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口装载式盘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9496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目的为提供适于小型轻量化、薄型化,盘可自动安装与排出的盘装置,它具有传感装置500与输送装置300,输送装置300具有媒体驱动装置与同步驱动装置,具有与盘外周缘抵接的定位装置。将盘沿盘面方向输送,并由定位装置定位。(*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驱动记录媒体盘转动、并再生信号的盘装置;特别是关于将记录媒体盘输送到安装装置安装上后驱动其转动的盘装置。更具体一点是涉及当驱动记录媒体盘转动时,将记录媒体盘从其供给位置输送到安装于转动装置(具体为主轴马达)的位置的机构。这里,所谓记录媒体盘是指具有中心孔的同心圆盘状媒体,例如,包含以旧的EP记录盘为首的MO、PD、CD、CD-ROM、CD-R、CD-RW、DVD-ROM、DVD-RAM等记录媒体。作为包括这些的总称,统称为盘。特别是表示只要不被禁止,未收纳入罩中的裸盘。首先来说明现有技术中的盘安装方法。所谓盘输送机构,乃表示将盘供给盘装置,从该供给位置输送到安装于转动装置上的位置。对其输送方式,举出现有技术采用的下边示例的3种,作为第一例,如日专利特开平6-290529上所揭示的那样,是从盘的储存器取出裸盘进行输送,一般叫交换器。作为第二例,操作者自己将其安装固定在转动装置上,并输送到安装于转动装置上的位置。叫作托盘式,例如,像日专利特开平7-254199上所展示的那样,操作者将盘装到转盘上,并输送到转动驱动包含有转盘的整个转动装置的位置。作为第三例,是将盘收纳入套中,并将该套输送到转动装置上之后,将胶片夹中的盘进行固定,并使其转动。如,专利第2585176号上所揭示的,借输送机构的输送与马达的垂直移动的安装到再生装置上。以上各种输送方式中,固定机构需要用于在与盘输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的上下移动机构,需要复杂的移动机构及其移动空间。为便于操作者向转动装置上安装,需要进行移动,将转动装置拉出到易于操作的位置,仍然是需要移动机构与移动空间。但是,随着计算机装置小型轻量化,用于计算机装置的外部存储装置的盘装置,也要求其小型轻量化、薄型化。因此,拉出移动机构与上下移动机构的存在成了使之薄型化的障碍,限制了薄型化。另外,为了提供更舒适的计算机操作性能,而要求不需由操作者进行安装操作的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适于小型轻量化、薄型化的构造的盘装置,即提供不需拉出移动机构与上下移动机构而使整个装置薄型化的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通过使盘装置的外形形状小型化到和与盘外接的正方形几乎相同的形状,而成为薄型、并可搭载于笔记本式计算机的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盘可自动安装、自动排出,而不需由操作者进行安装操作的盘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是提供可防止盘误插入的盘装置。本专利技术即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做成的盘装置,它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由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并沿盘面方向输送到前述传感装置的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盘输送装置具有形成为薄板平板状沿盘面方向进行摇动地输送驱动盘的媒体驱动装置、驱动媒体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装置;还有抵接于盘外周缘上的定位装置。即,上述构成的盘输送装置沿盘面方向输送盘,同时,由定位装置对盘定位。因而,如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由于从盘供给位置沿盘面仅将盘输送到转动驱动盘的位置就可以了,所以,可以不需要拉出移动机构与上下移动机构,实现薄型化小型化。另外,在输送终了,由传感装置安装、固定、释放盘时,由于由定位装置预先使其与传感装置中心相合,故传感装置可确实安装、固定、释放盘,采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的笔记本型个人电脑可不受限制(如不可倾斜等)地继续使用。另外,可以得到不需操作者自己安装固定释放、而具有更舒适的操作性能的盘装置。对于由导引装置、媒体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装置构成的盘输送装置,装置整体的厚度小于12.7mm。另外,由于由直径比盘外径小、呈薄板圆盘状的同步驱动装置驱动媒体驱动装置,从而可将盘装置的外形小型化到与同盘外接的正方形大体相同的形状,故可提供能搭载于笔记本型计算机的小型盘装置。