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度光盘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63613 阅读:1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关于高密度光盘及其制造方法。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密度光盘,以光盘厚度的中心面为基准,非对称地形成高密度DVD(HD-DVD)等高密度光盘的中央通孔的断面,让高密度光盘的中央通孔的纵断面挂在旋转台的上侧,以此让旋转台和高密度光盘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因而即使光拾取器的物镜(OL)垂直移动到最大聚焦范围的时候,高密度光盘和物镜也不会产生冲突,于是可以有效防止高密度光盘和物镜之间(OL)发生的冲突。(*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更具体而言是关于播放或者是记录信息在如高密度DVD(HD-DVDHigh Density Digital Versatile Disc,即高密度数字万用盘)等光盘装置上,错误插入(Error Insert)高密度光盘的时候,防止光盘和光拾取器之间的冲突的。(2)
技术介绍
通常的CD如图1所示,有12mm的厚度和120mm的光盘直径,另外有15mm直径的中央通孔(Center Hole)和让具备在光盘装置内的旋转台以及夹子(Clamper)夹住的44mm直径的夹子区域。同时,以麻点图象(Pit Pattern)记录在上述CD上的数据记录层是,与包含构成在上述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物镜(OLObject Len)方向对称的方向的1.2mm上形成,上述CD用光拾取器是,拥有开口数(NA)比较小的NA=0.45的值。普通的DVD如图2所示,有12mm的厚度和120mm的光盘直径,另外有15mm直径的中央通孔和让具备在光盘装置内的旋转台以及夹子夹住的44mm直径的夹子区域,但以麻点图象记录在上述CD上的数据记录层是,与包含构成在上述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物镜方向对称的方向的0.6mm上形成,上述CD用光拾取器是,拥有开口数(NA)比较大的NA=0.6的值。同时,普通的高密度DVD(HD-DVD)是,如图3所示,以麻点图象记录在上述CD上的数据记录层是,与包含构成在上述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物镜方向对称的方向的0.1mm上形成。此外上述高密度DVD用光拾取器是拥有开口数相对得最大的NA=0.85的值,为了播放或者记录以高密度记录的深坑形状的数据,使用比上述CD以及DVD波段短的激光束。于是把高密度DVD用光拾取器的物镜(OL)接近上述高密度DVD的记录层的状态下,发射短波段的激光束的同时,放大物镜的开口数(NA),以此可以在高密度记录的深坑形状上形成较多的射束点,再者可以缩短短波段的激光束透过的光透过层,以此可以减少激光束的性质变化并且可以防止多次发生此问题。同时如图4所示,上述高密度DVD10正常插入到具备在光盘装置内的旋转台上的时候,通过通常的伺服(servo)动作(比如根据主轴马达(SPM)12和马达驱动器13还有伺服控制器15的伺服动作)在高速旋转的状态下,根据光拾取器(P/U)14的物镜(OL)的聚焦动作(在一定的可动范围内(ODOperating Distance)上下移动)(Focusing),完成聚焦后执行读取或者记录以深坑形状高密度记录的数据的动作。但是如图5所示,当上述高密度DVD10错误插入到具备在光盘装置内的旋转台11上的时候(比如倒转插入高密度光盘的时候)如上所述,上述高密度DVD10根据主轴马达12和马达驱动器13,以及伺服控制器15的伺服动作进行高速旋转,此时错误插入的高密度DVD的记录层是离光拾取器的物镜(OL)的距离要比正常插入的高密度DVD的记录层的距离远了1.1mm。于是上述光拾取器14的物镜(OL)根据向下移动的通常聚焦动作不会执行正常的读取或者是记录数据的动作,因此在上述控制聚焦动作的伺服控制器15继续把上述光拾取器14的物镜(OL)向着高密度DVD10的记录层方向垂直移动并直到最大可动范围(OD-Max),终究是光拾取器14的物镜(OL)和高密度DVD10引起冲突,因此会发生高密度光盘或者是光拾取器的物镜破损而给伺服动作带来致命错误的问题。(3)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高密度DVD(HD-DVD)等高密度光盘以倒转的状态错误插入的时候,即使光拾取器的物镜(OL)为了聚焦动作向光盘的记录层移动到最大可动范围(OD-Max)的时候,也可以防止光拾取器的物镜(OL)和高密度光盘之间的冲突的。为达上述目的,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光盘,其特点是具有高密度深坑形状的数据记录层是偏向光盘厚度中心面的一侧的光盘当中,上述高密度光盘的中央通孔以光盘厚度的中心面为基准,形成非对称的构造,且向上述中央通孔内侧突出的结构是由紫外线硬化树脂(UV Bond)形成。