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拾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4604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光拾波装置,用光学方法把信息记录到光记录媒体(60)和/或从光记录媒体(60)重现信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51),用于发射光; 平行光管透镜(52),用于把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光改变成基本上平行的光; 衍射光栅(53,70,96),用于把从光源发射出来的光至少衍射成零级衍射光,正(+)一级衍射光和负(-)一级衍射光,并用于对部分+和-(正负)一级衍射光提供相位差; 光聚焦工具(56),用于把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聚焦到光记录媒体(60)上; 光分离工具(55,97),配置在光源(51)和光聚焦工具(56)间,用于透射和反射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以及 光探测工具(59),包括多个光接收元件,用于接收由光记录媒体(60)反射的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 其中,在衍射光栅(53,70,96)中,对正负一级衍光提供相位差的衍射区(63)和对正负一级衍射光不提供相位差的衍射区(64)在光栅凹槽延伸方向被交替地配置得彼此邻接, 以及其中,衍射光栅是这样来形成的,使得在光栅凹槽的延伸方向提供相位差的衍射区(63)长度的宽度W1和在光栅凹槽的延伸方向不提供相位差的衍射区(64)长度的宽度W2,满足下列公式(W1=W2=D/m)。 此处D表示从光源(51)发射出来并发射到衍射光栅的光束的有效直径,而m则表示在光栅凹槽方向把光束有效直径D相等地分成组成部分的数目(m是3或更大的整数)。(*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拾波装置,它用光学方法把信息记录到记录介质内和/或从光记录媒体以重现信息。
技术介绍
在诸如声频视频和计算机等的各个领域中,小型碟片(CD),数字通用碟片(DVD),以及微型碟片(MD)等等这样的光学碟片被用作光记录媒体。根据存储容量(即要存储到上面所提到的光记录媒体中的信息容量)的增加需要,还有根据在较窄轨道节距(它形成在光记录媒体上的轨道间距)方面的进展,信息存储区一直在扩展差不多已到光记录媒体的中心部之内。在一种使用这样的光记录媒体的信息重现装置中,在光记录媒体的信息记录面上聚焦一个光点,并在光记录媒体中形成的轨道上采用跟踪光点来记录或重现信息。跟踪轨道上的光点的一种控制称之为跟踪控制。跟踪控制是通过光接收文件来检测从光记录媒体反射来的光,并通过完成把已检测到的光从光接收元件反馈到驱动目镜的传动机构来实现的,这个目镜是用于把光聚焦到光记录媒体上的光聚焦工具。用于完成传动机构驱动的反馈控制信号称之为跟踪误差信号(下文中简称为“TES”)。有一种微分推挽(DPP)方法可作为采用跟踪误差信号的信号产生方法中的一个方法。作为例子,在日本未审批专利申请JP-A 7-93764(1995)中揭示了DPP方法。附图说明图16是示出采用DPP方法的常规光拾波装置1结构的简化图解图。常规光拾波装置1结构的一个例子如下。光拾波装置1包括作为光源的半导体激光器2,平行光管透镜3,衍射光栅4,光束分离器5,1/4波长片6,物镜7,聚光透镜8,以及由光接收元件形成的光检测器9。在光拾波装置1中,从半导体激光器2照射出来的光通过平行光透镜3被改变成基本上平行的光,通过衍射光栅4至少被衍射成零级衍射光,正(+)一级衍射光和负(-)一级衍射光,然后,透射光分离器5,通过1/4波长片6变换成圆偏振光,并在通过物镜7聚焦光后照射到光记录媒体10上。图17A和17B是示出照射在光记录媒体10上的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情况的两个视图。图17A示出照射到形成有光记录媒体10轨道上的零级衍射光,+和-(±)的一级衍射光的诸位置,而图17B则示出光记录媒体10的横截面形状。跟踪控制以便用包括零级衍射光的主光束(下文中简写为“MB”)在横着方向上照射轨迹的纹间表面部分11的中心部,在这个中心部记录应被记录的信息或哪个要重现的信息被记录(下文中纹间表面部分可以称之为信息轨迹)。在这种情况中,有半个轨道节距不同轴的诸位置,各自都朝向与由MB照射的信息轨道11的两个侧面都邻接的凹槽部分12和13,被+(正)一级衍射光的第一束次光束(下文中简写为“SB1”和-(负)一级衍射光的第二束次光束(下文中简写为“SB2”)所照射。