还有,由于具有阻止盘供给的供给口锁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盘装置还具有可阻止二重地插入盘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盘装置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箭头A方向看图1的下盖的立体图;图3是导轨L的整体立体图;图4是图1的驱动装置的放大立体图;图5是从图1箭头A方向看输送装置的图;图6是从图1箭头B方向看媒体驱动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图7是表示图6的推压弹簧与盘的关系的图;图8是从图1的B方向看上盖与齿圈的图;图9是图8定位销放大图;图10是图2的安装检测装置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1是从图1的箭头A方向看图2的原点开关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2是从图1的插入方向看的分解立体图;图13是图12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4是图12的闸门锁闭时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15是图12的闸门锁闭时小直径盘进入状态图;图16是表示图1的输送装置的动作的顺序图表;图17是表示在图16的待机位置的盘之插入状态的图;图18是表示图16的待机位置的盘之插入状态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图16的待机位置的盘之插入状态的平面图;图20是表示插入检测开关的动作状态的立体图;图21是表示盘到达定位销的状态的图;图22是表示齿圈最终位置图;图23是说明安装固定装置的动作的图;图24是表示排出输送状态的图;图25是表示盘向原点位置进行排出的状态的图;图6是图1的X-X剖视图。下边借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盘装置的分解立体图。基于图1可把握本专利技术盘驱动装置整体像。首先,框体100仅由下盖101、与上盖131两件构成。在下盖101上配置着对盘1进行导引的导引装置200,驱动装置250,包含有使盘1转动的转动装置、使其转动并读取信号的传感模块500,控制整个装置的控制部440,以及内部防护罩191。另一方面,在上盖131上设置了轴支承驱动装置250的枢轴机构171,在该枢轴机构171上可自由转动地枢设着使盘1进行收纳排出动作的输送装置300。下盖101的驱动装置250是使该输送装置300转动的驱动源。在这些下盖101与上盖131结合起来之后装上插入口装置450。而且,对上述各机构的动作位置,最后关于检测盘的位置的各检测装置,在详述各机构时进行说明。下边,对各机构进行详细说明。图2是将图1的下盖从箭头A的方向看的立体图。在图1与图2上,下盖101成形为朝2个方向开放的箱体。图中的纸面上方通过安装上盖131构成空间,是盘1的插入通路,安装输送装置300、与传感模块500。另外,图中纸面人跟前方向的敞开部是操作者插入抽出盘1的操作面。在该下盖101的纸面左右立设着的侧壁L102、R103上固定着导轨L211、导轨R221。导轨L211、与导轨R221由断面为凹字状的角棒体形成,断面为凹字部分的沟L212、沟R222成为盘1的通路。即,不使用罩的裸盘1,在其盘面方向沿沟L212、沟R222进入盘装置。导轨L211、导轨R221的长度延伸到盘安装到传感模块500上所需要的位置。而导轨L211、R221的终端部L213、R223适应盘1的外形地削去沟L212、R222的下部,同时,沟L212、R222的终端部L213、R223形成平滑的斜面,以便容易相对传感模块500进行装拆。操作者从操作面插入盘1。这时,作为盘1输送之需要,为了检测出操作者手指安全地将盘1插入到充分的位置,在导轨L211上配置了插入检测传感器231。图3是导轨L的整体立体图。插入检测传感器231由检测盘1的通路作动件232、通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与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将盘输送到前述传感装置的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 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盘的导引装置、可将盘沿盘面方向输送驱动的媒体驱动装置、驱动该媒体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装置;前述同步驱动装置使前述媒体驱动装置的动作与盘的输送位置同步地进行驱动。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2-23 044400/1999;JP 1999-2-23 044401/1999;1.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与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将盘输送到前述传感装置的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盘的导引装置、可将盘沿盘面方向输送驱动的媒体驱动装置、驱动该媒体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装置;前述同步驱动装置使前述媒体驱动装置的动作与盘的输送位置同步地进行驱动。2.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将盘输送到前述传感装置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盘的导引装置、可沿盘面方向输送驱动盘的媒体驱动装置、驱动前述媒体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装置;前述媒体驱动装置为多个,前述同步驱动装置使前述各个媒体驱动装置的动作同步并对其驱动。