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光盘的制造方法,其特点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形成记录层的透明基板插入到光盘托架后,在上述光盘托架的中央轴和上述透明基板的中央通孔之间的空间上,注入紫外线硬化树脂;第二阶段,硬化上述注入的紫外线硬化树脂,让上述中央通孔的断面以光盘厚度的中心面为基准,形成非对称的构造。为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4)附图说明图1是普通CD的光盘构造。图2是普通DVD的光盘构造。图3是普通高密度DVD的光盘构造。图4以及图5是在光盘装置内正常插入了普通的高密度DVD的状态和错误插入的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DVD的断面图。图8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光盘的制造过程时使用的模具成型机的断面图。图9a以及图9b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DVD的制造过程。图10a以及图10b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种实例的高密度光盘的制造过程。图1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种实例的高密度DVD的制造过程。图12以及图13是分别按照本专利技术另外一种实例的高密度DVD的断面图。(5)具体实施方式首先,图6是图示了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高密度光盘的断面图,上述高密度光盘是(比如高密度DVD30),如图3所示,有12mm的厚度和120mm的光盘直径,还有15mm直径的中央通孔和让具备在光盘装置内的旋转台以及夹子夹住的拥有44mm直径的夹子区域,但以麻点图象记录的数据记录层是,与包含构成在上述光盘装置的光拾取器的物镜(OLObject Len)方向对称的方向的0.1mm上形成。同时,上述中央通孔的端面是,以光盘的中心面(C)为基准形成非对称的构造,在上述中央通孔的两侧断面上是,如图6所示形成有一定厚度和宽度的挂钩突起302,因此上述中央通孔的直径是根据上述挂钩突起302形成不同的直径(P1>P2)。然后,上述挂钩突起302根据照射紫外线硬化的紫外线硬化树脂形成(比如可以形成有0.5mm的厚度和0.6mm的宽度)当上述挂钩突起302有0.5mm的厚度时,与上述记录层分离的光盘上的中央通孔的直径(P2)为14mm,因此比上述邻接记录层的光盘下面的中央通孔直径(P1=15mm)小。于是如图7所示,当把上述高密度DVD30以倒转的状态下错误插入到光盘装置内的旋转台11上的时候,在高密度DVD30的中央通孔上的挂钩突起302(有14mm直径的(P2)高密度DVD下面的中央通孔)被挂在上述旋转台中心轴的上侧,因此不能正确安放而在旋转台11和高密度DVD30之间形成一定大小的距离D1。据此,根据主轴马达12和马达驱动器13还有伺服控制器15的伺服动作高速旋转的状态下,即使光拾取器14的物镜(OL)为了聚焦动作向光盘的记录层移动到最大可动范围(OD-Max)的时候,也可以防止光拾取器14的物镜(OL)和高密度光盘之间的冲突,更甚地是以深坑形状记录的数据记录层会被隔离掉而不能执行正常的聚焦动作,因此判别为没有插入光盘而可以根本上的防止高密度DVD30和物镜(OL)的冲突。下面详细说明上述有着非对称构造的光盘中央通孔端面的高密度DVD的制造方法。首先,形成高密度深坑形状的数据记录层的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密度光盘,其特征在于具有高密度深坑形状的数据记录层是偏向光盘厚度中心面的一侧的光盘当中,上述高密度光盘的中央通孔以光盘厚度的中心面为基准,形成非对称的构造,且向上述中央通孔内侧突出的结构是由紫外线硬化树脂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度光盘,其特征在于具有高密度深坑形状的数据记录层是偏向光盘厚度中心面的一侧的光盘当中,上述高密度光盘的中央通孔以光盘厚度的中心面为基准,形成非对称的构造,且向上述中央通孔内侧突出的结构是由紫外线硬化树脂形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度光盘,其特征在于上述中央通孔的直径根据上述非对称构造,其光盘上下面的直径是互相不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度光盘,其特征在于上述记录层是邻接形成的光盘的端面的中央通孔的直径是15mm,其反面的直径是比上述15mm小。4.一种高密度光盘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把形成记录层的透明基板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远李泽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乐金广电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