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植入式伺服系统伺服域功能的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63985 阅读:1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增强植入式伺服系统伺服域功能的方法,所述方法在所述植入式伺服系统的伺服域中增加自动增益控制数据,而没有增加所述伺服域的操作时间,所述方法包括:    整理所述伺服域中的信息,首先产生所需最低自动增加控制标准精度的信息;    在所述伺服域中使用至少一子域,所述子域用于一不同于自动增益控制的一伺服域功能及自动增益控制,其中所述子域是一圆周位置子域和一径向子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一种。
技术介绍
典型的磁盘驱动器包括至少一个两面都涂有磁性介质的磁盘。这个(些)磁盘装配在穿过其中心的轴上,以便该磁盘以预定的速度旋转,通常为3600转/分钟。通常,对应于磁盘的每个表面都装配有一个读写头。当磁盘旋转时,该读写头以一个很小的距离悬浮在该磁盘的表面。同时,当磁盘驱动器发出读或写信号时,该读写头就在磁盘的预定位置读出或写入数据。因为磁盘上的数据通过读写头储存在同心圆磁道上,且不同磁面上的相应磁道呈圆柱状排列,所以磁盘上数据的排列结构有助于磁盘驱动器的操作。因为每个磁道又被分解为一个或多个扇区,所以磁盘驱动器必须将读写头快速横穿磁面并移到预定的磁道,然后让该读写头沿该磁道做圆周运动直到需要的扇区转到该磁头下,最后在该扇区读取或写入数据。这样,读写头就被定位在预定的径向及圆周位置。在磁盘驱动器中,每一个读写头都固定在一个传动器的臂上,且读写头随着该传动器的移动沿半径方向移动到特定的磁道,这个过程被称为寻道。传动器的移动是通过开环磁盘驱动器系统中的步进电机,及闭环磁盘驱动器系统中的伺服系统来实现的。在硬盘驱动器中已经开发了许多不同的伺服系统。在一个伺服系统中,读写头通过读取一个包含在伺服域中的伺服模式,来决定其在磁盘中的径向及圆周位置。伺服模式中的数据是提供给磁盘驱动控制循环电路的,该电路可以根据伺服模式中的数据在需要时不断更新读写头的位置。良好的伺服控制能够可靠的在旋转存储设备,如硬盘,上写入或读取数据。伺服域中的伺服模式是得到良好伺服控制的关键。伺服模式必须给磁盘驱动控制循环电路提供精确的读写头位置信息,包括读写头在磁盘上的径向及圆周位置。通常,用伺服域中的两个子域来表示读写头的径向位置,如柱面地址子域及位置子域,这些子域在伺服域中是前后相连的。柱面地址子域包含一个格雷(Gray)编码磁道地址模式,该模式用来确定含有伺服域的磁道,同时指示了读写头的近似径向位置。该格雷编码磁道地址模式由一系列包含有磁道地址的磁双位组成。因为磁道地址用格雷编码进行编码,所以任何不可靠解码的误差都被限制在正负半个磁道之间。在格雷编码中,磁道地址用一个位来表示不同的磁道。在柱面地址子域旁边的是磁道位置子域,磁道位置子域由一个能产生连续脉冲的磁模式组成。磁盘驱动电路能够检测这些连续脉冲的最高峰。因为在同一磁道上相邻脉冲的最高峰振幅相等,而不同磁道上的相邻脉冲的最高峰振幅不相等,所以磁道位置子域能够很好的指示出读写头的径向位置。伺服域中的圆周位置信息包含多个运动位置信息,例如,由一个或多个位组成的索引子域,其被用作沿圆周运动的位置点的定位器。索引子域中的位通常用于确定磁道上一个扇区中的位置,而该磁道可能包含72个扇区。再加上伺服域中的扇区标识子域就组成了一个更加精确的圆周位置指示器,该扇区标识子域用于精确的确定磁道上的扇区位置。扇区标识子域中的扇区标识位用于产生准确的位置信号。通过计算产生于索引信号之后的扇区标识位置信号的数量,可以确定特定的圆周位置。因为扇区标识位置信号能提供精确的圆周位置信息,所以其被磁盘驱动器旋转控制硬件当作转速信号来控制与读写头对应的磁盘的转速。植入式伺服系统是伺服系统中的一个类型,其伺服域放置在每个磁道数据扇区的前部,并用于确定读写头的径向及圆周位置。美国专利第4,823,212号描述了这样的一个系统,该系统中的每个磁道都含有相同数量的扇区,每个扇区都包含一个伺服编码部分,该伺服编码部分位于扇区的开始处,称为伺服域100。伺服域100含有上述的所有特征。每个伺服域100都具有相同的长度并从其开始处包括写接口子域101,自动增益控制(AGC)子域102,扇区标识子域103,扇区索引子域104,故障位105,格雷(Gray)编码磁道地址子域106,及磁道位置子域107,其后为另一个接口子域。