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记录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734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其表面不容易被损伤的光记录媒体,特别是不要求被放置入盒中的光记录媒体。该光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层,包括聚合物材料的覆盖层,以及保护层,它们被依次沉积,用于媒体的记录或再现波长是等于或小于420nm,媒体的光学系统数值孔径是等于或大于0.74,被辐射到保护层一侧的光读出记录层中的数据。媒体中,保护层具有等于或大于1000kg/mm↑[2]的硬度和等于或小于4.66μm的厚度。(*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其中使用光来读出所记录数据的光记录媒体,尤其涉及其表面不易损伤的光记录媒体。相关技术通常,诸如聚碳酸脂或者PMMA的树脂被裸露在光盘的表面。因此,担心的是当光盘被处理时其表面要被损伤。当擦除粘附在光盘表面上的灰尘时,光盘表面被粘附灰尘所擦使得其表面也可以被损伤。在信号通过拾取器读出或者信号被记录在光盘上的情况下,这种损伤引起读出信号或者所记录信号的破坏。因此,对于在记录和再现时的损伤影响的诸如DVD-RAM,MD和MO之记录类型光盘,此种光盘当使用时被放入盒中是必要的。另一方面,对于仅仅用于再现的ROM类型光盘,现在并不要求用盒,因为在其表面上微细的损伤不产生对再现的致命影响。近年来,数字高视觉电视传播通过BS数字广播已经准备工作。为此,要求其中能够记录两小时的数字高视觉信号的盘。数字高视觉的传输速率是从19到23Mbps。为了记录两小时或更长的信号,对于在传输速率是19Mbps的情况下19Mbps×60秒×120分钟或更高条件所要求的是有17.1G字节的记录容量。对于在传输速率是23Mbps的情况下23Mbps×60秒×120分钟或更高条件所要求的是有20.7G字节或更高的记录容量。这是比数字通用盘(DVD)记录容量即4.7G字节大3.64-4.4倍。为了实现与再现DVD相比密度不小于3.64倍的再现,提高再现的分辨率也就是使所用再现束的光斑直径更小是必须的。再现束的光斑直径Φ由下式表示Φ=kλ/NA,其中所用再现光源的波长是λ,所用物镜的数值孔径是NA,以及k是常数。例如,通过将再现光源的波长从650nm变到405nm,再现分辨率被提高1.6倍。通过将物镜的数值孔径从0.6变到0.85,再现分辨率被提高1.42倍。结果,再现其记录容量变大5.16倍[(1.6)2×(1.42)2]的高容量盘变成可能。为了满足大于DVD记录容量不小于3.64倍的记录容量,再现光源的波长是420nm或更小并且物镜的数值孔径是0.7或更大是必须的。在上述盘中,其基片一定要做得比DVD的更薄,因为该盘受到在相同倾斜角下由于NA升高的象差之更高的影响。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盘表面的损伤或者其上的灰尘比现有技术中的更靠近其信号表面;因此,损伤或者灰尘对于再现和记录质量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传统光盘结构的情况下,能够预期所导致的状况,即当使用时光盘一定要被放置于盒中。然而,对于ROM类型光盘,必须考虑盘附属于出版物(例如书)和用作为出版物的一部分。因此,当认为是这种使用状况时,基于其存储的光盘被置于盒的体积的增加或者用于再现盘的成本的上升是致命的缺点。因此,要求其中数据能够被非常高密度记录的光盘在不被放入任何盒中的情况下能够被使用。例如,对于记录类型光盘,其使用状况能够被扩展的优点能够通过去掉盘被放入盒中之必要性而产生。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其表面不容易损伤的光记录媒体,尤其是不要求置入盒中的光记录媒体。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层,包括聚合物材料的覆盖层,以及保护层,它们被依次沉积,媒体的记录或再现波长是等于或小于420nm,媒体的光学系统数值孔径是等于或大于0.74,被辐射到保护层一侧的光读出记录层中的数据,其中,保护层具有等于或大于1000kg/mm2的硬度和等于或小于4.66μm的厚度。该光记录媒体具有等于或大于1000kg/mm2之硬度的保护层。因此,记录媒体适合于高密度记录,并且其表面不容易损伤。光记录媒体具有大于DVD记录密度之不小于3.64倍的记录密度,并且是实用的。覆盖层的厚度可以具有等于或小于131μm的厚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获得大于DVD记录密度之3.64倍的记录密度。保护层可以具有对记录或再现波长为等于或大于90%的光传输率。在这种情况下,有关保护层给予其它层的光学特性的限制能够被做成足够地小。保护层可以包括无机物质。保护层可以包括类金刚石碳。在这种情况下,足够的硬度和柔性能够给予保护层。保护层可以包括金属氧化物。在这种情况下,保护层可以包括SiO2或TiO2。保护层可以包括金属氮化物。光记录媒体可以是只读记录媒体。