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721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6 08: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所述的防脱档结构为防脱档活塞副,包括活塞外套和活塞杆,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一端为固定端,通过连接过渡段与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设有球铰接头,与变速轴连接,所述的活塞杆在连接副杆一侧的顶端设有活塞挡片,通过活塞挡片设定活塞杆与活塞外套之间的纵向自由往复运动的间隙,通过该间隙实现了活塞杆在活塞外套内的自由纵向运动,能适应多种重型汽车的防脱档活塞副,操作灵活坚固耐用。操作灵活坚固耐用。操作灵活坚固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手排操纵系统用的防脱档结构,特别是公开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是一种能适应多种重型汽车的防脱档活塞副,操作灵活坚固耐用。

技术介绍

[0002]现代汽车技术对重型汽车的要求为:1、驾驶室倾翻;2、驾驶室采用四气囊避震。由此,驾驶室避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汽车操纵器总成的稳定性,所以随着驾驶室避震性能的提升,重型汽车通常会存在操纵手把晃动及自然脱档的问题。因此汽车制造单位放弃硬杆传动变速系统,改用软轴传动变速系统来解决这个技术缺陷。但是软轴传动变速系统由于软轴容易受到发动机的温度影响而缩短使用寿命,需要定期检修保养或更换,增加了车辆的使用成本,对于进行长途运输工作的重型汽车还增加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设计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采用具有吸震功能设计的防脱档活塞副,可适应多种车型及高性能气囊避震驾驶室。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脱档结构为与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固定连接的防脱档活塞副,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包括活塞外套和活塞杆,通过连接过渡段与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挡片,在活塞挡片抵紧活塞外套端面后,活塞杆的另一端外露出活塞外套处设置的间隙为活塞杆与活塞外套之间实现纵向自由往复运动的自由运动距离L,整车装配后,无论是驾驶室的窜动,还是变速箱的抖动,均会因为本技术防脱档活塞副的存在,而被抵消,通过该间隙实现了活塞杆在活塞外套内的自由纵向运动,由此自由纵向运动实现吸震功能,达到防脱档的目的。所述的活塞外套和活塞杆之间可以360
°
全方位旋转,提升了挂挡精确度。
[0005]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在所述活塞杆处于活塞外套的之外的间隙处设置有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采用橡胶防尘罩或其他可承受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的防尘罩,一端固定于活塞外套上,一端固定于活塞杆上,环套住间隙处。所述的防尘罩作为密封结构用于活塞副的防尘防水,使活塞副不受外界的油水、粉尘的侵蚀,确保性能的持久稳定。
[0006]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的活塞外套上还设有用于注入润滑油的注油嘴,每6个月注油一次即可确保200万次的无故障运作,可以提升防脱档活塞副的使用寿命。
[0007]所述活塞外套与活塞杆之间可实现的自由往复运动量由活塞杆位于活塞外套的外露连接处设置的自由运动距离L确定,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需求设定不同大小间隙的自由运动距离L,实现自由调节晃动量。
[0008]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设置于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末端时,一端为固定端,与变速
操纵系统的副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设有球铰接头,与变速轴连接。当然,本技术的防脱档活塞副设置部位不局限于设置在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末端。
[0009]本技术中所述的自由往复运动可以是滑动,游动,伺服运动等。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是专为重型汽车硬杆变速操纵系统设计的防止自然脱档的专用结构,解决了由于硬杆传动变速系统中的操纵器跟随驾驶室倾翻及驾驶室避震功能的不断提升而产生的自然脱档问题,相对于采用软轴传动变速系统,采用硬杆传动变速系统可以有效节约使用成本。本技术设计的防脱档结构的主体部分为防脱档活塞副,是现有技术常用结构,结构简单,制造工艺成熟,便于加工制作,本技术还具有吸震功能,且稳定耐用,能适应多种车型和高性能气囊避震驾驶室,操作灵活坚固耐用。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13]图3是本技术主体部分的防脱档活塞副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活塞外套;2、活塞杆;3、活塞挡片;4、连接过渡段;5、防尘罩;6、注油嘴;7、副杆;8、球铰接头;L、自由运动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6]实施例1:
[0017]根据附图1~3,本技术为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所述的防脱档结构为防脱档活塞副,包括活塞外套1和活塞杆2,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设置于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7末端,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一端为固定端,通过连接过渡段4与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7固定连接,另一端为活动端,通过设置的球铰接头8与变速轴连接。所述的活塞杆2在连接副杆7一侧的顶端设有活塞挡片3,在活塞挡片3抵紧活塞外套1端面后,活塞杆2的另一端外露出活塞外套1处的间隙即活塞杆2与活塞外套1之间实现纵向自由往复运动的自由运动距离L。整车装配后,无论是驾驶室的窜动,还是变速箱的抖动,均会因为本技术防脱档活塞副的存在,而被抵消,通过该间隙实现了活塞杆2在活塞外套1内的自由纵向运动,由此自由纵向运动实现吸震功能,达到防脱档的目的。所述的活塞外套1和活塞杆2之间可以360
°
全方位旋转,提升了挂挡精确度。
[0018]在所述活塞杆2处于活塞外套1外的间隙处设置有防尘罩5,所述的防尘罩5一端固定于活塞外套1上,一端固定于活塞杆2上,环套住间隙处,采用橡胶等可承受弹性形变的材料制成,所述的防尘罩5作为密封结构用于活塞副的防尘防水,使活塞副不受外界的油水、粉尘的侵蚀,确保性能的持久稳定。在所述的活塞外套1上还设有注油嘴6,用于注入润滑油,每6个月注油一次即可确保200万次的无故障运作,可以提升防脱档活塞副的使用寿命。
[0019]所述活塞外套1与活塞杆2之间可实现的自由往复运动量由自由运动距离L确定,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不同的需求设定不同大小间隙的自由运动距离L,实现自由调节晃动量。
[002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
[0021]驾驶室的颠簸运动造成操纵器与变速器空间距离的长度量变,但连接杆固定长度不变,这样的运动关系造成连接杆自由多方向窜动,导致的后果就是操纵器手把急剧晃动造成自然脱档。本技术防脱档活塞副设置了活塞杆与活塞外套之间的纵向自由往复运动量的间隙,具有输出端摆动变量补偿特性,达到吸震功能,即以纵向的伸缩运动应对造成自然脱档的不对称运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脱档结构为与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固定连接的防脱档活塞副,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包括活塞外套和活塞杆,通过连接过渡段与变速操纵系统的副杆固定连接,所述的活塞杆一端设有活塞挡片,在活塞挡片抵紧活塞外套端面后,活塞杆的另一端外露出活塞外套处设置的间隙为活塞杆与活塞外套之间实现纵向自由往复运动的自由运动距离,通过该间隙实现了活塞杆在活塞外套内的自由纵向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重型汽车手排变速操纵系统用防脱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脱档活塞副在所述活塞杆处于活塞外套的之外的间隙处设置有防尘罩,所述的防尘罩采用橡胶防尘罩,一端固定于活塞外套上,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慈航顾晓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惟译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