伺服域100放在最前,其后分别为数据区110及111。自动增益控制(AGC)子域102分为读写转换区及AGC数据区两部分。图1B是该磁盘中磁道3-6伺服域的磁双位平面图。其它的伺服域及数据区具有和图1A所示的方块图相同的结构。图1C表示的是读取磁道3中的信息时产生的信号模式。写接口子域用作保护伺服域100不会因磁盘转速的变化而被数据所覆盖。自动增益控制(AGC)子域102的AGC部分用于格式化来自读写头的信号,以便后续的伺服信息能得到适当的检测及处理。扇区标识子域103及扇区索引子域104上面已描述。故障位105用于指出与伺服域100相关的数据区是否有误码。最后,磁道位置子域107,如上所述,用于产生寻道信息。在伺服域的磁道位置子域中,有几种不同的信息编码方法可以进行精确的寻道。例如,美国专利第4,823,212号、美国专利第4,530,019号、美国专利第4,424,543号及美国专利第4,669,004号所描述的方法。为了获得磁道位置信息,磁盘驱动器必须准备一个读信道及一个与磁盘驱动器硬件检测同步的读模式,以便精确检测、读取及储存伺服域100中的信息。在读信道中有两个要素。第一,自动增益控制电路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调节在前操作与伺服域100中的增益差。第二,如果伺服域100紧跟一个写操作,那么磁盘驱动器电路需要一个读写转换时间来进行操作模式的转换。AGC控制中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伺服域中AGC数据的数量。例如,一个包括63位AGC数据的自动增益控制(AGC)子域102,其真正用于AGC控制的只有36位(如美国专利第4,823,212号的图6B),其余27位用于读写转换而不是AGC控制。在低能耗计算机中为了减少能耗,在磁盘驱动器闲置时常常切断扇区数据区上的读信道电力。当读信道掉电时AGC精度等级也会丢失,而36位AGC数据并不足以重建精确的AGC精度等级。因为植入式伺服模式在其所在的磁盘上记录数据储存的真实状态,所以增加允许低能耗操作的AGC子域将会限制储存在磁盘上数据的数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方法在所述植入式伺服系统的伺服域中增加自动增益控制数据,而没有增加所述伺服域的操作时间,所述方法包括整理所述伺服域中的信息,首先产生所需最低自动增加控制标准精度的信息;在所述伺服域中使用至少一子域,所述子域用于一不同于自动增益控制的一伺服域功能及自动增益控制,其中所述子域是一圆周位置子域和一径向子域。因此,本专利技术总的目的在于在不改变伺服域大小的情况下,通过让伺服域中的子域同时为至少两个不同的伺服模式提供数据,来得到高效率植入式伺服系统的方法。附图说明图1A是现有技术伺服域的结构图。图1B是图1A所示现有技术伺服域的磁化模式图。图1C是图1B所示现有技术伺服域的磁道3的磁道信号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包含植入式伺服系统及磁盘的磁盘驱动器系统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植入式伺服域的结构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域磁化模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当读写头位于伺服域所在磁道的中心线时该磁道的磁道信号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域信号时序图。图7A至图7H是本专利技术的伺服域磁化模式比例图。图8A至图8C是本专利技术的同步误码免疫图。图9A及图9B是本专利技术的含交叉存取植入式伺服系统的磁盘驱动器的读写联合电路方块图。图10A至图10D是本专利技术的含交叉存取植入式伺服系统的磁盘驱动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芬·考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易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