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信息记录介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65626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记录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保护层通过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在内周附近以及/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是0.4mm以上。上述光信息记录介质,各层间的紧贴性高、具有稳定的记录再现特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保存性高、具有稳定的记录再现特性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信息记录介质,特别是涉及基于加热模式的追加记录型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近年,对记录密度更高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有需求。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提出了被称作追加记录型的数字通用盘(所谓的DVD-R)的光盘(例如“日经新媒体”增刊“DVD”,1995年发行)。该DVD-R具有在透明圆盘状衬底上依次层叠含有机色素的记录层、反射层以及保护层后得到的2张盘,以记录层为内侧贴合在一起,或者该盘和具有同样形状的圆盘状保护衬底,以记录层为内侧贴合在一起的结构,其中在所述透明圆盘状衬底上形成的用于跟踪照射的激光的引导沟(预刻槽)的宽度小于CD-R的1/2(0.74~0.8μm)。而且,向该DVD-R的信息的记录和再现是通过照射可视激光(通常是630nm~680nm的范围波长的激光)而进行,能实现比CD-R更高密度的记录。最近,因特网等网络和高清晰度电视迅速普及起来。另外,HDTV(HighDefinition Television)的放映的开始也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状况下,就十分需要能以低价、简便地记录图像信息的大容量光信息记录介质。虽然DVD-R的现状已充分实现了作为大容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功能,但是大容量化、高密度化的要求不断高涨,有必要开发能对应这些要求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因此,能够以比DVD-R更短波长的光进行高密度记录的更大容量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开发正在不断发展。例如,提出了把通过透过适合于高密度记录的高NA透镜的光而进行的记录作为前提,并在基盘上按顺序设置了金属反射层、记录层、比基盘还薄的保护层的记录介质,另外,提出了通过从记录层一侧向光反射层一侧照射波长低于550nm的短波长激光,进行信息的记录、再现的记录再现方法。而且,作为利用上述短波长激光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记录层形成色素,提出了卟啉化合物、偶氮色素、金属偶氮类色素、奎酞酮、三次甲基花青苷色素、二氰乙烯基苯基骨架色素以及香豆素化合物等(例如,特开平4-74690号报道、特开平7-304256号报道、特开平7-304257号报道、8-1271705号公报、特开平11-53758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4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5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6号公报、特开平11-334207号公报、特开2000-43423号公报、特开2000-108513号公报、特开2000-149320号公报、特开2000-158818号报道、特开2000-228028号报道、特开2001-146074号报道等)。本行业的人士很容易想起即使是此外的化合物,如果是能吸收记录中使用的激光的化合物,原理上能作为记录层用色素使用。而且,作为记录再现用的激光,提出了蓝紫色(波长405nm或410nm)、蓝色(波长430nm或488nm)或青绿色(波长515nm)。通过以上的短波激光能记录、再现信息的光信息记录介质一般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例如反射层、记录层、阻碍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和保护层,与CD-R或DVD-R的层结构不同。因此,激光的照射方向与CD-R或DVD-R相反,有时在CD-R或DVD-R中不会成为问题的层的剥离会变为问题,要求了各层间的高的紧贴性。可是,有机物(记录层等)和无机物(反射层、阻碍层等)相邻的层结构上,存在容易剥离的界面,所以无法取得充分的粘贴强度,还有改善的余地。另外,根据该层结构,特别是在外周边缘,记录层露在外部,所以由环境温度、湿度而保存性恶化。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各层间的紧贴性高、具有稳定的记录再现特性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存性高、具有稳定的记录再现特性的光信息记录介质。解决所述课题的方法如下所述。即本专利技术之1是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记录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保护层通过所述粘合剂层或所述结合剂层在内周附近和/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是0.4mm以上。本专利技术之2是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记录层、阻碍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阻碍层围绕所述记录层的外周边缘部和/或内周边缘部。本专利技术之3是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记录层、阻碍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阻碍层在内周附近和/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的长度的最大值为0.4mm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1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1的II-II线的剖面的模式图。图3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2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俯视4是沿着图3的II-II线的剖面的模式图。图5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2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与图4对应的图。图6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2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变形例的与图4对应的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3的光信息记录介质的俯视图。图8是沿着图7的II-II线的剖面的模式图。本专利技术之1的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是在衬底上按顺序,根据需要具有反射层、记录层,根据需要还具有阻碍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250~400nm,沟深度10~150nm,照射500nm以下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保护层通过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在内周附近和/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是0.4mm以上。本专利技术之2的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是在衬底上按顺序,根据需要具有反射层、记录层、阻碍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阻碍层围绕所述记录层的外周边缘和/或内周边缘。本专利技术之3的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是在衬底上按顺序,根据需要具有反射层、记录层、阻碍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阻碍层在内周附近和/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区域中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的长度的最大值为0.4mm以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形式1中,所述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为0.4mm以上,但是该最大值不足0.4mm时,紧贴力不充分,有时产生层的剥离。更具体而言,该最大值在外周附近更理想的是0.6mm以上,最理想的是0.7mm以上。另外,外周附近的该最大值的上限是2mm。另外,内周附近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更理想的是2.5mm以上,3mm以上更为理想,特别理想的是在4mm以上。另外,内周附近的该最大值的上限是15mm。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记录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保护层通过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在内周附近和/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是0.4m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2-3-7 2002-062173;JP 2002-3-7 2002-062174;JP1.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在衬底上按顺序具有记录层、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以及保护层,其特征在于磁道间隔为250~400nm,沟深度为10~150nm,照射500nm以下的波长的激光来记录、再现信息,并且具有中心孔,所述衬底和所述保护层通过粘合剂层或结合剂层在内周附近和/或外周附近的至少一部分的区域紧贴,并且该紧贴区域的直径方向长度的最大值是0.4mm以上。2.一种盘状的光信息记录介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佐美由久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