的浮液3为机油或垂线浮油。
[0022]进一步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还包括测点组件5和倒垂线锚固组件6;在坝基内垂直设置直孔12,所述的倒垂线锚固组件6设置在该直孔12内底部;
[0023]所述的测点组件5设置在坝基上部;
[0024]所述的倒垂测线11由上至下依序连接监测装置、测点组件5、倒垂线锚固组件6。
[0025]使用上述系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6]步骤1:在坝基内竖直钻孔设孔,埋设倒垂线锚固组件6以及架设测点组件5,在其上方设置监测装置;
[0027]步骤2:使用二次仪表检测压力式传感器4的读数是否正常,检测合格后安装浮体组件;
[0028]步骤3:利用读数仪器采集压力式传感器4的读数,然后计算出相应倒垂测线的拉力。
[0029]本专利技术步骤3所述的倒垂测线的拉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0]步骤1:利用读数仪器采集浮子的压力式传感器读数,根据仪器说明书计算得到浮筒内浮油深度H,利用公式(I)计算浮子浸入浮液3体积V:
[0031][0032]式中;D—浮子外圈内径,根据实际情况来取;d—浮子内圈外径,根据实际情况来取;H—浮子浸入浮液3中的高度;
[0033]步骤2:利用公式(II)计算倒垂测线拉力P:
[0034]P=(V
×
ρ

G)
×
g(II)
[0035]式中:G—浮子重量;ρ—浮油容重,根据材料特性来取;g—9.8N/kg。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倒垂测线拉力的实时监测,不仅监测准确可靠,而且使用简单方便;其利用监测装置直接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克服了以往不能实时监测计算得到倒垂测线拉力的难题。
[00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解释。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专利技术安装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2为本专利技术监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3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倒垂测线拉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0041]图中标号为浮筒(1)、第一浮筒(1.1)、第二浮筒(1.2)、浮子(2)、第一浮子(2.1)、
第二浮子(2.2)、浮液(3)、压力式传感器(4)、第一压力式传感器(4.1)、第二压力式传感器(4.2)、测点组件(5)、倒垂线锚固组件(6)、拉力线(7)、第一拉力线(7.1)、第二拉力线(7.2)、固定块(8)、第一定滑轮(9.1)、第二定滑轮(9.2)、第三定滑轮(9.3)、空腔体(10)、倒垂测线(11)、直孔(12)。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43]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4]实施例
[0045]某工程为一等大(1)型工程,永久性主要水工建筑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的监测装置包括浮筒(1)、浮子(2)、拉力线(7)、浮液(3)、压力式传感器(4);所述的浮筒(1)设置为一筒状筒体,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的浮子(2)设置为一中空密封腔体;在所述的浮筒(1)内部设置有固定块(8),固定块(8)上设置有第一定滑轮(9.1);所述的浮子(2)上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9.2);所述的拉力线(7)一端与浮子(2)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二定滑轮(9.2)、第一定滑轮(9.1)与倒垂测线(11)连接;所述的浮液(3)设置在浮筒(1)内部,浮子(2)漂浮设置在浮液(3)上;所述的压力式传感器(4)固定设置在浮子(2)侧壁,保持位于浮液(3)液面以下;所述的压力式传感器(4)通过传感器电缆与读数仪器连接,读数仪器设置在浮筒(1)外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筒(1)、浮子(2)、拉力线(7)、压力式传感器(4)设置为两套,对称设置;包括第一浮筒(1.1)、第一浮子(2.1)、第一拉力线(7.1)、第一压力式传感器(4.1)和第二浮筒(1.2)、第二浮子(2.2)、第二拉力线(7.2)、第二压力式传感器(4.2);其中,第一浮子(2.1)上部设置有第二定滑轮(9.2),第一拉力线(7.1)一端与第一浮子(2.1)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二定滑轮(9.2)、第一定滑轮(9.1)与倒垂测线(11)连接;第二浮子(2.2)上部设置有第三定滑轮(9.3),第二拉力线(7.2)一端与第二浮子(2.2)顶部固定连接,依序分别绕过第三定滑轮(9.3)、第一定滑轮(9.1)与倒垂测线(11)连接;所述的第一拉力线(7.1)和第二拉力线(7.2)设置为一束后与倒垂测线(1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监测倒垂测线拉力的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浮筒(1.1)和第二浮筒(1.2)之间设置有空腔体(10),固定块(8)设置在空腔体(10)上部;所述的拉力线(7)穿过该空腔体(10)延伸出浮筒(1)外部。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燕明张帅段云超杨洁孙建英杨姗姗胡灵芝李剑萍黄张霖张能祥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