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卸锚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295497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44
本技术公开了自动卸锚台车,包括能够移动的运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运动组件上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通过伸缩杆连接在固定盘上的上、下两层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夹齿轮,所述活动夹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并啮合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活动夹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运动组件内具有定位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连接。本技术便于挡板、锚具、夹片以及千斤顶的安装和拆卸,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夹持装置中的两层活动夹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开闭灵活,方便完成夹取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预应力锚索,尤其涉及自动卸锚台车


技术介绍

1、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2、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主要通过千斤顶进行张拉,在锚索安装后,主要的施工流程为:安放挡板-安放锚具-安装夹片-安放限位板-安放千斤顶-安放锚具-安装夹片-进行张拉,待施工完成后,需要依次取掉夹片、锚具、限位板以及千斤顶等,目前以上施工流程由人工进行拆卸和安装,施工效率较低,尤其是在斜坡及需要进行分段张拉的工作面进行施工时,工作人员难以站立且重复进行以上施工流程,进一步影响施工进度,同时也容易影响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了自动卸锚台车,便于挡板、锚具、夹片以及千斤顶的安装和拆卸,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夹持装置中的两层活动夹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开闭灵活,方便完成夹取操作,定位装置以及摄像装置进行位置判断以及工序识别,达到自动安装整个模块的目的。

2、本技术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3、自动卸锚台车,包括能够移动的运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运动组件上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通过伸缩杆连接在固定盘上的上、下两层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夹齿轮,所述活动夹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并啮合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活动夹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运动组件内具有定位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连接。

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底台以及安装在底台内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贯穿所述底台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有滚轮,所述驱动件接入所述控制箱的强电控制室内,通过本实施方式,由控制箱控制驱动件,带动滚轮移动以及变向,提高台车的行走能力。

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台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底台并与其内的伸缩组件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设置的固定杆能够使台车在斜坡面行走结束后,伸出固定至边坡水泥横梁上,防止台车掉落。

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夹角的铁管,通过本实施方式,不仅提高台车的抓地能力,同时还能够避免施工现场的泥石以及碎石地面对滚轮造成损伤,提高其在复杂地面及斜坡面上的移动能力。

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台上的支撑台架,所述支撑台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上安装有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的活动组件,所述支撑台架内具有贯穿所述支撑圆盘并与所述活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旋转件,通过本实施方式,设置的第一旋转件带动活动组件在水平方向上进行旋转,以带动夹持装置旋转,提高台车的操作能力。

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台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台上。

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连接的旋转盘,所述支撑圆盘上安装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滑轮,所述旋转盘设置在所述滑轮上,通过本实施方式,通过多个滑轮连接活动组件与支撑台架,提高活动组件的旋转灵敏度。

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活动组件还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的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通过夹持盘连接,所述夹持盘与所述固定盘连接,通过本实施方式,驱动第二旋转件即使得第一连杆和/或第二连杆伸缩,即驱使夹持装置旋转,调节夹持装置的角度,采用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配合的双臂结构,能保证稳定性和结构强度。

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1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箱包括机箱外壳以及开设在其侧面上的机箱门,所述控制箱内沿第一方向顺次设置有弱电控制室以及强电控制室,其对称的外壁上还开设有散热口,以形成与第一方向同向的风道,所述机箱门上设置有触控屏。

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夹持装置中的两层活动夹在旋转驱动装置的带动下开闭灵活,方便完成夹取操作,定位装置以及摄像装置进行位置判断以及工序识别,达到自动安装整个模块的目的,便于挡板、锚具、夹片以及千斤顶的安装和拆卸,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工程质量,能够适应各种工作面,能在边坡上行走,且在斜坡面行走结束后,能够固定在边坡水泥横梁上,防止台车掉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移动的运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运动组件上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通过伸缩杆连接在固定盘上的上、下两层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夹齿轮,所述活动夹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并啮合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活动夹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运动组件内具有定位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底台以及安装在底台内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贯穿所述底台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有滚轮,所述驱动件接入所述控制箱的强电控制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底台并与其内的伸缩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夹角的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台上的支撑台架,所述支撑台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上安装有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的活动组件,所述支撑台架内具有贯穿所述支撑圆盘并与所述活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旋转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架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底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的底部具有与所述第一旋转件连接的旋转盘,所述支撑圆盘上安装有多个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滑轮,所述旋转盘设置在所述滑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组件还具有对称设置在所述旋转盘上的第二旋转件,所述第二旋转件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通过夹持盘连接,所述夹持盘与所述固定盘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上均设置有位移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以及角度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箱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包括机箱外壳以及开设在其侧面上的机箱门,所述控制箱内沿第一方向顺次设置有弱电控制室以及强电控制室,其对称的外壁上还开设有散热口,以形成与第一方向同向的风道,所述机箱门上设置有触控屏。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移动的运动组件以及安装在所述运动组件上的工作组件,所述工作组件上设置有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包括通过伸缩杆连接在固定盘上的上、下两层活动夹,所述活动夹的一端连接有活动夹齿轮,所述活动夹齿轮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上并啮合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活动夹远离所述固定盘的一端设置有摄像装置,所述运动组件内具有定位装置,所述摄像装置以及所述定位装置均与外部的控制箱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组件包括底台以及安装在底台内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具有贯穿所述底台的驱动杆,所述驱动杆通过万向节连接有滚轮,所述驱动件接入所述控制箱的强电控制室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贯穿所述底台并与其内的伸缩组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上沿其轴向设置有多个与竖直方向之间存在夹角的铁管。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卸锚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底台上的支撑台架,所述支撑台架的顶部设置有支撑圆盘,所述支撑圆盘上安装有与所述夹持装置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启祥蒋小春张天伟李志孙家波周少波李常兵孙颖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澜沧江水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