本专利技术的光记录媒体生产方法是用于生产一种光学媒体的方法,该光学媒体包括记录层,包括聚合物材料的覆盖层,和包括类金刚石碳的保护层,它们被依次沉积,记录层中的数据被从保护层一侧读出,该方法包括在记录层的表面上形成覆盖层的工序,和在所形成的覆盖层的表面上通过蒸汽沉积形成保护层的工序。根据生产光记录媒体的本方法,形成包括类金刚石碳的保护层;因此,所生产的记录媒体适用于高密度记录,并且其表面是不容易被损伤的。而且,能够给该保护层足够的柔性。在形成保护层的工序中可以使用溅射。在形成保护层的工序中,碳可以被用作为靶子并且包括氩的气体可以被用作为溅射气体。通过将氩与选自氢气,甲烷气体和氮气的至少一种气体混合获得的气体可以被用作为溅射气体。附图的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光记录媒体的剖面图;图2是表示通过将类金刚石碳层进行Raman分析获得的Raman谱的示图;图3是说明记录信息通过激光射线再现之状态的示图;图4是表示DVD盘厚度误差和其像差之间关系的曲线,该关系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图5是表示适用于高视觉盘的盘厚度误差和其像差之间关系的曲线,该关系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图6是表示保护层的厚度和其球差之间关系的曲线,该关系是通过计算获得的;图7是表示盘的厚度误差特性的曲线;图8是用于生产光记录媒体的方法的流程图。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参考图1到8,说明本专利技术光记录媒体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本实施例光记录媒体100的剖面图。正如图1所示,光记录媒体100具有基底层1,形成在基底层1上的记录层2,由聚合物材料制成且形成在记录层2上的覆盖层3,以及由类金刚石碳(DLC)制成且形成在覆盖层3上的保护层4。记录媒体100中记录的数据是利用记录层2的不平整以相位坑被记载。相位坑被螺旋状地形成在记录媒体的记录表面上。作为基底层1的材料,可以使用聚碳酸脂等。基底层1的厚度是在1.0到1.2mm的范围内。作为记录层2的材料,可以使用丙烯酸树脂等。希望记录层被形成为具有这种厚度,对于波长为405nm的激光射线,其给出等于或大于50%的反射率。作为覆盖层3的材料,可以使用介质等。通过使用光固化树脂,例如紫外线固化树脂,具有相对薄厚度的覆盖层3能够被容易地形成。因此,这种使用对于本记录媒体的生产是有利的。所用的光固化树脂可以是液体树脂,或者可以是没有被固化但已经被形成为具有给定厚度的膜形式的树脂。覆盖层4的厚度被设置为等于或小于131μm是必须的。其原因将在下面说明。对于传统的DVD,其对应于覆盖层4的基片厚度是0.6mm(600μm)。将说明覆盖层4的厚度,同时要与DVD的厚度比较。慧差(W31)由下式表示W31=t×NA3×θ×(n3-1)/2n3×λ(1)这里t是基片或者覆盖层的厚度,NA是所用物镜的数值孔径,θ是盘的倾斜角,λ是所用光源的波长,以及n是基片或者覆盖层对所用再现波长的折射率。正如上述,DVD的数值孔径(NA)是0.6,而光记录媒体100的数值孔径(NA)是0.85。因此,光记录媒体100的数值孔径(NA)大约大于DVD数值孔径1.42倍。DVD的再现波长是650nm,而光记录媒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层,包括聚合物材料的覆盖层,以及保护层,它们被依次沉积,用于媒体的记录或再现波长是等于或小于420nm,媒体的光学系统数值孔径是等于或大于0.74,被辐射到保护层一侧的光读出记录层中的数据, 其中,保护层具有等于或大于1000kg/mm↑[2]的硬度和等于或小于4.66μm的厚度。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10-27 329256/001一种光记录媒体,包括记录层,包括聚合物材料的覆盖层,以及保护层,它们被依次沉积,用于媒体的记录或再现波长是等于或小于420nm,媒体的光学系统数值孔径是等于或大于0.74,被辐射到保护层一侧的光读出记录层中的数据,其中,保护层具有等于或大于1000kg/mm2的硬度和等于或小于4.66μm的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覆盖层具有131μm或更小的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对于记录或者再现波长,保护层具有90%或更大的光透过率。4根据权利要求1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包括无机物质。5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包括类金刚石碳。6根据权利要求4的光记录媒体,其特征在于保护层包括金属氧化物。7根据权利要求6的光记录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哲哉吉川高正小池克宏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先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