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媒体驱动装置具有第一摇动装置与第二摇动装置,其中,第一摇动装置形成为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将盘输送到盘装置内部;第二摇动装置也形成为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将盘输送到盘装置外部;由前述导引装置与前述第一摇动装置、或由前述导引装置与前述第二摇动装置支承着盘的外周的3点地进行输送。4.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具有有着2个抵接体的定位装置,由前述媒体驱动装置输送盘、并使盘外周抵接于前述定位装置上时,由前述2个抵接体与前述媒体驱动装置支承盘的外周的3点,同时,使盘的中心与前述传感装置的中心大致一致地配置前述2个抵接体。5.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将盘输送到前述传感装置的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盘的导引装置,沿盘面方向输送并驱动盘的多个媒体驱动装置,以及驱动前述媒体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装置;前述媒体驱动装置具有第一摇动装置与第二摇动装置,其中,第一摇动装置形成为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将盘输送到盘装置内部;第二摇动装置形成为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将盘输送到盘装置外部;前述同步驱动装置使前述各个媒体驱动装置的动作同步,并对其驱动。6.按权利要求5所记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同步驱动装置形成为薄板圆板状,由3点的可滑动的固定装置可转动地支承在构成盘装置外壳的框体上。7.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将盘输送到前述传感装置的盘输送装置,以及形成外壳的框体,其特征在于,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盘的导引装置,沿盘面方向摇动地输送驱动盘的多个媒体驱动装置、以及使多个前述各媒体驱动装置同步地进行驱动的同步驱动装置;前述同步驱动装置可转动地支承于成为外壳的框体上。8.按权利要求7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多个媒体驱动装置具有第一、第二、第三摇动装置,其中,第一摇动装置呈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地将盘输送到盘装置内部;第二摇动装置呈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地将盘输送到盘装置外部;第三摇动装置也形成为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地沿前述传感装置方向对盘推压赋能。9.按权利要求7或8所记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各摇动装置,将各自的摇动中心可转动地支承于前述框体上;进行摇动驱动的力点可滑动地与前述同步驱动装置结合;前述同步驱动装置形成为薄板圆盘,分别与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各摇动装置结合,将对前述各自的力点进行导引、并进行摇动驱动的3点的导引孔分别配置于前述同步驱动装置上。10.按权利要求7~9中的任何一个所记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同步驱动装置分别与前述第一、第二、第三各摇动装置结合,导引并摇动驱动前述各自的力点的第一、第二、第三导引孔分别配置于前述同步驱动装置;具有第一齿轮部与第二齿轮部,其中,第一齿轮部其齿顶圆大致构成前述同步驱动装置的外周;第二齿轮部其齿根圆大致构成前述同步驱动装置的外周。11.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并将盘输送到上述传感装置的盘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着盘的导引装置;形成为薄板平板状、并沿盘面方向摇动地输送驱动盘的多个媒体驱动装置;形成为薄板圆盘状并使上述媒体驱动装置的各个动作同步并驱动前述媒体驱动装置的同步驱动装置。前述同步驱动装置的外径比盘的外径小,向盘面方向投影了的盘装置的投影形状具有与和盘外接的正方形大致相同的形状。12.按权利要求11所记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向盘面方向投影的盘装置的横向宽度小于131mm,长度小于135mm。13.一种盘装置,这种盘装置具有安装、固定、释放盘,并驱动盘转动和从盘再生信号的传感装置;从操作者接受盘的供给并将盘输送到前述集成装置的盘输送装置;输送驱动前述盘输送装置的驱动装置;以及构成外壳的框体;其特征在于,前述框体具有构成上部的第一框体与构成下部的第二框体;由前述第一框体支承前述盘输送装置;而将前述驱动装置配置于前述第二框体上。14.按权利要求13所述的盘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盘输送装置具有沿盘面方向可移动地支承盘的导引装置;沿盘面方向摇动地输送驱动盘的多个媒体驱动装置;以及使前述多个媒体驱动装置同步并对其进行驱动的同步驱动装置;将上述导引装置固定于前述第二框体上;将前述同步驱动装置可转动地支承于前述第一框体;将前述多个媒体驱动装置的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角田刚副枝宜展武藤顺一后藤英轴屋伸夫永田稔古川文信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