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技术_技高网

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288452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1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获取目标区域的各种图像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后,进行地形分析、水系分析和土地利用分析的组合,以深入了解目标区域的地貌、水体分布和土地利用情况。进一步整合生态学数据后,确定空间分布后,以进行迁徙路径模拟,结合活动范围和迁徙路径的分析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标识灌丛型攀蜥的活动通道,并进行通道设计,方便后续执行栖息地恢复重建操作。本方法以针对目前灌丛型攀蜥栖息地的破碎化的情况,可高效、准确的将保护目标物种的栖息环境联结成片,打通其活动通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栖息地植被恢复,具体涉及一种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1、澜沧江干早河谷区域的工程施工导致了灌丛型攀蜥栖息地的破碎化,形成了阻隔区域,严重威胁了帆背龙蜥等代表性物种的生存状况。工程项目如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等对栖息地造成的影响,加剧了栖息地的破碎化,阻碍了灌丛型攀蜥的正常迁徙。基于帆背龙蜥为代表的灌丛型攀蜥,其栖息环境具有独特的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种类组成以及群落结构。

2、而对于帆背龙蜥等灌丛型攀蜥的迁徙是其生命周期中关键的生态行为,对于种群的繁衍和基因流动具有重要意义。人类活动导致的栖息地破碎化和阻隔,迁徙路径的断裂严重威胁了物种的生存,为了解决栖息地破碎化和迁徙障碍的问题,生态学中提出了生态通道的概念。生态通道是连接不同栖息地的走廊,有助于保护目标物种的迁徙路径,维持种群的健康状况。生态通道的规划和建设是一种有效的生态保护手段。

3、针对灌丛型攀蜥栖息地破碎化,如何高效、准确的将保护目标物种的栖息环境联结成片,打通其活动通道,是保障帆背龙蜥等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的关键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以针对目前灌丛型攀蜥栖息地的破碎化的情况,高效、准确的将保护目标物种的栖息环境联结成片,打通其活动通道,更好的使帆背龙蜥等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包括以下操作:

4、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地理数据,将该地理数据输入至地理信息系统中;

5、获取灌丛型攀蜥的生态学调查数据,将其整合至地理信息系统中,用于得到灌丛型攀蜥栖息地范围和活动范围;所述生态学调查数据包括已知的栖息地点、历史活动记录;

6、进行迁徙路径模拟,包括基于生态学调查数据和地理数据,根据灌丛型攀蜥栖息地和活动范围模拟灌丛型攀蜥的迁徙路径;

7、进行活动通道识别,包括基于灌丛型攀蜥活动范围和迁徙路径的分析结果,在地理信息系统中标识灌丛型攀蜥的活动通道;

8、进行通道设计,基于活动通道的识别和植被适应性分析,设计生态通道,以确保基于植被覆盖信息得到的植被区域连接和通道的连续;

9、进行通道设计包括结合活动通道的识别和植被适应性分析的结果,通过绘制热力图、植被覆盖图进行可视化,在地图上确定生态通道位置;

10、根据通道设计结果,在灌丛型攀蜥的活动通道上布局植被后,执行栖息地恢复重建操作。

11、通过执行本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需要获取的信息,包括地形、水系、土地利用、植被、气候、土壤、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本方法可高效、可靠的将保护目标物种的栖息环境联结成片,打通其活动通道,更好的使帆背龙蜥等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规划和实施相应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恢复和重建灌丛型攀蜥的栖息地。

12、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卫星影像,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和植被覆盖信息包括:

13、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地理数据,将该地理数据输入至地理信息系统中;

14、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卫星影像,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和植被覆盖信息;

15、获取数字高程模型数据,用于分析地形特征,所述地形特征包括海拔、坡度和坡向;获取水系数据,包括河流、湖泊的空间分布;获取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以得到目标区域内不同土地类型的分布信息;

16、将收集到的不同格式的数据进行整合,将获取的数据集采用相同的坐标系统和投影,用于空间分析;所述空间分析包括地形分析、水系分析和土地利用分析中的任意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17、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获取目标区域内的卫星影像,以获取目标区域的地形和植被覆盖信息包括:获取多个时相的卫星影像,进行比较,获取目标区域的季节性和时序性变化图像信息;利用卫星影像计算植被指数,包括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得到目标区域的植被覆盖数据。

18、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设计的通道包含分布于通道上的视觉引导物、气味引导物、植被桥梁或隧道、自然光线模拟物、植物浮桥或漂浮物中的一种或任意多种的组合。

19、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进行通道设计时,从初始栖息地到通道入口的过程中,植被覆盖密度、视觉引导物密度、气味引导物密度采用逐步递增或递减方式进行覆盖。即逐步适应设计,通道入口处逐渐变化的地形和植被,使攀蜥能够逐步适应通道环境,减少可能的适应压力。

20、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获取灌丛型攀蜥的生态学调查数据,将其整合至地理信息系统中,用于得到灌丛型攀蜥栖息地范围和活动范围包括: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工具进行空间插值分析,通过已知点的空间分布情况,推断未知区域的栖息地;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进行热点分析,识别历史活动记录的热点区域,以确定活动范围;收集与灌丛型攀蜥栖息地相关的环境因子,包括植被类型、土壤类型、坡度;使用生态位建模,结合已知的栖息地点和推断未知区域的栖息地,识别适宜生境,得到栖息地范围。

21、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进行迁徙路径模拟,包括基于生态学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模拟灌丛型攀蜥的迁徙路径包括以下操作:根据已知的生态学调查数据,确定灌丛型攀蜥的迁徙数学模型;所述已知的生态学调查数据包括栖息地选择、气象条件、食物分布;设定模拟参数,包括迁徙速度、迁徙距离、迁徙方向;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或模拟工具,模拟灌丛型攀蜥在不同季节或时间段内的迁徙路径;包括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设定起点和终点,模拟迁徙过程;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灌丛型攀蜥迁徙路径的轨迹图,展示其在不同时间点的位置和迁徙方向;将迁徙路径叠加到地形和环境数据上,以显示轨迹图中面临的地形障碍、适宜的栖息地关键节点;得到根据轨迹图的模拟结果,即模拟路径。

22、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利用实地调查数据验证模拟结果,比较模拟路径与实际观察到的迁徙路径是否一致;根据验证结果,对模型参数进行调整。

23、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执行栖息地恢复重建操作包括在工程迹地上,采用两头毛、白刺花、小叶荆进行原位保留养护,然后在工程迹地进行移栽重建。

24、在一些可行的实施例中,执行栖息地恢复重建操作包括在工程迹地上,使用工程格网保护原地植被。执行栖息地恢复重建操作包括在工程迹地上,使用工程格网保护原地植被。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干旱河谷区域灌丛型攀蜥栖息地恢复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文裴宏谦赵思远曾伟胡佳伟黄哲秦鑫刘黄诚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