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卸货装置、车辆和车辆装卸货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6347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1-04 0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卸货装置、车辆和车辆装卸货方法,所述装卸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的底座,两所述底座均安装有举升部,所述举升部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所述举升部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向所述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且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货箱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举升部配合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将所述货箱装入或卸出所述车体内部。采用如上结构,装卸货装置整体设置于车体内部的底板上,不会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的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完全通过本装卸货装置进行装货、卸货操作。卸货操作。卸货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卸货装置、车辆和车辆装卸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货运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辆装卸货装置、车辆和车辆装卸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厢式货车是陆路运输中较为常见的交通工具,其相比于大型货车具有机动灵活、操作方便及安全、可靠等优点。
[0003]现有厢式货车通常采用液压尾板进行装卸货操作,液压尾板通常安装于厢式货车的底盘大梁,其需要一定的安装高度,不适用于底盘较低的小型厢式货车,而且液压底板在安装时需要切割厢式货车尾部的部分结构才可正常安装。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不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的装卸货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的装卸货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装卸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的底座,两所述底座均安装有举升部,所述举升部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所述举升部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向所述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且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货箱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举升部配合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将所述货箱装入或卸出所述车体内部。
[0007]采用如上结构,装卸货装置整体设置于车体内部的底板上,不会破坏厢式货车原有的结构,且能够适用于小型厢式货车,完全通过本装卸货装置进行装货、卸货操作。
[0008]可选地,所述举升部包括第一驱动部和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和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部能够驱动所述连杆机构以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驱动部为油缸,所述连杆机构为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杆,两所述连杆的两端均通过销轴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和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销轴的设置位置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油缸连接于其中任意两对角位置的所述销轴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部、水平移动部和抓取部,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的所述抓取部能够相配合以抓取所述货箱;所述抓取部在所述竖直移动部、所述水平移动部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以及车辆长度方向移动。
[0011]可选地,所述竖直移动部包括第二驱动部、竖直导向槽和竖直移动件,所述第二驱动部设置于所述竖直导向槽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竖直移动件沿所述竖直导向槽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与所述水平移动部或所述抓取部固定。
[0012]可选地,所述水平移动部包括第三驱动部、水平导向槽和水平移动件,所述第三驱
动部设置于所述水平导向槽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水平移动件沿所述水平导向槽移动,所述水平移动件与所述竖直移动部或所述抓取部固定。
[0013]可选地,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还包括安装板,所述举升部连接所述安装板,所述竖直移动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的内侧,所述水平移动部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部的内侧,所述抓取部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部;或,所述水平移动部固定于所述安装板,所述竖直移动部固定于所述水平移动部的内侧,所述抓取部固定于所述竖直移动部。
[0014]可选地,还包括限位支架,安装于所述竖直移动部和所述水平移动部中未安装所述抓取部的一者,所述限位支架的内侧端与所述抓取部的内侧端相平行,以抵接所述货箱。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车体内设置有装卸货装置,所述装卸货装置即为上文所描述的装卸货装置,所述车辆能够通过所述装卸货装置进行装卸货操作。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车辆装卸货方法,基于上文所描述的车辆,具体步骤如下:装货:两个举升部均带动抓取移动机构探出车体,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相配合抓取货箱,所述举升部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以及所述货箱抬升至超过底板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再带动所述货箱移动至所述车体内,并将所述货箱下放至所述底板,装货完成;卸货: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相配合,从所述底板抓取所述货箱,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带动所述货箱抬起离开所述底板后,所述举升部带动抓取移动机构探出所述车体,将所述货箱也移出所述车体内部,所述移动部将所述货箱下放至地面,卸货完成。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货箱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后抬升至底板以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抓取并抬升移动至车体内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放置于底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图3中举升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图3中举升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图11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单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12是图2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图1

12中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30]1底座、2举升部、21第一驱动部、22连杆机构、221连杆、222销轴、
[0031]3安装板、4竖直移动部、41第二驱动部、42竖直导向槽、43竖直移动件、
[0032]44限位支架、5水平移动部、51第三驱动部、52水平导向槽、53水平移动件、54抓取部、6底板、7货箱、71挂耳、72行走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
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34]请参考图1

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收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3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货箱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探出车体抓取货箱后抬升至底板以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抓取并抬升移动至车体内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将货箱放置于底板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3中举升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3中举升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装卸货装置处于探出状态时单侧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2是图2中装卸货装置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装卸货装置,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6的底座1,两底座1均安装有举升部2,举升部2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举升部2能够带动抓取移动机构向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车体;两抓取移动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对设置于车体内底板(6)的底座(1),两所述底座(1)均安装有举升部(2),所述举升部(2)的一端连接有抓取移动机构,所述举升部(2)能够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向所述车体后方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相配合以抓取货箱(7),且所述抓取移动机构能够带动所述货箱(7)在车辆长度方向的竖直平面内移动,所述举升部(2)配合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将所述货箱(7)装入或卸出所述车体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部(2)包括第一驱动部(21)和连杆机构(22),所述连杆机构(22)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底座(1)和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部(21)能够驱动所述连杆机构(22)以带动所述抓取移动机构探出或收回所述车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21)为油缸,所述连杆机构(22)为两个平行设置的连杆(221),两所述连杆(221)的两端均通过销轴(222)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和所述底座(1)可转动连接,四个所述销轴(222)的设置位置连线为平行四边形,所述油缸连接于其中任意两对角位置的所述销轴(222)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移动机构包括竖直移动部(4)、水平移动部(5)和抓取部(54),两所述抓取移动机构的所述抓取部(54)能够相配合以抓取所述货箱(7);所述抓取部(54)在所述竖直移动部(4)、所述水平移动部(5)带动下,沿竖直方向以及车辆长度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移动部(4)包括第二驱动部(41)、竖直导向槽(42)和竖直移动件(43),所述第二驱动部(41)设置于所述竖直导向槽(42)内部,并能够驱动所述竖直移动件(43)沿所述竖直导向槽(42)移动,所述竖直移动件(43)与所述水平移动部(5)或所述抓取部(54)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卸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移动部(5)包括第三驱动部(51)、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付华卢双桂张冰邓国科黄显富蒙翔龙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