用来照射光记录媒体10的MB,SB1和SB2被光记录媒体10反射并再次通过物镜7和1/4波长片6透射,然后被光束分离器5反射,通过会聚透镜8会聚并在光检测器9上被接收。图18示出根据来自光检测器9的检测信号来获得DPP信号的图解线路图。在光记录媒体10面朝光拾波装置1被附着的条件下,光检测器9包括由光接收元件形成的光检测器9b、9c,这光检测器被分成两部分,因而在平行于形成在光记录媒体10中的轨道方向的方向上有一根隔离线延伸着,以及包括把光接收元件分成四部分,因而在平行于和垂直于轨道延伸方向的方向上有两根距离线的光检测器9a。当由光检测器9a和减法器14检测到的从MB接收光信号获得的MB推挽信号被定义为MPP(主推挽),由光检测器9b和减法器15检测到的从SB1接收光信号获得的SB1推挽信号被定义为SPP1(次推挽-1),由光检测器9c和减法器16检测到的从SB2接收光信号获得的SB2推挽信号被定义为SPP2(次推挽-2)时,根据下列公式(1)可以得到根据一放大信号从减法器19计算的DPP信号),其中放大信号用放大器18和MPP,再被放大从SPP1、SPP2和累加器17获得的附加信号SPP(=SPP1+SPP2)。DPP=MPP-k(SPP1+SPP2) (1)其中放大器18的增益k是用来补偿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强度之差的一个系数。当各衍射光的强度比如下时零级衍射光的光强度∶+(正)一级衍射光的光强度∶-(负)一级衍射光的光强度=a∶b∶b时,则可从k=a/2b获得K。如上所述,与从用MB照射的信息轨道11的两个侧面邻接的有半个轨道不同轴的诸位置是用SB1和SB2照射的。所以,SPP1和SPP2的相位相对MPP的相位分别有180°的不对准。图19是示出推挽例子的视图。在图19中,示出上面提到的衍射光的光强度各行相等情况的例子,且a=b,即k=0.5。由于SPP1和SPP2的光强度彼此相等,所以SPP1和SPP2叠加。而且,用0.5来乘SPP1和SPP2和的SPP与SPP1和SPP2是相同的,所以SPP1和SPP2叠加。由于MPP入SPP的相位是移动180°的反相位,所以DPP是从MPP和SPP振幅的绝对值相加来获得。图20是示出在产生偏差ΔP的情况下推挽信号例子的示意图。即使在光记录媒体10的预定轨道位置是由各衍射光照射的条件下,还是有一种情况,即由于物镜的位移或光记录媒体10的倾斜而产生偏差ΔP。不过,若发生产生这样的偏差ΔP,由于MPP和SPP象前面所提到的那样是反相位,所以按照根据公式(1)的计算在DPP信号中消去偏差ΔP是可能得到的。但是,在JP-A 7-93764中揭示的常规DPP方法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必须实现相对于光记录媒体10,衍射光栅4相对位置的精确转动调整以便相对于MB把SB1和SB2准确地移动半个轨道节距来配置。此外,在JP-A 7-93764中揭示的常规DPP方法中,尚未考虑在上面提到的图17中示出的,在当记录介质10中形成的由轨道弯曲引起的一个效应。图21示出考虑了轨道弯曲,用以照射光记录媒体21的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的条件的示意图,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根据存储容量的增加需要,用于信息存储和重现已使用到几乎到光记录媒体21的中心部内。所以,当检测到来自在光记录媒体21的中心部内周围形成的轨道信息时,必须考虑轨道弯曲的效应。如图21所示,当在轨道中存在弯曲时,如果要把次光束前面的光束SB1配置到轨道凹槽部23的中央时,就不可能把下面的光束SB2配置到轨道凹槽部24的中央。在从零级衍射光和正负一级衍射光采用三光束(MB、SB1、SB2)的伺服控制法中,把SB1和SB2分别配置在轨道凹槽部分23和24上是一种通用的方法,而凹槽部分23和24是邻接于在其上配置MB的信号轨道22(纹间表面部分)的两个侧面。但是,存在着一个问题,如图21所示,就是当存在轨道弯曲时,万一要把MB配置在信息轨道22的中间,就不可能把SB1配置到与信息轨道22邻接的凹槽部23的中央,又同时把SB2配置在凹槽部24的中央。图22是示出根据MB、SB1和SB2的探测信号而获得的DPP信号的例子的示意图,其中MB,SB1和SB2是用来照射具有轨道弯曲的轨道的。正如图21所示,在把MB配置在信息轨道22上,同时,又把SB1和SB2配置在邻接信息轨道22的凹槽部23和24的中央部上这一不可能的情况下,作为SPP1和SPP2叠加信号的SPP信号相对于MPP有一个相位差。所以,另一相位差发生在MP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山真
申请(专利权)人:夏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